 
				《伪自由书》里是从本年一月底起至五月中旬为止的寄给《申报》上的《自由谈》的杂感。
##其实本是个挺幽默的人,被教科书给恶搞了。
评分##我们中国人总喜欢说自己爱和平,但其实,是爱斗争的,爱看别的东西斗争,也爱看自己们斗争。任他们斗争着,自己不与斗,只是看。
评分##泾渭分明,分庭抗礼,文人相轻,投枪刺戟,绵里藏针,抨击时事,偶有会意,亦算快哉,然难屏弃自我意识,政治军事,殊为难议,其中文人之倨傲清高亦算可学。
评分##难得我读先生的杂文会忍俊不禁了。。。说他不懂宽容的,倒着实和他对立面那些叭儿狗一般的差不多水准了。。。这本书是在先生130岁生日这一天读的,谨以此纪念。
评分##泾渭分明,分庭抗礼,文人相轻,投枪刺戟,绵里藏针,抨击时事,偶有会意,亦算快哉,然难屏弃自我意识,政治军事,殊为难议,其中文人之倨傲清高亦算可学。
评分##好一个夹枪带棒连敲带打指桑骂槐火力全开的后记啊
评分##王朔说,鲁迅到了上海后尽跟小人过不去。有理。
评分##泾渭分明,分庭抗礼,文人相轻,投枪刺戟,绵里藏针,抨击时事,偶有会意,亦算快哉,然难屏弃自我意识,政治军事,殊为难议,其中文人之倨傲清高亦算可学。
评分##2020110:本集所收录的短评,皆发表于1933年1-5月的《申报》副刊《自由谈》。所谓“自由谈”,自然是不自由的,或者说只是一种戴着镣铐跳舞的伪自由,大先生却偏要在这不自由中争取最大的自由,禁尽管禁,骂且须骂,但写总归是要一直写下去的。对于这种表达的不自由,大先生倒是看得通透:其实也并非作者的不通,大抵倒是恐怕“不准通”,因而先就“不敢通”了的缘故。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小短文,犀利、老辣却不减分毫,有个人的感触,但更多的是“出于时事的刺戟”,对918事变后国民政府及其爪牙打着“攘外必先安内”“以公理反对强权”的旗号,实则不抵抗的行为进行痛击,檄文式的激愤之下,难掩沉郁悲痛。常随文附上论战方的前文与后续,当然大先生是不畏惧对照的,也让我们对时代与写作背景有了更充分的认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