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不死與神秘主義

身體、不死與神秘主義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程樂鬆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序言(王宗昱)
第一章 紛繁、不經與“可理解”的道教
紛繁與不經的道教:學術敘述的挑戰
可理解的道教:觀念史的可能性
第二章 言道與術道:道傢思想的信仰空間
不言之教:老莊的神秘主義底色
默契與術道:道傢思想信仰空間的展開
第三章 從政治神學到不死實踐:宇宙圖景的神秘化
時空、宇宙與天地:簡要的語義分析
術數與天文:天地與時空的通識
創世與洞天:道教化的神秘圖景及其信仰價值
第四章 告彆“信史”:道教曆史的敘述與詮釋
神聖與客觀之間:道教曆史的雙重敘述
拼圖與融入:詮釋性的曆史敘述
第五章 融攝與排異:神秘主義的兩種嚮度
神秘主義:語義學進路的分析
不言之教:詩性的融攝
秘而不言:排異的神性
第六章 道體與體道:身體的雙重角色
從概念到隱喻:道教身體敘述的思想語境
道在一身之中
體道:身體與生命的不朽
第七章 病體與仙體:病理與不死之道
醫道同源與中醫的身體觀
身體與中國古代醫學的建構
病與仙:道教的疾病生理學
第八章 存思的內景:身體切近神聖
洞徹朗照:從內景到身神
切近超越的身體:存思術的道與理
第九章 以身顯道:作為身體實踐的科儀
道教科儀研究的身體視角
程式化的身體與行動:科儀的秩序感與彈性
以身顯道的科儀實踐
第十章 以死長生:不死之藥的觀念與技術
從服食、黃白到外丹:觀念的雜糅與變遷
燒煉:儀式化與神秘化的外丹
以死長生:信仰觀念中的丹與毒
第十一章 鬼之仙途:陌生的焦慮與被消解的死亡
鬼的雙重意義:陌生與死亡
疫病、鬼祟與擊鬼:生活中的信仰技術
仙途:咒鬼、鬼仙與煉度
第十二章 算命:我命、承負與不死
從宿命到我命:神秘的觀念張力
承負與玉籍:不死的可能
第十三章 內蘊超越的日常:中國信仰體係與道教的本土性
秩序的神聖性:日常的超越性
不死、禮樂與生活:道教本土性的詮釋
結語 邊緣的紋理:道教研究的觀念史視角
觀念史敘述的價值
邊緣的紋理:觀念激發理解
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對道教的學術研究興起於晚近的一百五十年,在這百餘年的傳統中,道教的文化形象逐漸被固化為迷信、愚民實踐、缺乏宗教傳統的神聖性及缺乏原創性等,這些刻闆的印象嚴重低估瞭道教的文化價值。本書從觀念史的視角入手,聚焦於神秘主義、身體、不死這三個核心概念,從中國傳統思想觀念及生活世界齣發,詮釋瞭道教在中國人的日常及信仰生活中的角色及其背後的理路。這種“同情理解”的研究視野有助於彌閤曆史與信仰之間的巨大鴻溝。

用戶評價

評分

##在百廿慶的一個人文學科論壇上,主持人用非常詼諧的介紹引齣瞭程樂鬆,然後程老師用15分鍾左右的時間講述瞭自己研究道教的心路曆程,全程笑點。程老師笑稱自己的辦公室被大傢建議盡快辦成煉丹房,細一想鑽研人文學科的快樂,莫過於蝸居在燕園的一個小屋裏,沉浸在史料和思考中,就像當天葉朗先生講的那種所謂純粹為瞭研究學術而研究學術的行為,擇一事愛一生。這本書是我藉著熱乎勁藉來看的,我錯瞭,這本書以我的知識麵,完全無法望其項背

評分

##一言難盡

評分

##好喜歡????

評分

##雖然提瞭很多有趣的選題、抄瞭很多書,但太淺瞭,看材料就知道結論瞭。不像專著,專題導讀。

評分

##就我個人來說,本書對我可是受益匪淺,而且閱讀本書也是一次樂在其中的探索之旅。

評分

##非常好的謀篇

評分

##我超級感興趣的主題。每天早晚地鐵上抱著讀。就是哲學論文式的敘述方式,有點難啃。

評分

##雖然提瞭很多有趣的選題、抄瞭很多書,但太淺瞭,看材料就知道結論瞭。不像專著,專題導讀。

評分

老實說這應該就是傳說中的課稿上交國傢項目,所以正確名稱大概是《道教研究要用觀念史及你們可以寫論文的專題·概論》,使用方法為:各專題如病/仙體及儀式為“身體”兩麵、內景、鬼、命學如有興趣請按注索驥所需文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