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人林劲峰推崇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并实践长达25年,与巴菲特会面交流心得,得到巴菲特的高度赞誉。林劲峰白手起家炒股,成为茅台集团*大的个人股东,持有股票市值超过7亿元。投资收购高炉家酒业成为该集团董事长。由李爱明、方会磊编著的这本《远离风口(林劲峰的投资逻辑)》还原了其投资的历程,渗透了他独特的投资理念,为证券投资行业从业人员、股民等奉上了生动的投资创业故事书。
“70后”林劲峰凭借6000元大学学费进入股市, 如今已经坐拥百亿财富,创造了26年投资不败的奇迹 。林劲峰坚持自己的“安全边界”“价值投资”等理 念,先后投资了贵州茅台、招商银行、高炉家等企业 ,获益颇丰。李爱明、方会磊编著的这本《远离风口 (林劲峰的投资逻辑)》为您揭示林劲峰成功背后的 故事,以及每次大手笔投资过程中不为人知的思考与 抉择。林劲峰18岁开始热衷于股票投资,从践行巴菲 特投资策略到直面巴菲特深度交谈,他清晰地梳理出 独到的投资逻辑并笃定坚持,实现了从投资家到实业 家的身份跨界。本书是一部投资传奇,是一个真实的 创富故事,是成功投资家林劲峰投资经验的无私呈现 。
序 劲气动河山
前言 一个中国投资家的自觉成长
第1章 瞧,这个天生的投资者
1.股票是什么?
电器店的小伙计
摸着石头过河
“拎着一麻袋钱去交易”
走不一样的路
2.初试身手
1990年:沸腾的股市
股市新兵
“8·10”:一次技术失控事件
精明的买
家
“凭感觉炒股”
第2章 大户室里的年轻人
1.毕业了,工作在哪里?
起步君安
父亲的期望
格子间里的跟单员
2.寻找方向
服装店小老板
老梁这个人
新疆倒油
第3章 “我需要一张名片”
1.巨万卖什么?
卖水郎
试水嘉源:不成功的买卖
理解消费股
2.“就像看到了一座灯塔”
“老办法不灵了”
学习老巴好榜样
第4章 2003年:转折之年
1.茅台大交易
“这个年轻人有眼光!”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茅台发力
董事会里的辩论赛
2.长江电力的秘密
长江电力巨无霸
三下韶关
躲到图书馆
失手万科法人股
投资“劲”道:“我们不需要技术分析”
用科学的态度做研究
以**为前提的研究工作
关于基本面分析和技术面分析
关于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
关于价值投资
第5章 2005~2008年:安全**
1.股改行情
2005年:股改,一场经典造富运动
牛市来了!
像远离**一样远离中
石油
2008年:卖出招商银行的逻辑
2009年:无法持续的泡沫行情
那些年,错过的大牛股
双重安全机制
2.朗诗:**投资
“路边摊上也有真金子”
“往我的脑子上踩油门”
反对无效!
绿色地产标杆
分家:道不同不相谋
投资“劲”道:“我们不跟着别人去疯狂”
茅台投资的思考
对市场的研究
盈信的分红政策
第6章 白酒投资大佬
1.西凤酒:惊险一战
举牌举到手软
悬在了半空中
“先当孙子,后当股东”
被动增持好
百年教训
民主讨论,决策集中
2.老高炉迎来新主人
半路杀出个盈信
双轮沉浮录
“回家的感觉真好”
吃了个闭门羹
“千万别流拍!”
“我要摸摸你的底!”
花了冤枉钱?
投资“劲”道:投资“识人”术
第7章 新梦想
1.巴菲特的门徒
“醉了”巴菲特
老巴的公开课
伯克希尔的“护城河”
中国还出不了巴菲特
2.输出价值观
新合伙人
资产管理大平台
不要讨好投资人
“散户不要炒股!”
第8章 每朵乌云都有一道银边
1.茅台坚定者
茅台风向标
看空论调
茅台“变法”
双雄相争
为什么中国的价值投资者
都买茅台?
季克良:“调整需要三四年”
2.漫长的改制
温和的股东
革面易,洗心难
前有狼后有虎
疯狂变革
3.逆势造酒
向洋河学习!
“H9”:造梦者
秘密**
投资“劲”道:如何在白酒业
冬天逆向投资?
附录
附录A 对话林劲峰
我的投资人生
洞察价值投资
消费品投资:寻找爆发性增长
茅台:无法复制
“投资是孤独的”
白酒过冬:看空做多
白酒投资“鉴知录”
附录B 巴菲特零距离传授投资真经
股神投资标准
巴菲特解读伯克希尔“护城河”
谈**经济
中国30年转型激发活力
谈倡捐缘由
好公司一定有信心提价
谈人生理念
后记 得闲日,对酒当歌!
