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著的《货币金融学(第 11版)》是货币银行学领域的一本经典著作,自十几 年前引入中国以来,一直畅销不衰。此次修订,作者 除了把相关材料和数据尽可能*新到2014年之外,还 增加了“证券化和影子银行体系”的讨论和“**金 融危机后金融监管的变化”的介绍等相关章节。此外 ,还根据课程需要对一些章节进行了调整,把“金融 危机”一章调整到“银行业与金融机构的管理”、“ 金融监管的经济学分析”与“银行业:结构与竞争” 这三章之后。虽然本版较前版做了较大的改动,但依 然保留了其作为畅销货币银行学教材的基本优点,即 建立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用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帮助 学生理解金融市场结构、外汇市场、金融机构管理以 及货币政策在经济中的作用等问题。
本书适于货币金融学课程使用,同时,作为一部 经典著作,也可供渴望了解货币金融知识的读者学习 和参考。
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Frederic S.Mishkin)是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学院研究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艾尔弗雷德·勒纳教授。他还是**经济研究局的助理研究员。自1976年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以来,他曾先后执教于美国芝加哥大学、西北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他还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名誉教授。1994—1997年,他担任过美国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研究部执行副**和主任,是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助理经济学家。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货币政策及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和总体经济的影响。他先后出版了十几本书,并在《美国经济评论》、《政治经济学杂志》、《经济学季刊》、《金融杂志》、《货币经济学杂志》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余篇。
第1篇 引言
第1章 为什么研究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
为什么研究金融市场
为什么研究金融机构和银行
为什么研究货币和货币政策
为什么研究**金融
我们如何研究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
结束语
总结
关键术语
思考题
应用题
数据分析题
网络练习
网络索引
第1章附录 对总产出、总收入、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率的定义
总产出与总收入
实际量与名义量的区别
物价总水平
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
第2章 金融体系概览
金融市场的功能
金融市场的结构
金融市场工具
金融市场的**化
金融中介机构的功能:间接融资
金融中介机构的类型
金融体系的监管
总结
关键术语
思考题
应用题
数据分析题
网络练习
网络索引
第3章 什么是货币
货币的含义
货币的功能
支付体系的演进
货币的计量
总结
关键术语
思考题
应用题
数据分析题
网络练习
网络索引
第2篇 金融市场
第4章 理解利率
利率的计量
利率与回报率的区别
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的区别
总结
关键术语
思考题
应用题
数据分析题
网络练习
网络索引
网络版教材附录
第5章 利率行为
资产需求的决定因素
债券市场的供给与需求
均衡利率的变动
流动性偏好理论:货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
流动性偏好理论:均衡利率的变动
货币与利率
……
第6章 利率的风险结构与期限结构
第7章 股票市场、理性预期理论与有效市场假说
第3篇 金融机构
第8章 金融结构的经济学分析
第9章 银行业与金融机构的管理
**0章 金融监管的经济学分析
**1章 银行业:结构与竞争
**2章 金融危机
第4篇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的实施
**3章 中央银行与联邦储备体系
**4章 货币供给过程
**5章 货币政策工具
**6章 货币政策操作:战略与战术
第5篇 **金融与货币政策
**7章 外汇市场
**8章 **金融体系
第6篇 货币理论
**9章 货币数量论、通货膨胀与货币需求
第20章 IS曲线
第21章 货币政策与总需求曲线
第22章 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第23章 货币政策理论
第24章 理性预期对于货币政策的意义
第25章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词汇表
译后记
评价一 作为一本经典著作,《货币金融学》(第11版)无疑是金融领域从业者和研究者不可或缺的参考书。虽然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能够深入理解宏观经济调控中的货币政策是如何运作的,但实际阅读过程中,我发现它所涵盖的知识点远超我的初始预期。从基础的货币理论,比如货币的定义、起源、职能,到复杂的金融市场结构,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以及衍生品市场,这本书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作者在解释货币政策工具时,不仅仅是列举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和再贴现率等,还深入剖析了这些工具的内在逻辑、作用机制以及它们在不同经济环境下的实际效果。此外,对于金融机构的分类、风险管理以及监管框架的介绍也十分细致,这让我对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等各类机构的功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关于国际金融部分的内容,对汇率决定理论、国际收支平衡以及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进行了深入探讨,这对于理解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金融活动至关重要。虽然部分章节的数学推导略显复杂,但总体而言,这本书的叙述清晰,逻辑严谨,足以引导读者逐步掌握货币金融学的核心概念和前沿理论。
