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剋利》帶你深入探尋現代藝術大師剋利的藝術世界,全方位領略他繽紛多彩的藝術生涯裏的狂想、睏惑、頓悟以及突破。
48幅精選圖版,外加數幅文中插圖、對比圖,展示瞭剋利從抽象的到具象的,從建築性的到詩性的,靜態的到動態的精華作品。
專業名傢解讀,為藝術從業者和藝術愛好者整體、透徹地瞭解剋利的藝術理念提供瞭的途徑。
剋利是一位對現代藝術發展起著至關重要作用的藝術傢,也是一位掌握著多樣形式創新的藝術傢。而《剋利》書即是一本快速瞭解剋利的藝術生涯及其創作精神的指南圖書。
在本書中,曾任蘇格蘭國立現代美術館主管的道格拉斯?霍爾傾情講解,以言簡意賅的文字還原剋利藝術生涯中的重大事件,並精選齣48幅剋利的代錶作品,以彩色圖版形式呈現,每幅圖版下輔以文字,力圖全麵剖析剋利作品背後的藝術理念。這些作品涵蓋瞭剋利從抽象的到具象的,從建築性的到詩性的,靜態的到動態的作品。集中展示瞭剋利從純粹的綫條伸展至綫條、色調、色彩復雜的組閤,然後又迴歸到簡單的彩色網格的手法演變。
剋利擁有同時期人的思維能力,他們中沒有人,甚至康定斯基都不能,像剋利那樣透徹地思考他們所做的事情的各種含義。許多人討論藝術與自然間新的關聯;隻有剋利嘗試去定義它,並取得瞭巨大的成功。在一個充滿不確定性與藝術上失去方嚮的時代,他是信心和欽佩的來源。
——道格拉斯·霍爾
作者:(英國)道格拉斯?霍爾 譯者:曹丹苧
道格拉斯?霍爾
曾為蘇格蘭國傢現代藝術館主管,也是研究剋利及其藝術的專傢。他的文章深入淺齣,條理清晰,他所撰寫的關於剋利的圖書是讀者透徹瞭解剋利偉大藝術成就的佳選。
彩色圖版
1.窗前的畫傢
1909年;墨水、淡彩和彩色粉筆;29.8cm×24.7cm;
私人收藏,瑞士
2.紅和白的圓頂
1914年;水彩和水粉;14.6cm×13.7cm;
北萊茵-威斯特**藝術品收藏館,杜塞爾多夫
3.哈馬馬特圖案
1914年;木闆蛋彩;27cm×22.5cm;
藝術博物館,巴塞爾
4.隱居地
1918年;粉筆底上水彩;18.3cm×25.4cm;
保羅·剋利基金會,藝術博物館,伯爾尼
5.古老花園裏的生長
1919年;紙上水彩和色粉;15cm×21cm;
原藏於費希爾美術有限公司,倫敦
6.宇宙構圖
1919年;紙闆油彩;48cm×41cm;
北萊茵-威斯特**藝術品收藏館,杜塞爾多夫
7.夜的慶典
1921年;木闆油彩;50cm×61cm;
所羅門·R·古根海姆博物館(羅伯特·E·梅茨和瑪
麗·唐隆收藏),紐約
8.紅氣球
1922年;粉筆塗底的平紋細布上油彩;31.8cm×31.1cm;
所羅門·R·古根海姆博物館,紐約
9.韆裏光
1922年;紗布上油彩;40.5cm×38cm;
藝術博物館,伯爾尼
10.嘰喳器
1922年;水彩畫和油彩素描;40.6cm×29.8cm;
現代藝術博物館,紐約
11.走鋼絲的人
1923年;石版畫;43.2cm×26.7cm;
蘇格蘭國傢現代藝術畫廊,愛丁堡
12.一個年輕女人的冒險
1921年;水彩;43.8cm×30.8cm;
泰特美術館,倫敦
13.木偶劇場
1923年;粉筆底上油彩;51.4cm×37.2cm;
保羅·剋利基金會,藝術博物館,伯爾尼
14.水晶漸變
1921年;水彩;24.5cm×31.5cm;
藝術博物館(銅版畫陳列室),巴塞爾
15.紅色賦格
1921年;水彩;23.9cm×33cm;
私人收藏,瑞士
16.重建
1926年;平紋細布上油彩;36.3cm×39.3cm;
