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山海经鉴赏辞典(插图本) | 作者 | 王红旗 孙晓琴 绘 |
| 定价 | 48.00元 | 出版社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 ISBN | 9787532650378 | 出版日期 | 2017-12-01 |
| 字数 | 370000 | 页码 | 402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32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山海经》是一部富有神话色彩的古籍。现存十八卷,包括《山经》五卷和《海经》十三卷。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有参考价值。其中的矿物记录为世界较早的有关文献。晋郭璞作注,并为《图赞》,今图佚而赞存;其后考证注释者主要有清代毕沅《山海经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经笺疏》、今人袁珂《山海经校注》等。因《山海经》成书年代久远,有些字古奥难懂,为方便读者阅读,本社邀请独立学者王红旗撰写《山海经鉴赏辞典》,对《山海经》进行深入浅出的现代评述何赏析,并延请画家孙晓琴为相关原文配图。本书共收鉴赏40篇,收图142幅,那些上古生物在画家笔下栩栩如生。 |
| 作者简介 | |
| 王红旗,北京山海文化企划苑 独立学者。1970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原子核反应堆工程专业。从事过民间科研信息开发,研究领域涉及天文、地理、历史、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化、文学、军事等,注重从自然科学角度研究社会文化现象,注重利用交叉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宏观和战略课题,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长期从事技术工作和科学技术管理工作,以及发明、学术研究、文化创作。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山海经》乃先秦古籍之一,一部令后世为之痴醉的奇书。其荒诞不经的文字里透露着上古、甚至是远古时代的信息。然而《山海经》成书年代久远,加之神话成分的词句行文,使人有感于惑之不解,挥之难去。故此须注疏通其文理。本书的宗旨是以鉴赏辞典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向普通读者介绍传统经典《山海经》一书。全书除在充分借鉴与吸收前人和今人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加之作者数旬的执著研究,对《山海经》各章作注释阐发外,还在每篇后附上鉴赏文章以求索隐,解开《山海经》文字千百年所带来的种种谜团,进而助读者厘清其脉络。值得一提的是,为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更好的体会书中内容,本书专门延请画家为相关内容配图,期望为读者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 |
| 文摘 | |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内容组织逻辑,展现了一种非常成熟和科学的编纂思路。它显然不是简单地按照《山海经》原文的顺序排列,而是经过了深度的知识重构和主题归类。我注意到,它在处理那些重名异译或者同一事物在不同篇章中出现描述差异较大的地方时,采用了非常清晰的交叉引用和对比分析。这种“辞典”的属性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它不仅仅是收录,更是在“解析”和“梳理”那些历来困扰学者的难点。例如,对于某些地理方位的描述,它似乎加入了不少现代地理学或考古学的参照系,使得那些虚无缥缈的古代地理概念,有了一个相对可触及的坐标。这种超越传统注释的“鉴赏”层面,使得它不仅是工具书,更像是一部精炼的中国早期神话地理志的导读手册,层次感极强,让人感觉到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被有效整合了。
评分我非常欣赏湖北新华书店在这次出版物上所体现出的文化责任感。这本书的整体气质是沉稳、大气且极具收藏价值的。它没有追求时髦的炫彩设计来吸引眼球,而是用扎实的学术功底和顶级的装帧工艺,构建了一种“传世之作”的基调。这种气质,让它从一堆琳琅满目的新书中脱颖而出。它放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种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展示。而且,作为一本辞典,它的检索效率非常高,这对于研究者或者深度爱好者来说至关重要,查阅起来得心应手,不必在厚重的篇幅中迷失方向。它成功地架起了古典文本与现代读者之间的桥梁,让那些原本遥不可及的古代神话和地理知识,变得可以被系统地、愉悦地消化吸收。这本书无疑是近年来出版物中,在“古典文化普及与精装典藏”两个维度上做得最为出色的典范之一,值得所有热爱传统文化的人拥有。
评分作为一本“鉴赏辞典”,它的配图选择和风格处理,无疑是其价值的另一大亮点。我发现它里面的插图不仅仅是简单的文物照片或者平面图解,而是融入了大量的艺术再创作和文化背景的视觉解读。这些插图的风格非常统一,仿佛出自同一位功力深厚的画家之手,它们的笔触既有古典的写意,又不失对事物本质特征的精准捕捉。尤其是一些异兽和神祇的描绘,那种既奇诡又庄严的气质,让人仿佛真的能感受到上古洪荒的神秘气息。而且,图文之间的对应关系处理得极其巧妙,很多时候,一张图胜过千言万语,它能够瞬间将抽象的文字描述具象化,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这对于初次接触《山海经》这类古代奇书的读者来说,简直是最好的引路人。我曾特意比对了几处描述,发现插图的细节与文字描述的吻合度非常高,这背后投入的考证和绘画成本可想而知。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别出心裁,从触感就能感受到出版方在细节上的用心。封面那种略带磨砂的质感,配合着烫印的文字,在光线下会折射出一种低调而深邃的光泽,让人忍不住想立刻翻开它。特别是那种厚实的纸张,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完全不是那种轻飘飘的现代印刷品能比拟的。我一直觉得,实体书的魅力很大一部分就在于它的物理形态,而这本《山海经鉴赏辞典(插图本)》无疑将这种魅力发挥到了极致。我记得上次去实体书店翻阅时,光是欣赏它的版式布局就花了不少时间,那种经典的排版风格,既保证了阅读的舒适度,又处处透露着一种对传统文化的敬畏感。内页的印刷清晰度极高,即便是那些复杂的古老图腾和精细的插图,也都能被完美地复刻出来,色彩的把握上恰到好处,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现代审美的光泽,让人在阅读文字的同时,视觉上也得到了一次极佳的享受。这种对书籍本身的重视,使得每一次捧读都像是在进行一场仪式。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布局和字体选择,体现出一种深思熟虑的匠心。你知道,很多辞典类书籍为了追求信息量最大化,往往会把版面挤得密不透风,读起来简直是一种折磨。但这本不同,它的行间距、字距都留出了足够的“呼吸空间”,即便是面对海量的知识点,阅读起来也丝毫没有压迫感。我特别欣赏它在词条注释旁边的留白处理,这不仅让页面看起来清爽,也方便了读者在阅读时进行批注和思考。字体方面,他们选用的应该是一种兼顾了古朴与易读性的宋体变种,字形挺拔有力,清晰锐利,即便是深夜在台灯下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这种对阅读体验的极致追求,在如今这个快餐式阅读盛行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它不是简单地堆砌信息,而是精心雕琢了一个知识的容器,让知识的流动变得顺畅而愉悦。光是翻阅目录和索引的设计,就能感受到编辑团队在结构逻辑上的严谨与高效,让人对后续的探索充满了信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