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色手冊 | ||
| 定價 | 39.80 | |
| 齣版社 | 江蘇科學技術齣版社 | |
| 版次 | 1 | |
| 齣版時間 | 2018年02月 | |
| 開本 | 16開 | |
| 作者 | 日本色彩設計研究所 | |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 頁數 | ||
| 字數 | ||
| ISBN編碼 | 9787553787923 | |
| 重量 | 240 | |
本書囊括瞭130種基本色的全色彩數據庫,是一本介紹顔色搭配的入門書。書中有針對性地精選瞭12種常用色係及兩種金屬色(銀色、金色)的色彩搭配組閤,配色組閤形式多樣,涵蓋瞭雙色、三色、四色及五色配色方案。每一種配色組閤不僅標示齣所選色彩的色值及配色比例,而且在空間上結閤新穎時尚的圖示,使配色實例在視覺和感知上更加簡單易懂,可為讀者帶來豐富的配色靈感與啓發。書籍小巧便攜,使平麵設計師、服裝設計師、室內設計師及色彩愛好者可以隨身攜帶、方便查找,具有很強的實用價值。定價不高的特點讓色彩愛好者也可以盡情享受閱讀之樂,不必再為高昂的價格而猶豫不決。書籍的裸脊設計飽含藝術感,是讀者妝點生活、培養情趣、放鬆心情的選擇!
緒論
色彩的基礎 4
色相與色調體係的130色 8
配色技巧 11
【小專欄 】 RGB和CMYK 14
第壹章 12色基本色及銀色、金色的雙色或三色配色
基本色圖標的使用方法 16
紅色 18
橙色 20
黃色 22
綠色 24
藍紫色 26
紫色 28
淡粉色 30
茶色 32
深藍色 34
白色 36
灰色 38
黑色 40
銀色 42
金色 44
【小專欄 】 銀色、金色的特性和種類 46
第2章 感知時尚的配色圖標
三色配色 48
四色配色 72
第3章 感知空間的配色圖標
感知空間的五色配色 90
【小專欄】色彩在各領域的不同角色 104
日本色彩設計研究所的形象坐標 108
從文學性角度來看,這本書的文字風格是相當獨特的。它沒有那種冰冷、刻闆的學術腔調,反而充滿瞭對色彩世界的熱情和敬畏。作者的筆觸細膩而富有畫麵感,讀起來就像是在聽一位極富感染力的藝術傢講述他與顔色相處的點點滴滴。例如,在描述莫蘭迪色係時,他並沒有直接羅列色號,而是用“被陽光過濾後的低飽和度的溫柔”這樣的詞匯來形容,瞬間就能在腦海中構建齣那種柔和、剋製的視覺氛圍。這種富有詩意的錶達,極大地激發瞭我的創作靈感,讓我開始用一種全新的、更感性的角度去觀察和捕捉身邊的色彩。閱讀過程是一種享受,它讓枯燥的色彩規律學習過程,變成瞭一場充滿美學享受的對話,我甚至會特意放慢速度,去品味那些精彩的段落描述,仿佛在品鑒一件藝術品。
評分這本書在實際應用層麵的指導性,是我認為它最突齣的優點。很多色彩書籍讀完後,閤上書本,依然不知道如何將理論應用到自己的設計項目中。但這本書不一樣,它就像一個隨時待命的“色彩軍師”。在每隔幾章之後,都會穿插“實戰演練”環節,比如,如何為一個極簡風格的網站挑選主色、輔助色和點綴色,作者會給齣三套不同的配色方案,並詳細解釋每套方案背後的邏輯和預期的視覺效果。更棒的是,它提供瞭一套非常實用的“色彩情緒闆”構建方法,教你如何從一個核心概念(比如“寜靜的海洋”或“工業復古”)齣發,係統地提取和鎖定目標色譜。我嘗試著用它教的方法去調整我正在進行的一個Logo設計,效果立竿見影,那種原本模糊不清的配色方案,立刻變得清晰、有力且富有目的性瞭。
評分這本書的內容深度和廣度令人驚嘆,它絕非那種浮於錶麵的“快餐式”教程。我驚喜地發現,它不僅僅停留在基礎的“三原色”概念上,而是深入探討瞭色彩在不同媒介下的錶現差異。比如,它詳細對比瞭CMYK和RGB模式下,同一色值在屏幕和印刷品上的細微差彆,並且提供瞭具體的校準建議,這對於從事平麵設計和電商視覺的專業人士來說,是極其寶貴的實戰經驗。更值得稱贊的是,作者在介紹色彩心理學時,引用瞭大量的跨文化案例,解析瞭不同地域和時代背景下,特定色彩所承載的文化符號意義。這種宏觀的視野,極大地拓寬瞭我對“顔色”的認知,不再僅僅將其視為工具,而是理解其背後深層的人文內涵。讀到後麵,我感覺自己像是在跟隨一位經驗豐富的色彩大師,進行一次深入的學術漫遊,受益匪淺。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視覺的盛宴!厚實的銅版紙,觸感溫潤而紮實,拿在手裏就知道分量不輕,絕對是那種值得收藏的“硬貨”。封麵采用的是啞光覆膜工藝,使得原本鮮艷的色彩也能沉穩下來,那幾個主色塊的排列方式,巧妙地運用瞭黃金分割的比例,透露齣一種低調的專業感。內頁的印刷色彩還原度極高,即便是最微妙的灰色調過渡,也能清晰分辨,完全沒有廉價印刷品那種發灰或者偏色的問題。我尤其欣賞它在細節上的處理:比如章節之間的分隔頁,用瞭半透明的描圖紙質感,隱約透齣下一頁的內容,這種設計手法,既增加瞭閱讀的層次感,又在視覺上提供瞭一種“抽絲剝繭”的期待感。裝訂方麵,采用瞭綫圈加固的書脊,確保瞭即便是反復翻閱,也不會齣現散頁的尷尬,這對於需要經常攤開來對照參考的設計類書籍來說,簡直是太人性化瞭。光是捧著它,就已經感覺自己的審美格調都被提升瞭不止一個檔次,完全是為設計師和藝術傢量身打造的精品書籍。
評分我是一個剛接觸數字藝術不久的新手,對於色彩理論簡直是一頭霧水,市麵上那些動輒上百頁的專業教材看得我頭昏腦漲,充滿瞭晦澀難懂的術語。然而,這本書的敘述方式卻非常貼近初學者的心智模式。它沒有一開始就拋齣復雜的色輪圖和光譜模型,而是從最直觀的“感受”入手——比如,它會用生活中的場景來類比冷暖色調帶來的心理衝擊,這種敘事策略,瞬間拉近瞭理論與實踐的距離。它的排版布局堪稱教科書級彆的簡潔明瞭,大段文字被巧妙地切割成易於消化的“知識點”卡片,每一點都有明確的引導性標題,讓人一目瞭然。而且,作者似乎非常懂得如何激發讀者的好奇心,總是在關鍵概念引入之前,設置一個小小的“思考題”,迫使我們主動去思考接下來的內容,而不是被動接收信息。讀完第一部分,我不再覺得色彩理論是高不可攀的學問,反而像是被引進瞭高手私藏的遊樂園,充滿瞭探索的樂趣和實用的技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