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基本无害的计量经济学:实证研究者指南(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
:45.00元
作者:乔舒亚·安格里斯特,约恩-斯特芬·皮施
出版社:格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4-01
ISBN:978754322058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5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当代经济学教学参考书系:基本无害的计量经济学·实证研究者指南》在学科领域方面,不仅着眼于各传统经济学科的新成果,更注重经济学前沿学科、边缘学科和综合学科的新成就;在选题的采择上,广泛联系海内外学者,努力开掘学术功力深厚、思想新颖独到、作品水平拔尖的“高、新、尖”著作。
目录
出版前言
前言
致谢
本书结构
部分 导论
1 关于“问题”的问题
2 理想的实验
2.1 选择性偏误
2.2 用随机分配解决选择性偏误
2.3 对实验的回归分析
第二部分 核心
3 让回归变得有意义
3.1 回归的基本原理
3.2 回归与因果关系
3.3 异质性与非线性
3.4 回归的细节
3.5 附录:对加权平均导函数求导
4 实践中的工具变量:得到你想要的
4.1 工具变量与因果关系
4.2 两阶段小二乘的渐进推断
4.3 双样本工具变量和剖分样本工具变量
4.4 工具变量与异质性潜在结果
4.5 对局部平均处理效应的推广
4.6 工具变量的细节
4.7 附录
5 相似世界:固定效应\双重差分和面板数据
5.1 个体固定效应
5.2 双重差分:事前与事后,处理和控制
5.3 固定效应与滞后被解释变量
5.4 附录:对固定效应模型和滞后被解释变量模型的进一步讨论
第三部分 拓展
6 更进一步:断点回归设计
6.1 清晰断点回归
6.2 作为一种工具变量法的模糊断点回归
7 分位数回归
7.1 分位数回归模型
7.2 对分位数处理效应的工具变量估计
8 非标准的标准误问题
8.1 在估计稳健标准误时存在的偏误
8.2 面板数据中的聚类问题和序列相关问题
8.3 附录:对简单Moulton因子的计算
后的几句话
术语表及名词缩写
参考文献
译后记
作者介绍
乔舒亚?安格里斯特,美国麻省理工学院Ford经济学教授,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研究员,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计量经济学会会员。曾任教于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主要教授劳动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研究领域广泛,涉及教育经济学、社会实验、公共项目的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以及政策评估。
约恩-斯特芬?皮施克,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教授,LSE经济表现中心研究员。主要教授劳动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研究领域集中于教育政策评估,包括义务教育的收入回报、学期长短对学生成绩的影响,以及班级成员间的影响效应等。
文摘
序言
“实证研究者指南”这个定位,一下子就击中了我的痛点。作为一名实证研究者,我常常需要在理论和数据之间找到平衡,而计量经济学正是连接这两者的桥梁。很多时候,我能够理解理论模型,但却不知道如何将其转化为可操作的统计模型;或者,我能够进行数据分析,但却不确定我的结果是否具有经济学上的解释力和统计学上的可靠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清晰的步骤和实用的技巧,指导我们如何从一个研究问题出发,构建合适的计量模型,收集和处理数据,然后进行分析和解释。我期待它能够提供丰富的案例研究,最好是涵盖不同经济领域的,这样我就可以看到计量经济学是如何被应用于解决各种各样实际问题的。此外,关于如何避免常见的计量陷阱,比如内生性、遗漏变量偏误、或者过度拟合等,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有力的指导和实用的建议,帮助我们写出更严谨、更有说服力的研究论文。
评分对于“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这个标签,我一直抱有很高的期待。这个系列通常意味着出版的书籍是紧跟时代发展,能够反映当前经济学研究的前沿动态,并且具有一定的学术深度和实用价值。我的这本书,作为一个该系列中的一员,我预设它应该具备这样的特质。尤其是在计量经济学这个日益重要且不断发展的领域,一本好的参考书应该能够引导我们理解最新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并帮助我们掌握如何将这些方法应用于实际的经济问题研究。我希望它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进行严谨的实证分析的指导,比如如何恰当地选择模型、如何处理数据中的潜在问题、以及如何正确地解释回归结果等等。如果这本书能够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那么对于任何想要在经济学领域做出有价值的实证研究的学者来说,都将是不可或缺的资源。我期待它能够成为我们理解和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工具的有力支撑,帮助我们产出更具洞察力和可靠性的研究成果。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很有意思,“基本无害的计量经济学”,这让我非常好奇。我一直对经济学领域的实证研究很感兴趣,但常常觉得很多计量经济学的书籍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晦涩难懂,像是高高在上的学者在俯视我们这些渴望学习的实证研究者。所以,当我看到这本书名的时候,就有一种“终于来了”的感觉。我期待它能用一种更接地气、更易于理解的方式来讲解计量经济学,能够真正成为我们这些实证研究者在面对数据、模型、以及各种统计工具时的一本“救命稻草”。我希望它能够帮助我们建立起扎实的计量经济学基础,同时又能避免那些让人望而却步的复杂数学推导,让我们能够更专注于研究的本质,而不是迷失在统计的海洋里。这本书是否能如其名所言,为我们这些实证研究者在计量经济学的学习之路上打开一扇“基本无害”的大门,这是我最期待的。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着我们穿梭于数据和理论之间,指引我们如何有效地运用计量经济学工具去探索和解释经济现象,而不至于让我们感到无所适从。
评分读到“基本无害”这个词,我的第一反应是,在计量经济学这个领域,“无害”本身就是一种进步!这意味着它可能不会使用过于激进或者不成熟的方法,不会试图用一些过于复杂的理论来“吓唬”读者,而是会以一种稳健、实用的方式来教授计量经济学。我猜测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深谙计量经济学研究的精髓,并且真正理解实证研究者的需求。他们可能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更多的研究者能够掌握计量经济学这门强大的工具,并且能够安全、有效地使用它,避免因为误用而得出错误的结论,从而对研究本身造成“伤害”。我期待它能够像一位耐心而经验丰富的导师,循循善诱,帮助我们理解计量经济学背后的逻辑,掌握其核心方法,并且知道如何批判性地评估他人的研究。如果这本书能够做到这一点,那它就不仅仅是一本“基本无害”的指南,而是一本能够真正赋能实证研究者的“有益”之书。
评分这本书的ISBN码是9787543220584,虽然这个数字本身对我来说并不直接传递内容信息,但它代表着这本书的唯一身份,以及它在中国图书市场上的存在。这让我联想到,在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经济体中,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有着极其广阔的空间和重要的意义。因此,一本能够服务于中国实证研究者的计量经济学指南,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好奇这本书的内容是否能够考虑到中国特有的经济环境和数据特点,并提供相应的分析框架和建议。例如,在处理中国的数据时,我们可能会遇到哪些特有的挑战,例如数据质量、制度差异、或者一些特殊经济现象的计量处理等。如果这本书能够在这方面有所着墨,那么它对于在中国进行经济学研究的同行们来说,无疑会增添一份宝贵的价值。我希望它不仅仅是一本通用的计量经济学教材,更能成为一本“本土化”的指南,帮助我们更有效地解读和分析中国的经济现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