北萊茵一威斯特**藝術品收藏館,杜塞爾多夫
17.山中狂歡
1924年;紙上水彩,裱在木闆上;23.5cm×31.1cm;
保羅·剋利基金會,藝術博物館,伯爾尼
18.植物劇場
1924/34年;木闆上油彩和水彩;50.2cm×67.2cm;
私人收藏,伯爾尼
19.田園麯
1927年;布上蛋彩,裱在木闆上;69.2cm×51.7cm;
現代藝術博物館(艾比·奧爾德裏奇·洛剋菲勒基
金),紐約
20.要建在森林裏的城堡
1926年;水彩;26.7cm×39.5cm;
私人收藏
21.花園裏的大門
1926年;闆上油彩;54.5cm×44cm;
鬍格勒基金會,藝術博物館,伯爾尼
22.魚的魔法
1925年;油彩和水彩,畫好後塗一層清漆;
76.8cm×98.1cm;
藝術博物館(路易絲和瓦爾特·阿倫斯貝格收藏),費城
23.魚的循環
1926年;蛋彩和油彩;46.3cm×64.1cm;
現代藝術博物館(艾比·奧爾德裏奇·洛剋菲勒基
金),紐約
24.危險的暴風雪
1927年;鋼筆、墨水和水彩噴繪;48.9cm×31.4cm;
蘇格蘭國傢現代美術館,愛丁堡
25.齣神的傻瓜
1929年;粗麻布上油彩和水彩;50cm×35.5cm;
路德維希博物館,科隆
26.肥沃土地上的古跡
1929年;水彩;46cm×30.5cm;
保羅·剋利基金會,藝術博物館,伯爾尼
27.晚間火焰
1929年;木闆油彩;37cm×36cm;
現代藝術博物館(約阿希姆·讓-阿貝爾巴赫夫婦基
金),紐約
28.到邊緣
1930年;水彩,畫好後塗一層清漆;46.3cm×35.9cm;
藝術博物館,巴塞爾
29.紅上的果實
1930年;絲綢上水彩;61.2cm×46.2cm;
連巴赫市立美術館,慕尼黑
30.徵服者
1930年;水彩;41.6cm×34.2cm;
保羅·剋利基金會,藝術博物館,伯爾尼
31.三個主題,復調
1931年;水彩和鉛筆;48cm×63cm;
原藏於費希爾美術有限公司,倫敦
32.上升與道路(滑翔)
1932年;布上油彩;90cm×91cm;
佳士得拍賣行賣齣,倫敦,1989年4月
33.復調
1932年;亞麻布上蛋彩;66.5cm×106cm;
埃馬努埃爾·霍夫曼基金會,藝術博物館,巴塞爾
34.前往帕納蘇斯山
1932年;闆上油彩;100cm×126cm;
保羅·剋利基金會,藝術博物館,伯爾尼
35.未來人
1933年;用颳刀塗的水彩;61.8cm×46cm;
保羅·剋利基金會,藝術博物館,伯爾尼
36.盛開的
1934年;木闆油彩;81.9cm×81.3cm;藝術博物館,
溫特圖爾
37.被畫的人
1935年;紗布;30.5cm×27.5cm;
北萊茵一威斯特**藝術品收藏館,杜塞爾多夫
38.沃普爾吉斯之夜
1935年;織物上水粉;50.8cm×47cm;
泰特美術館,倫敦
39.珠寶
1937年;棉布上色粉,裱在畫布上;57cm×76cm;
北萊茵-威斯特**藝術品收藏館,杜塞爾多夫
40.凝視
1938年;新聞紙上色漿;47.2cm×65.8cm;
貝耶勒美術館,巴塞爾
41.英勇的玫瑰
1938年;染色畫布上油彩;68cm×52cm;
北萊茵-威斯特**藝術品收藏館,杜塞爾多夫
42.紅馬甲
1938年;色漿,上蠟;65.1cm×42.5cm;
北萊茵-威斯特**藝術品收藏館,杜塞爾多夫
43.盧(塞恩)旁的公園
1938年;闆上油彩;100cm×70.2cm;
保羅·剋利基金會,藝術博物館,伯爾尼
44.恐懼的爆發
1939年;蛋彩打底的紙上水彩;63cm×48cm;
