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道教的学术研究兴起于晚近的一百五十年,在这百余年的传统中,道教的文化形象逐渐被固化为迷信、愚民实践、缺乏宗教传统的神圣性及缺乏原创性等,这些刻板的印象严重低估了道教的文化价值。本书从观念史的视角入手,聚焦于神秘主义、身体、不死这三个核心概念,从中国传统思想观念及生活世界出发,诠释了道教在中国人的日常及信仰生活中的角色及其背后的理路。这种“同情理解”的研究视野有助于弥合历史与信仰之间的巨大鸿沟。
##就我个人来说,本书对我可是受益匪浅,而且阅读本书也是一次乐在其中的探索之旅。
评分##(竟然是第一个评的!好激动!)感觉重新上了一学期课。前人综述占了很大篇幅,但对道教研究进行观念史的澄清与坚持还是像第一次听老师课那样令人振奋。由此而生发的清晰的框架下并不是虚空无物,虽然未展开很多,但是逻辑严密,态度谦逊。存思和内景、身体作为展开的agent这两点实在是太迷人了。(立刻使用了人生第一次闭架借书
评分##在百廿庆的一个人文学科论坛上,主持人用非常诙谐的介绍引出了程乐松,然后程老师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讲述了自己研究道教的心路历程,全程笑点。程老师笑称自己的办公室被大家建议尽快办成炼丹房,细一想钻研人文学科的快乐,莫过于蜗居在燕园的一个小屋里,沉浸在史料和思考中,就像当天叶朗先生讲的那种所谓纯粹为了研究学术而研究学术的行为,择一事爱一生。这本书是我借着热乎劲借来看的,我错了,这本书以我的知识面,完全无法望其项背
评分##通篇云山雾罩。
评分##粗粗读了感觉似乎是专程为写课题而写,如此枯燥也不容易。非研究者直接劝退。
评分##就我个人来说,本书对我可是受益匪浅,而且阅读本书也是一次乐在其中的探索之旅。
评分##一言难尽
评分##今夜在与毕业论文材料对视的时候,突然被????师点化了,特来转发讲稿庆祝。说,谢谢????师!
评分老实说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课稿上交国家项目,所以正确名称大概是《道教研究要用观念史及你们可以写论文的专题·概论》,使用方法为:各专题如病/仙体及仪式为“身体”两面、内景、鬼、命学如有兴趣请按注索骥所需文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