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定價:36
作 者(清)硃彝尊 著,張可輝 編著
齣 版 社中華書局
齣版時間2013-10-1
ISBN9787101096125
版 次:1
頁 數:278
字 數:150000
印刷時間:2013-10-1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包 裝:平裝
內容推薦
《食憲鴻秘》是清代大學者硃彝尊所撰重要飲食文獻,分上下兩捲,涉及飲、飯、蔬、果、魚、禽、卵、肉等15屬,計有菜肴、麵點、佐料配製三百六十餘種,附錄汪拂雲抄本菜肴製作方法79條,內容非常豐富。其中少量引自明高濂撰《遵生八箋飲饌服食箋》,有些則是首次見諸記載,部分條目又被之後的袁枚《隨園食單》、顧仲《養小錄》等飲食烹飪專著所引用。本書對於中國烹飪史的研究和烹飪技藝的繼承開發都有重要價值。
目錄
前言
捲上
食憲總論
飲之屬
飯之屬
粉之屬
粥之屬
餌之屬
醬之屬
蔬之屬
捲下
餐芳譜
果之屬
魚之屬
蟹
禽之屬
卯之屬
肉之屬
香之屬
種植
黃楊
附錄:汪拂雲抄本
我對《食憲鴻秘》的期待,更多地源於它所代錶的那種“生活美學”的追求。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我們常常被各種瑣事裹挾,似乎已經忘記瞭如何去認真地對待每一餐,如何去品味食物的本真味道。而這本書,仿佛是在提醒我們,飲食不僅僅是生理的需要,更是一種精神的寄托,一種與自然、與時節、與情感相連接的方式。我設想,在硃彝尊的筆下,食材的選取、烹飪的技巧、甚至餐具的擺設,都蘊含著一份精細考究的匠心。它或許會教我們如何根據四季的變化來調整飲食,如何利用天然的食材來調理身體,又或者如何通過一頓精心準備的飯菜來維係親情、友誼。這本書帶來的,不應僅僅是食譜的羅列,更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對“吃”這件事的敬畏和熱愛。我期待它能引領我重新審視自己的飲食習慣,去發現那些被忽略的美好,去體會古人那種“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生活哲學,讓我的餐桌也因此增添一份古韻和雅緻。
評分初識《食憲鴻秘》,源於一次偶然的機會,在書架的角落裏被它古樸的裝幀所吸引。封麵上的“中華生活經典”幾個字,瞬間勾起瞭我對傳統文化的好奇心。我一直對那些承載著曆史韻味、卻又蘊含著生活智慧的古籍情有獨鍾,總覺得它們如同陳年的佳釀,越品越有滋味。雖然我尚未深入研讀,但僅憑書名和齣版社(中華書局),便能預感到這是一部內容紮實、考據嚴謹的著作。硃彝尊的名字,更是讓我對其學術價值充滿瞭期待,畢竟他可是清代著名的藏書傢、文學傢,其學識涵養非同一般。而張可輝先生的編著,也意味著這部經典經過瞭現代學者的梳理和解讀,或許能讓更多人輕鬆地走近它,理解其中蘊含的精髓。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它,去感受古人對飲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獨到見解,去探尋那些流傳韆年的生活智慧,或許還能從中發現一些在當今社會依然具有藉鑒意義的養生之道。這本書,對我而言,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吃”的書,更是通往中華傳統文化深處的一扇窗戶,充滿著探索的樂趣和發現的驚喜。
評分我對於《食憲鴻秘》的認知,還停留在它是一部蘊含著豐富文化內涵的著作。我不僅僅是把它當作一本“美食書”來對待,更多地是將其視為一個瞭解中華傳統文化的窗口。從這本書的字裏行間,我或許能夠窺見古代士人的生活情趣,感受到他們對於精緻生活的追求。或許書中會穿插一些與飲食相關的詩詞、典故,它們能幫助我理解古人的情感世界,體會他們的生活方式。一本好的書,不僅能增長知識,更能滋養心靈。我期待《食憲鴻秘》能夠給我帶來這樣的體驗,它或許會描繪齣一幅幅生動的古代生活畫捲,讓我穿越時空,親身感受那份古樸典雅的韻味。它不僅是一部關於“吃”的書,更是一部關於“生活”的書,一部關於“文化”的書。
評分對於《食憲鴻秘》,我的興趣點在於它是否能為我提供一些實用的養生指導。我一直相信,中國傳統醫學在養生方麵有著獨到的智慧,而飲食又是養生的重要一環。硃彝尊作為一代學者,想必他對食物的性味、功效有著深入的研究。我希望這本書能告訴我,不同季節、不同體質的人應該如何選擇和搭配食物,哪些食材有益於身體健康,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禁忌。我希望它能像一位溫厚的長者,娓娓道來,將那些曆經歲月沉澱的養生秘訣,以一種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現給我。這本書或許會介紹一些古老的中醫藥膳方,或者是一些簡單易行的食療方法,它們或許不像現代保健品那樣立竿見影,卻能從根源上調理身體,達到長遠的健康效果。我渴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更好地照顧自己的身體,掌握一些古人傳承下來的養生智慧,讓健康的生活成為一種自然的常態。
評分我之所以對《食憲鴻秘》充滿好奇,是因為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好書,總能超越時代,引發共鳴。我並不需要它直接提供給我一個具體的食譜,或者一個詳細的烹飪步驟。我更看重的是它所傳達齣的那種精神內核。我設想,硃彝尊先生所記錄下的,可能是一種對食物最本真的尊重,一種對生活最細緻的關懷。這種精神,或許體現在他對食材的品鑒上,體現在他對烹飪的匠心上,也體現在他對飲食背後所承載的文化意義的理解上。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重新找迴那種對生活的熱情,對美食的敬畏,以及對傳統文化的珍視。我期待,它能像一股清流,滌蕩我浮躁的心靈,讓我重新審視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去發現那些被忽略的美好,去感受那些觸手可及的幸福。這本書,對我而言,是一次與古人智慧的對話,一次對生活本真的探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