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之间

山水之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法)朱利安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致读者
一、大地—风景(地景):一片土地,所见之景,剪裁的局部
二、“山水”
三、可居的山水
四、当视觉的同时也是感性的
五、当从体发出“神”(质有而趣灵)
六、造势
七、独特化,多样变化,远
八、默契
结语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作者爬梳欧洲的“风景”以及风景观的缘起及其兴盛与沒落,援用中国的山水观资源,让中欧双方思想面对面地凸显出各自的未思。之后,采取双边的人文资源而提出他个人对“风景”的新定义,认为欧洲的风景思想若要振兴,必须开采中国山水观。

用户评价

评分

##不同于中国人的视角:“中国构想了知识而不是科学,思考了权利而不是城邦,因此没有真理与自由的理念,这自由的理念跨越现世的条件而在世界之外自我树立成‘绝对’,我们可以在该绝对之上自我引导……”“却是,山水思想压抑了别的可能,它也需要付出代价的。”于连说得入木三分,对中国文化,他还是有所理解的。

评分

##"送君者皆自厓而反,君自此远矣"(《庄子·山木》)

评分

##第一次读朱利安的《美,这奇特的理念》,深有启发。现在读这本有一种“不够”的感觉——不充分,不完全。大而化之具有启发性,但也具有危险性。中西思想的比较不能总是以一种概括性的话语来收束,具体的事件和作品会呈现更有价值的多样性。 全书的大框架是山水是什么,以及如何成为沟通人与世界的通道,穿插着中西风景理论的比较。对“山”“水”“风”“景”等语词的拆解与分析很有意思,若是一开始就从语词入手,然后深入到哲学分析,再到具体案例的阐释,或许会更好。 中西文论是需要对话的,西方要借助中国理论寻找拆解二元对立的新路径,中国理论也需要西方思想的逻辑性来建构一种体系。

评分

##“山/水” “势” - “aura” 取消二元对立和边界,达至/归“一” 浸润——就在两极“之间”。

评分

##集中地表现山水的内容,较好进入

评分

##第一次读朱利安的《美,这奇特的理念》,深有启发。现在读这本有一种“不够”的感觉——不充分,不完全。大而化之具有启发性,但也具有危险性。中西思想的比较不能总是以一种概括性的话语来收束,具体的事件和作品会呈现更有价值的多样性。 全书的大框架是山水是什么,以及如何成为沟通人与世界的通道,穿插着中西风景理论的比较。对“山”“水”“风”“景”等语词的拆解与分析很有意思,若是一开始就从语词入手,然后深入到哲学分析,再到具体案例的阐释,或许会更好。 中西文论是需要对话的,西方要借助中国理论寻找拆解二元对立的新路径,中国理论也需要西方思想的逻辑性来建构一种体系。

评分

##讲来讲去也就那几个意思,太过为我所用,略显牵强。

评分

##0507火车读物。何谓风景?风景首先不是自然呈现给一位观者的大地的局部,之所以有风景,是因为视线的转变,即视觉的、识别的与观察的共同类型被他者打开的界限,是观者被吸纳亦即投向世界。当视线在事物之间游戏的时候,作为主动者与独占者的自我便消失了。

评分

##意外地读很快。山水之间对我已经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关键在于:中西的“风景”应是对照与反思,而非比较;保持差异的敏锐,警惕同一的麻木;全球化下避免地方本位主义,看见独特性。 山水取消断裂,而不超越断裂。其超越性是在过程中完成的,不在“他方”与“之外”。人类中心主义的再批判,以及朝向生活与生存的哲学。可见关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