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佛教經典。全稱《佛說無量壽經》。二捲,曹魏康僧鎧譯。與《阿彌陀經》、《觀無量壽經》閤稱淨土三部經。此經說無量壽佛(阿彌陀佛)的因地修行,果滿成佛,國土莊嚴,攝受十方念佛眾生往生彼國等事。
此經傳到中國後,影響甚大。東晉青山竺法曠以“無量壽為淨土之因”,“有從則講,獨處則誦”。後有慧遠在廬山設白蓮社,弘揚念佛法門。東魏曇鸞更作《往生論注》,弘揚此經,立難行、易行二道之說。此後,曆代注傢輩齣,疏釋不絕。朝鮮和越南,此經傳習也頗盛。《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是《無量壽經》之眾多版本之一。《無量壽經》從梵文譯為漢語,古來共有十二個譯本,“五存七缺”。所存之5種為:1.《無量清淨平等覺經》2捲,為後漢支婁迦讖譯;2.《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2捲,為吳支謙譯;3.《無量壽經》2捲,曹魏康僧鎧譯;4.《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2捲,唐菩提流誌譯;5.《大乘無量壽莊嚴經》3捲,宋法賢譯。所缺7種為:1.《無量壽經》2捲,後漢安世高譯;2.《無量清淨平等覺經》2捲,曹魏白延譯;3.《無量壽經》2捲,西晉竺法護譯;4.《無量壽至真等正覺經》1捲,東晉竺法力譯;5.《新無量壽經》2捲,劉宋佛陀跋陀羅譯;6.《新無量壽經》2捲,劉宋寶雲譯;7.《新無量壽經》2捲,劉宋曇摩密多譯。其中,以五存譯本中的康僧鎧譯《無量壽經》為正本,曆來讀誦、講敷者多依此本。
以上十二種譯本,均可稱為“無量壽經”。而《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則是民國年間夏蓮居老居士,依據五種現存譯本,會集而成。也稱為“無量壽經”,或稱“《無量壽經》會集本”、“《無量壽經》夏會本”等。夏蓮居居士因見王日休、彭紹升、魏承貫三居士《無量壽經》三傢會校本之疏失,發心重新會集《無量壽經》。1932年,自日本迴國後,掩關津門,閱時三載,遍探五種原譯,洞察三傢校本,詳參互校,日禱佛前,韆斟萬酌,稿成數易,卒成此經。其友梅光羲居士在《重印無量壽經五種原譯會集序》中說:“夏蓮居從事會集之初,淨壇結界,香光莊嚴,咒水加持,萬緣俱屏,秉筆必先禮佛,坐臥不離稱名。於95070字之五種原譯內,玄義微言,深文奧旨,無一語而不詳參,無一字而不互校,務使精當明確,鑿然有據。無一義不在原譯之中,無一句溢齣本經之外。艱澀沉晦使之爽朗,繁復冗蔓歸於簡潔,淩亂俾成整嚴,闕疏悉令圓滿,必期有美皆備,無諦不收。雖欲不謂之善本不可得也。”梅光羲的轉述與贊嘆,錶明夏蓮居為會集《無量壽經》善本,確實付齣瞭巨大的努力。但欲將《無量壽經》會集到盡善盡美的程度,殊為不易,雖然夏會本與前三種會校本比較,後後勝於前前,但亦有不完滿之處,淨業行者讀誦尚可,法會念誦時還是依曆來公認的曹魏康僧鎧譯本為好。
近代黃念祖居士《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匯集諸譯本,又以夏蓮居老居士會集的版本作為經體,是無量壽經注疏之集大成者。淨空法師極推崇此經,全力宣講此經,無量壽經謂淨土宗學人及當代學佛之人皆可依此經“一門深入,長期熏修”而得往生淨土。末法末世,隻有淨土宗《無量壽經》可度脫苦難大眾,夏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應當大力推行,淨土宗法門有情眾生皆當信受。這本《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的影印質量令人驚喜。雖然是影印本,但紙張的選擇和印刷的精細程度都達到瞭相當高的水準。宣紙本身的質感非常棒,紋理清晰可見,而且韌性十足,翻閱起來不易損壞。墨跡的還原度也很高,字體的筆畫清晰,濃淡適宜,保留瞭原刻本應有的神韻。整體裝幀簡潔大氣,沒有過多的裝飾,恰恰突顯瞭經文本身的價值。尤其喜歡它那種古色古香的感覺,拿在手中,仿佛就能感受到曆史的厚重。對於我這樣一個喜歡古籍,又對經文內容有所研究的讀者來說,這本影印本無疑是一件非常珍貴的收藏品。我曾接觸過一些影印本,有些過於粗糙,完全失去瞭原書的神韻,但這本書完全不會有這種感覺,它讓我在傢中也能感受到古籍的魅力,這本身就是一種幸福。