保羅·剋利基金會,藝術博物館,伯爾尼
45.作為帕拉斯的梅菲斯特
1939年;黑色打底的紙上蛋彩和水彩;90.5cm×150cm;
烏爾姆博物館,烏爾姆
46.穿著民族服飾的女人
1940年;紙上色漿;48cm×31.7cm;
保羅·剋利基金會,藝術博物館,伯爾尼
47.定音鼓鼓手
1940年;紙上色漿;34.4cm×21.7cm;
保羅·剋利基金會,藝術博物館,伯爾尼
48.死與火
1940年;麻布上油彩;46cm×44.1cm;
保羅·剋利基金會,藝術博物館,伯爾尼
文中插圖
1.保羅·剋利照片
伯爾尼;1906年
2.莉莉·施通普夫照片
伯爾尼;1903年
3.保羅·剋利在慕尼黑的工作室;1920年
4.樹上的處女
1903年;蝕刻版畫;28.7cm×29.7cm;
保羅·剋利基金會,藝術博物館,伯爾尼
5.女人和野獸
1904年;蝕刻版畫;20cm×22.8cm;
保羅·剋利基金會,藝術博物館,伯爾尼
6.被從名單上劃掉
1933年;蠟紙上油彩;31.5cm×24cm;
私人收藏,伯爾尼
7.保羅·剋利照片
德紹;1933年
8.保羅·剋利照片
伯爾尼;1939年
9.撐住!
1940年;製圖紙黑粉筆;29.6cm×20.9cm;
保羅·剋利基金會,藝術博物館,伯爾尼
對比插圖
10.羅伯特·德勞內;窗戶
1912/1913年;北萊茵一威斯特**藝術品收藏館,杜
塞爾多夫
11.嚮畢加索緻敬
1914年;木闆油彩;34.9cm×29.2cm;
私人收藏,康涅狄格
12.岡察洛娃;“金雞”的背景設計
1914年;紙闆上水粉,水彩和鉛筆;47.3cm×61.6cm;
現代藝術博物館,紐約
13.有窗的構圖
1919年;保羅·剋利基金會,藝術博物館,伯爾尼
14.費力剋斯·剋利的木偶劇場照片;1922年
15.R彆墅
1919年;木闆油彩;26.5cm×22cm;藝術博物館,巴
塞爾
16.索尼婭·德勞內;電動棱鏡
1914年;布上油彩;250cm×250cm;
法國國立現代藝術美術館,巴黎
17.攻擊的物質、精神與象徵
1922年;紙上水彩和油彩;33.5cm×47.5cm;
赫爾頓夫人收藏,倫敦
18.《航海者》的戰鬥場景
1923年;紙上水彩和油彩;
私人收藏,巴塞爾
19.厄洛斯
1923年;水彩;33.3cm×24.5cm;
羅森加特收藏,盧塞恩
20.畢加索;米諾陶之戰
1935年;蝕刻銅版畫;49.8cm×69.3cm;
畢加索博物館,巴黎
21.魔法劇場
1923年;鋼筆、畫筆和印度墨水,還有水彩;
33.6cm×22.8cm;
保羅·剋利基金會,藝術博物館,伯爾尼
22.一座給俄耳甫斯的花園
1926年;紙上鋼筆和印度墨水,裱在木闆上;
47cm×32.5cm;
保羅·剋利基金會,藝術博物館,伯爾尼
23.G的局部景觀
1927年;轉印到紙上的水彩和油彩,裱在木闆上;紐約
24.大路和小路
1929年;路德維希博物館,科隆
25.在水流中,六個門檻
1929年;所羅門·R·古根海姆博物館,紐約
26.大膽地稱量
1930年;紙上水彩和印度墨水,裱在木闆上;
31cm×24.6cm;
保羅·剋利基金會,藝術博物館,伯爾尼
27.動態復調組閤
1931年;31.5cm×48cm;
私人收藏,瑞士
28.尼森山
1915年;水彩;
私人收藏,伯爾尼
29.舞颱景觀
1937年;色粉;
私人收藏,伯爾尼
30.布拉剋;瓶子和玻璃
1912年;55cm×38cm;
私人收藏,伯爾尼
31.高架橋的革命
1937年;藝術館,漢堡
32.也是身體的一副容顔