评分评价四 在我个人的职业生涯中,经常需要处理与金融市场相关的风险和机遇,因此我一直渴望获得一本能够提供全面而深入的市场分析工具的书籍。这本书在这方面表现出色,它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书中对不同金融市场的风险分析,例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都进行了系统性的介绍,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策略。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资产组合管理和投资策略的部分,作者详细阐述了现代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等经典模型,并结合了实际案例来说明如何构建最优的资产组合以及如何进行风险对冲。此外,书中对金融危机历史的回顾和分析,也让我从中吸取了宝贵的教训,对理解当前金融市场可能存在的脆弱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尽管我并非金融分析师,但书中提供的许多分析框架和工具,都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经济新闻和市场动态,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这本书让我感觉自己离专业的金融分析又近了一步。
评分评价五 我是一名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金融体系的互动关系感到好奇的读者。这本书中关于国际金融的章节,让我对全球经济运行的复杂性有了前所未有的认识。作者不仅详细介绍了汇率的决定因素和不同汇率制度的优劣,还深入分析了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其对各国经济的影响。特别是关于国际金融市场在促进全球资源配置、分散投资风险方面的作用,以及其潜在的传染效应和系统性风险,都进行了细致的阐述。我对书中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等国际金融机构的角色及其在维持全球金融稳定方面的作用的介绍尤为感兴趣,这让我理解了在全球经济治理中,这些机构扮演着何等关键的地位。此外,书中对国际资本流动及其监管的讨论,也为我理解当前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挑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这本书的国际视野和宏观视角,让我对接下来的全球经济发展和金融政策制定有了更清晰的洞察。
评分评价三 作为一名对经济学理论本身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希望找到一本能够系统梳理货币金融学发展脉络的著作,而《货币金融学》(第11版)给了我这样的惊喜。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不仅仅是罗列和解释现有的理论,更是在探讨这些理论是如何一步步演变和完善的。从早期的古典经济学关于货币数量说的论述,到凯恩斯革命对总需求管理的强调,再到货币主义对通货膨胀根源的洞察,以及理性预期学派对政策无效性的质疑,这本书都进行了清晰的梳理和评述。作者在介绍不同学派的观点时,总是能够抓住其核心思想,并对其优缺点进行客观的评价。我特别欣赏书中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深入探讨,这让我理解了货币政策并非只是简单的“增发”或“减息”,而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渠道,如利率渠道、信贷渠道、资产价格渠道和汇率渠道,最终影响到实体经济。这种历史性的视角和理论辩论的呈现,让我对货币金融学这门学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帮助我建立了更为完善的经济学知识体系。
评分评价二 我一直对金融市场的微观运行机制非常感兴趣,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求知欲。它不仅仅是关于宏观货币政策的理论书籍,更是一本深入剖析金融市场微观运作原理的百科全书。在阅读过程中,我被书中对金融工具的细致描述所吸引,从最基础的股票、债券,到更为复杂的期权、期货、互换等衍生品,这本书都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包括它们的定价模型、交易机制以及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特别是关于证券市场的分析,作者深入探讨了有效市场假说及其各种形式,并结合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来验证理论。我还发现,书中对金融创新和金融科技的讨论也相当及时,这对于理解当前快速变化的金融格局非常有帮助。虽然我不是金融专业出身,但作者的语言风格相对平易近人,能够将一些复杂的概念解释得清晰易懂,即使是初学者也能从中获益匪浅。当然,为了完全掌握书中的一些量化分析方法,我还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去复习相关的数学知识,但这正是我希望从一本高质量的专业书籍中获得的挑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