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是沃格林八卷本“政治观念史稿”的第四卷,本卷涵盖了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所代表的现代时期。
现代性的哲学之维一直都是作为政治科学家的沃格林著作的主题之一,在本书中,沃格林阐析了帝国基督教统一性的崩溃,此种崩溃引发了自主理性与教派反叛的崛起,这些趋势在19世纪与20世纪得到更为充分的展开。本书所包含的不仅有沃格林对现代性早期的分析,还有他在后期作品中处理的、对许多现代运动之直接根源的描述与分析。这些分析足以为我们理解现代性的种种特征提供基础。
##到p156
评分##一如既往的精彩。
评分##由于背景知识不甚了解读得很出戏,只能把握思想观念上的轴线:企图在中世纪脉络中寻找现代性问题的连续体。文艺复兴以来“迷狂”的性灵主义(spiritualism)走的是一条自我神化、自我施恩的内在封闭路线,这始于但丁诉诸阿波罗式的帝国,终于伪狄奥尼修斯式的超人,也可以说终于尼采,尼采看到了启蒙与进步智识的贪欲与可怖,但其自身的方案(对虚无主义的克服)也显得癫狂;对路德、加尔文有诸多批评。
评分##到p156
评分##但丁真是無處不在。繼續刷書做筆記。順便學習個詞彙。
评分##如果沃格林是基督徒并了解教义史,对路德和加尔文的评价会不会更全面?不过他提供了更深更多角度了解宗教改革的视野。
评分2016已读70。相当有见地的政治哲学著作。艾瑞克·沃格林考察了自文艺复兴至宗教改革这段时期内的政治思想史,即西方现代性的发源历史,选取了马基雅维里、莫尔、伊拉斯谟、路德以及加尔文为考察对象,揭示出西方文明中属灵权威和世俗权威发生断裂的过程,而“智识上的傲慢”和“反哲学主义的态度”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结果,神学不再是一种指导俗世的精神方针,而现世则充斥着人的贪婪和骄狂,上帝与人类间以爱为基础的相连逐渐丧失。至20世纪初,总恶果全面爆发,孕育出法西斯主义之流的思想怪胎。沃格林对于西方现代性源起的反思不可谓不深刻,对所谓“进步”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予以了犀利批判,闪耀着思想光辉。
评分##第五部分。路德,一只闯入神学葡萄园的野猪。
评分##神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