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的私塾与学堂之争

近代中国的私塾与学堂之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左松涛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绪论
一 谈对中国固有教育的不同观察
二 近代中国“教育”概念的形成
三 由“礼”及“学”再到“教育”
四 私塾与学校关系问题古今连接
五 研究前史概说
六 本书研究旨趣
第一章 私塾概念在近代中国的演生
第一节 定义私塾出现的困难纠结
第二节 传统中国时期的私塾称谓
第三节 戊戌变法之前的所谓私塾
第四节 清末十余年间的私塾用法
第五节 民国时期的各种私塾界定
第二章 科举停废前的民间旧式教育(1644-1904年)
第一节 清代民众旧式教育的诸种形态
第二节 民间学塾的分布、规模及教学
第三节 民间学塾的师资数量、收入与流动
第四节 民间学塾与清代民众识字率之关系
第三章 清末的私塾与学堂之争(1905-1911年)
第一节 “私塾改良”的争论
第二节 民间的私塾改良会
第三节 朝廷与直省的改良
第四节 新式学堂与民间学塾的博弈
第四章 民国初期的私塾与学校之争(1912-1927年)
第一节 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的革新举措
第二节 北洋政府初期的私塾政策
第三节 北洋政府中后期的私塾政策
第四节 民国初期学校与私塾量化比较
第五节 私塾与学校之争中的新局面
第五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私塾与学校之争(1927-1949年)
第一节 国民党在广东、湖北的先行实践
第二节 “私塾党化”潮流的涨落
第三节 教育部推动“私塾学校化”
第四节 私塾与学校的数量、社会观感之比较
结语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晚近国人的教育观受到外来思想的深刻改造,对传统私塾与新式学校均有简单化的评判倾向,多视两者为落后与进步、野蛮与文明之争。无论对科举停废前大量存在的旧式民间学塾,还是从清末到民国所发生的私塾与学校长期的纠缠竞争,亟待进行深入、持平的研究。

本书不以成败的标准评价历史 ,也不发思古之幽情,竭力重构当年的历史环境与历史观念,重建有关近代中国私塾与学堂之争的诸多重要史实,可为中国追求教育现代性的努力提供多方面的参考。

用户评价

评分

##左老师上课非常有趣,很受启发。

评分

##左老师讲课,博洽醇厚。

评分

##“晚近国人的教育观受到外来思想的深刻改造,对传统私塾与新式学校均有简单化的评判倾向,多视两者为落后与进步、野蛮与文明之争。无论对科举停废前大量存在的旧式民间学塾,还是从清末到民国所发生的私塾与学校长期的纠缠竞争,亟待进行深入、持平的研究。”电子按需。

评分

##学者不是搬运工,不是史料的堆砌。期待作者能够在自己的研究堆砌基础上更进一步。

评分

##“晚近国人的教育观受到外来思想的深刻改造,对传统私塾与新式学校均有简单化的评判倾向,多视两者为落后与进步、野蛮与文明之争。无论对科举停废前大量存在的旧式民间学塾,还是从清末到民国所发生的私塾与学校长期的纠缠竞争,亟待进行深入、持平的研究。”电子按需。

评分

##学者不是搬运工,不是史料的堆砌。期待作者能够在自己的研究堆砌基础上更进一步。

评分

##史料翔实,论证严密,颇具可读性

评分

##左老师上课非常有趣,很受启发。

评分

##不好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