致谢
在浏览书店的时候,这本书的名字瞬间吸引了我,《远离风口(林劲峰的投资逻辑)》。这是一个非常有力量的词组,它直观地表达了一种与当下投资市场普遍追逐热点、炒作概念的趋势截然不同的理念。我常常在想,无数的投资者,包括我自己,在面对层出不穷的“风口”时,往往会陷入一种焦虑和盲从。我们担心错过机会,又害怕承担风险。所以,“远离风口”这个提法,给我的感觉是,它可能提供了一种更成熟、更具智慧的投资视角。我想知道,作者林劲峰先生是如何理解“风口”的,以及他所倡导的“远离”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本书是否会教导我们如何辨别什么是真正的价值,而不是被短期的市场情绪所迷惑?它是否会提供一些能够帮助我们建立长期投资信心的方法?我非常渴望从这本书中,学习到一种不随波逐流,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保持冷静和理性的投资哲学,并且找到一条能够真正实现财富增值的稳健之路。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不走寻常路的投资理念感到好奇,而《远离风口(林劲峰的投资逻辑)》这个书名,无疑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那份求知欲。市面上充斥着各种教你如何抓住“风口”的书籍,但往往忽略了风口背后的巨大风险,以及大多数人追逐风口后的失落。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股清流,它提出了一个反直觉的投资哲学。我非常期待能够在这本书中,看到林劲峰先生是如何阐述“远离风口”的深层含义。这是一种战略性的规避,还是一种战术性的布局?它会涉及哪些具体的投资工具或方法?例如,是更加侧重于价值投资,寻找被低估的资产?还是会提倡一种长期主义的投资观,忽略短期波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智者,娓娓道来,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为我揭示一种更加理性、更加成熟的投资之道,让我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稳健前行的道路。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意思,那个“远离风口”四个字,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想,市面上关于投资的书籍,大部分都在讲怎么追逐风口,怎么抓住机会,怎么在风口浪尖上赚大钱。但这本书反其道而行之,这本身就挺吸引人的。我总觉得,很多时候,市场上的“风口”就像是昙花一现,追逐它的人可能赚得盆满钵满,但也可能被“风”吹得七零八落,甚至血本无归。所以,这本书提出的“远离风口”的投资逻辑,让我眼前一亮,觉得或许它能提供一种更稳健、更长远的投资思路。我期待着这本书能深入探讨,为什么“远离风口”反而可能是一种更高级的投资智慧。它会讲述哪些具体的策略和方法来做到这一点?是通过逆向思维,还是通过价值投资,亦或是其他独特的视角?我很好奇林劲峰先生是如何在信息爆炸、瞬息万变的资本市场中,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不被市场情绪裹挟的道路的。这本书的名字给我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好像找到了一种避开市场噪音,回归投资本质的可能性。
评分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标题,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会不会是一本“反潮流”的书?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似乎一切都在追求“快”和“热”。投资市场更是如此,每天都有新的概念、新的热点涌现,让人目不暇接。而“远离风口”这个概念,恰恰与这种主流的投资逻辑背道而驰。这让我不禁思考,作者林劲峰先生究竟是如何定义“风口”的?他又将如何指导读者去“远离”它?我尤其好奇的是,这种“远离”是否意味着保守和停滞?还是说,它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基于对市场深刻理解的策略,能够发现被市场忽略的价值,或者是在风口过后,去承接那些真正有生命力的资产?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能够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可供借鉴的案例或者方法论。毕竟,作为一名读者,我更希望能够从书中获得一些可以直接应用到自己投资实践中的启示,而不是一些空洞的口号。
评分这本书的命名确实很有意思,“远离风口”这个词语本身就带有一种警示和引导的意味。我从事投资行业也有一段时间了,深切体会到,在市场追逐热点和概念的时候,很容易被裹挟其中,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很多时候,所谓的“风口”往往是短暂的、情绪化的,一旦风向转变,后果不堪设想。林劲峰先生的这本书,似乎提供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视角,它鼓励我们审视并质疑那些显而易见的“机会”。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在“远离风口”的过程中,如何去辨别真正的价值,如何去构建一个能够穿越周期的投资组合。是不是意味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公司的基本面?是否需要对宏观经济有更深刻的洞察?还是说,它提供了一种不同于大众认知的风险规避策略?我非常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在保持独立思考的同时,依然能够捕捉到投资的精髓,并且能够在喧嚣的市场中保持一份冷静和清醒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