評分翻開這本書,首先感受到的是它獨特的紙張質感。手工宣紙的細膩與溫潤,是現代紙張無法比擬的。每一頁紙都帶著一種天然的紋理,仿佛能呼吸一般。綫裝的裝訂方式,讓翻頁的過程也變得格外有儀式感,一頁一頁地小心翻閱,生怕驚擾瞭這份古老的寜靜。古籍的墨香,是如此的沉靜而悠遠,不同於現代印刷品的廉價油墨味,它帶著一種曆史的沉澱,一種智慧的芬芳。這本書的影印非常到位,清晰地還原瞭原刻本的風貌,字跡雖有歲月的痕跡,但每一個筆畫都依然遒勁有力,仿佛是抄寫者用生命在書寫。這不僅僅是一部經文,更是一件承載著曆史與文化的藝術品,讓人在閱讀中獲得精神上的升華。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正做到瞭“古樸典雅”。沒有華麗的包裝,沒有多餘的裝飾,僅僅是那質樸的宣紙、細密的綫裝,以及那古色古香的函套,就已經足夠令人心生喜愛。拿在手中,能夠真切地感受到手工製作的溫度,以及紙張與指尖的摩擦,這種觸感是現代批量生産的印刷品所無法比擬的。影印的質量也相當不錯,字跡清晰,墨色自然,雖然帶著一些曆史的痕跡,但這恰恰是古籍的魅力所在。它讓我在閱讀的同時,也能夠感受到原書穿越時空而來的那種滄桑與厚重。對於我這種熱愛傳統文化,尤其是對古籍有著特殊情結的人來說,這本書的齣現,簡直是我的福音。
評分拿到這本《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影印本,實在是機緣巧閤。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質樸而溫潤的宣紙,觸感細膩,略帶沙沙的聲響,仿佛能穿越時空,觸摸到古人指尖的溫度。裝幀采用傳統的綫裝,一針一綫都蘊含著匠心,翻閱時那小心翼翼的動作本身就是一種儀式感。裝幀古樸典雅,配以古籍特有的函套,整體散發齣一種沉靜而莊重的氣息,與經文的內容相得益彰。初次打開,一股淡淡的墨香撲鼻而來,這並非現代印刷品所能比擬,而是歲月沉澱的味道,是古籍獨有的韻味。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凝結瞭曆史與智慧的藝術品,讓人愛不釋手。我一直對綫裝古籍情有獨鍾,總覺得那種古樸的韻味和手工的溫度,是現代裝訂方式無法替代的。這本影印本在很大程度上保留瞭原書的風貌,紙張的泛黃、墨跡的深淺,都帶著曆史的印記,讓人肅然起敬。
評分作為一名對傳統文化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這本《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的影印本,給我帶來瞭前所未有的驚喜。首先,它所使用的手工宣紙,質感溫潤細膩,觸感極佳,泛黃的色澤更是透露齣歲月的痕跡,讓人愛不釋手。其次,綫裝的古樸裝幀,每一針一綫都凝聚著匠人的心血,翻閱時小心翼翼,仿佛在珍藏一件稀世珍寶。墨香淡淡,不濃烈,卻悠遠綿長,這是古籍特有的味道,是曆史沉澱的印記。影印的清晰度令人滿意,字跡雖然帶著原刻本的自然痕跡,但依然工整有力,閱讀體驗非常棒。整體而言,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其內容,更在於其形製,它是一本集藝術性、曆史性和收藏價值於一體的珍品,讓我得以在傢中就能感受到古籍的獨特魅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