1939年;私人收藏,瑞士
這本畫冊拿到手裏,光是沉甸甸的質感就讓人對裏麵的內容充滿瞭期待。我一直是個視覺動物,對那些流傳韆古的藝術傑作總是充滿瞭敬畏之情。每次翻閱這類書籍,都仿佛進行瞭一次穿越時空的對話。我特彆關注那些細節的呈現,比如顔料在畫布上留下的肌理,光影是如何被捕捉和重塑的。好的藝術畫冊,不僅僅是簡單地復印圖片,它應該能還原齣原作的“呼吸感”。我希望每一頁的印刷都能精準地傳達齣畫傢筆觸下的情感張力,那種微妙的色彩過渡,那種層次分明的結構布局,都是數字屏幕無法比擬的體驗。尤其是在欣賞那些巨幅作品時,如果裝幀和尺寸能盡可能地接近原作的宏大,那簡直是太棒瞭。對我來說,藝術史的學習從來不是枯燥的理論堆砌,而是通過這些圖像的直接衝擊,去感受人類創造力的偉大。
評分我承認,我買書有時候更偏嚮於“審美體驗”而非純粹的知識汲取。這本畫冊的裝幀設計,比如封麵紙張的選擇、內文的排版布局,都直接影響瞭我翻閱時的愉悅程度。我期待的是一種流暢的視覺體驗,而不是被擁擠的文字和低劣的圖片切割得支離破碎。想象一下,在安靜的午後,泡上一杯茶,慢慢翻開一本設計精良的書籍,那種儀式感是無可替代的。我希望它的開本足夠大氣,能撐得起那些需要展開來欣賞的宏偉構圖。而且,對於色彩的還原,我是極其挑剔的。有些畫冊,把梵高的黃色印成瞭廉價的橙色,把倫勃朗的陰影處理成瞭死闆的黑色,那種感覺就像是聽著失真的錄音在欣賞交響樂,實在是一種摺磨。
評分作為一個深度愛好者,我購買藝術畫冊時,最看重的就是內容的權威性和深度。我可不想買一本充斥著膚淺介紹的“旅遊紀念品”。我需要的是專業的導覽,能夠深入解讀作品背後的時代背景、藝術傢的創作心路曆程,甚至是那些鮮為人知的技術革新。如果這本書能夠收錄一些罕見的早期手稿或者研究性的圖錶對比,那就更完美瞭。那種精雕細琢的學術價值,纔是支撐起一本“史詩級”畫冊的骨架。我通常會花很長時間去對比不同版本對同一件作品的解讀,所以,如果這本書在選材和注釋上展現齣嚴謹的態度,那麼它在我的書架上的地位自然就不同瞭。對我來說,藝術史是一條永無止境的探索之路,而一本優秀的畫冊,就是指引方嚮的可靠燈塔。
評分從一個“實用主義者”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裝訂質量和耐用度也是我考量的重點。藝術畫冊是用來反復閱讀和學習的工具,而不是一次性消費品。我希望它的鎖綫裝訂足夠結實,能夠平攤開來,這樣在對比研究時,我就不用費力去壓住書頁。紙張的選擇也應該考慮到長久保存的特性,抗氧化、不易泛黃是基本要求。畢竟,這些精美的圖像和文字記錄,承載的是人類文明的精粹,它們值得最好的保護。如果一個齣版社連最基本的工藝細節都敷衍瞭事,那麼我對它所呈現的學術內容也會抱持一份謹慎的懷疑。我需要的是一本能陪伴我十年甚至更久的藝術夥伴,而不是用瞭一季就散架的“快消品”。
評分說實話,我更喜歡那種能帶給我“驚喜感”的藝術書籍。那種驚喜不一定來自於那些傢喻戶曉的“鎮館之寶”,而更多是那些被忽視的、處於藝術史邊緣地帶的傑齣作品。我希望這本書的編纂者能夠跳齣“教科書式”的選目,去挖掘那些被主流敘事略微遮蔽的天纔。也許是某個區域性畫派的代錶作,也許是某個時期特定材料運用的創新實踐。通過這些相對陌生的作品,我纔能真正拓寬自己的藝術視野,理解藝術發展並非一條筆直的單行道,而是充滿瞭岔路和試驗田。一本好的畫冊,應該像一個高明的策展人,能引導我去發現新的盲點和熱點,而不是重復我已經知道的一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