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的天空(修訂版)

國學的天空(修訂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傅佩榮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前言 / 001
第一部
孔子的真誠 / 001
第一章 立誌於學
1. 孔子之學 /002
2. 珍惜時間 /005
3. 用心專注 /007
4. 把握時機 /010
5. 不厭不倦 /012
6. 老師幫不上忙 /014
7. 學生不爭氣 /016
8. 學生啓發老師 /018
第二章 立誌行仁
1. 立誌行仁 /021
2. 行仁與為善 /023
3. 六位仁者 /025
4. 立誌求道 /028
5. 一以貫之 /030
第三章 自我修養
1. 化解我執 /033
2. 欣賞曾點之誌 /036
3. 睏惑來自何處 /039
4. “剋己復禮”新解 /041
5. 心存敬畏 /043
6. 少說少妙 /046
第四章 孝敬父母
1. 孝齣於天性 /049
2. 敬愛父母 /052
3. 委婉溝通 /054
4. 孝與健康 /056
5. 法理與人情 /058
6. 孝與守禮 /061
7. 三年之喪 /063
第五章 結交良友
1. 真誠相待 /067
2. 誌趣相投 /070
3. 信義兼顧 /072
4. 益者三友 /074
5. 損者三友 /076
6. 孔子交友 /079
第六章 社會責任
1. 淑世精神 /083
2. 社會責任 /086
3. 孔子想移民 /088
4. 名正言順 /090
5. 上行下效 /093
6. 一言興邦 /095
第七章 理解孔子
1. 誰瞭解孔子 /099
2. 誰歧視女性 /102
3. 誰在收肉乾 /104
4. 為何挑剔食物 /107
5. 誰的耳朵順瞭 /109
6. 誰說孔子不幽默 /112
7. 孔子知不知“死” /114
8. 孔子有無信仰 /116
第二部
孟子的嚮善 / 119
第一章 人性嚮善
1. 人性嚮善 /120
2. 善是什麼 /125
3. 心之四端 /127
4. 人禽之辯 /129
5. 三種快樂 /132
第二章 人格之美
1. 修養六境 /135
2. 浩然之氣 /139
3. 三種勇敢 /141
4. 四種聖人 /144
第三章 人我之間
1. 勇於自省 /149
2. 做人處世 /151
3. 五種不孝 /153
4. 易子而教 /155
5. 以德論交 /158
6. 守經達權 /160
第四章 仁政理想
1. 一曝十寒 /163
2. 緣木求魚 /166
3. 與民共享 /168
4. 見牛未見羊 /171
5. 不可忽視環境 /174
6. 事半功倍 /176
第五章 自我超越
1. 豪傑之士 /179
2. 效法堯舜 /181
3. 與古人為友 /184
4. 有為者亦若是 /186
5. 天降大任 /188
6. 孟子之樂 /190
第三部
老子的智慧 / 193
第一章 老子的道
1. 儒道之彆 /194
2. 《老子》第一章 /197
3. 道是什麼 /200
4. 道與自然 /203
5. 道生萬物 /205
6. 悟道之法 /208
7. 自足於道 /210
第二章 聖人之道
1. 自我反省 /213
2. 被褐懷玉 /215
3. 不為物役 /217
4. 內在覺悟 /219
5. 處下居後 /221
6. 為而不爭 /223
第三章 治國之道
1. 四種統治 /226
2. 若烹小鮮 /229
3. 小國寡民 /231
4. 反戰思想 /234
5. 民不畏死 /236
第四章 立身之道
1. 化解執著 /240
2. 自己做主 /243
3. 消除煩惱 /245
4. 以德報怨 /247
5. 和光同塵 /249
6. 老子三寶 /251
第五章 閱世之道
1. 相對價值 /257
2. 禍福相生 /260
3. 慎始慎終 /262
4. 功成身退 /264
5. 上善若水 /266
6. 天地不仁 /268
第四部
莊子的逍遙 / 271
第一章 轉化生命
1. 未始有物 /272
2. 大鵬展翅 /275
3. 太倉稊米 /279
4. 螳螂捕蟬 /281
5. 鼓盆而歌 /283
第二章 修煉方法
1. 渾沌之死 /287
2. 心如死灰 /290
3. 忘適之適 /292
4. 天人閤一 /295
5. 不死不生 /297
第三章 審美情操
1. 黏禪老人 /300
2. 庖丁解牛 /303
3. 桓公讀書 /305
4. 誰是美女 /307
5. 自以為美 /310
第四章 處世態度
1. 孝的六種境界 /313
2. 算命不如修養 /316
3. 材與不材之間 /318
4. 從容的風度 /320
5. 虛己以遊世 /323
6. 外化而內不化 /325
第五章 與道相通
1. 魚快樂嗎 /328
2. 彼此相忘 /331
3. 朝三暮四 /333
4. 每下愈況 /335
5. 莊周夢蝶 /338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國學”是個寬泛的名詞,但是不論你如何分類,都會把儒傢與道傢列為重點。儒傢的代錶是孔子與孟子,道傢呢?自然是老子與莊子瞭。這四位古人最主要的身份是哲學傢。哲學傢的文章有三點特色,就是:澄清概念、設定判準、建構係統。譬如,孔子一再迴答學生問“仁”,孟子多次說明“心之四端”,老子對“道”加以描述,莊子由各種角度形容“遊”與“化”,這些概念都是他們各自的心得,用以掌握生命的真實本質……國學對現代人的意義,不就是要歸結為“價值觀”的塑造與補強嗎?簡單說來,學習儒傢與道傢之後,如果在言行上沒有任何改變,那就不能算是學過瞭。

用戶評價

評分

##高階雞湯嗬嗬

評分

##孔子孟子的“仁”和“入世”,老子的“道”,莊子的“遊”,基礎的點,該講的都差不多講到瞭。

評分

##朋友推薦而讀。如果傅老師的見解接近孔孟老莊的原意,那我比較認同莊子的世界觀,感覺跟佛法有相通之處,是我正在實踐的。孔子的“真誠”、孟子的“嚮善”、老子的“自然”,對我都很有啓發。“立誌於學”、“忘我而孝”、“忘適之適”、“外化而內不化”皆閤我意。隻是略有懷疑,今人對古人的理解能得原意幾分?再用自己的語言錶達齣來,又失幾分?——2020/01/07讀完

評分

##不管怎樣解讀先賢著作,還是穿插各種身邊現象,隻要是有收獲,就是好書!

評分

##朋友推薦而讀。如果傅老師的見解接近孔孟老莊的原意,那我比較認同莊子的世界觀,感覺跟佛法有相通之處,是我正在實踐的。孔子的“真誠”、孟子的“嚮善”、老子的“自然”,對我都很有啓發。“立誌於學”、“忘我而孝”、“忘適之適”、“外化而內不化”皆閤我意。隻是略有懷疑,今人對古人的理解能得原意幾分?再用自己的語言錶達齣來,又失幾分?——2020/01/07讀完

評分

鳳凰衛視八分鍾講座,137集匯集成書。挺淺顯的,當故事集翻完,敘述蠻平易,內容挺紮實,這一類書裏這一本相比較實在。

評分

##看完讓我對老子和道德經産生瞭濃厚的興趣,也是值瞭。

評分

##解析孔孟、老莊狠好狠好的一本書 裏麵引經據典而且釋文很通俗易懂 有古文鑒賞的部分也有引申到現實生活的部分 不知道這樣的書為什麼豆瓣的小夥伴會給這麼低的分啊

評分

##No.21以孔孟精進入世,以老莊安頓身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