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重要的一年。这一年,爱丁堡大学医科毕业生莫理循,不会说中文,没有同伴和翻译,靠着母亲寄来的四十英镑,自上海沿长江到重庆,然后徒步前往缅甸的仰光。一路沿途记事,写成此书。
就在莫里循旅行结束之后不久,甲午中日海战爆发,中国惨败,古老帝国的命运旋即跌入谷底。在鼎沸的历史浪潮到来之前的那一刻,莫里循笔下的中国人——他们和他们的子孙即将要面对无数苦难和挑战而最终获得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呈现出怎样的面貌呢?
那些生龙活虎的峡江闯滩场景、如梦似幻的驿路客栈风情、弥漫山间的马帮铃声回响,时时在莫理循的文字里复活,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没有装饰的晚清中国的古老图景。透过一位来自遥远异域的苏格兰绅士的眼睛,我们重新回到了1894年的中国。
阅读本书,不仅仅是怀旧。
##又看完一本清末民国行走中国的记录。甲午战争前夕的1894年春天(2-5月),100天从上海一路坐船到重庆(29天),再徒步(包括坐滑竿、骑骡、骑马)从四川经云南到缅甸八莫。一路田野中广泛种植罂粟、各色人等普遍吸食鸦片,马帮进口棉花,寻常的死囚示众,国人肆无忌惮地围观外国人、同时又自觉地把旅馆餐馆最好位置让给外国人,云南普遍的大脖子病…(除了最后这个,都是第一次了解)。作者不懂中文,靠沿途教会帮忙,分段每次雇佣3个同样不懂外文的人照料饮食起居及背行李,需要勇气。当然他没想到,官府会一路或明或暗派文武人员同行保护。本书译者相当专业,沿途地名及一些建筑如庙宇等注释得清清楚楚,甚至还配上自己拍的照片,毕竟相距一百多年了。
评分##又看完一本清末民国行走中国的记录。甲午战争前夕的1894年春天(2-5月),100天从上海一路坐船到重庆(29天),再徒步(包括坐滑竿、骑骡、骑马)从四川经云南到缅甸八莫。一路田野中广泛种植罂粟、各色人等普遍吸食鸦片,马帮进口棉花,寻常的死囚示众,国人肆无忌惮地围观外国人、同时又自觉地把旅馆餐馆最好位置让给外国人,云南普遍的大脖子病…(除了最后这个,都是第一次了解)。作者不懂中文,靠沿途教会帮忙,分段每次雇佣3个同样不懂外文的人照料饮食起居及背行李,需要勇气。当然他没想到,官府会一路或明或暗派文武人员同行保护。本书译者相当专业,沿途地名及一些建筑如庙宇等注释得清清楚楚,甚至还配上自己拍的照片,毕竟相距一百多年了。
评分##百年间,翻天覆地。
评分##翻译良心。
评分##作者虽带着来自“文明世界”的有色眼镜,旅途所见所闻却是十分真实的。印象最深的是作者经过富庶的四川越过乌蒙山脉到回族动乱中饱受摧残的贫穷的云南,贩卖儿童、杀婴,种种炼狱惨相,触目惊心。
评分##一个不会说中文的老外,穷游了中国西南鄂川滇。虽然带着各种偏见,但是精确和翔实的描写仍不失为无价的风土民情的记录。莫理循未来仍旧没学会汉语,可是也不影响他成为享誉西方的中国通。译者翻译的认真负责,近乎考据,值得称赞。
评分##1894年的第一手资料
评分##商务印书馆,李磊译
评分##一个不会说中文的老外,穷游了中国西南鄂川滇。虽然带着各种偏见,但是精确和翔实的描写仍不失为无价的风土民情的记录。莫理循未来仍旧没学会汉语,可是也不影响他成为享誉西方的中国通。译者翻译的认真负责,近乎考据,值得称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