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第11版)/经济科学译丛

货币金融学(第11版)/经济科学译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郑艳文... 编
图书标签:
  • 货币金融学
  • 金融学
  • 货币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
  • 经济学
  • 经济科学
  • 教材
  • 译著
  • 第11版
  • 经济科学译丛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土星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ISBN:9787300230016
商品编码:27187546387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6-09-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货币金融学(**1版)/经济科学译丛
  • 作者:(美)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译者:郑艳文//荆国勇
  • 定价:85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
  • ISBN号:9787300230016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6-09-01
  • 印刷时间:2016-09-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16开
  • 包装:平装
  • 页数:532
  • 字数:916千字

内容提要

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著的《货币金融学(第 11版)》是货币银行学领域的一本经典著作,自十几 年前引入中国以来,一直畅销不衰。此次修订,作者 除了把相关材料和数据尽可能*新到2014年之外,还 增加了“证券化和影子银行体系”的讨论和“**金 融危机后金融监管的变化”的介绍等相关章节。此外 ,还根据课程需要对一些章节进行了调整,把“金融 危机”一章调整到“银行业与金融机构的管理”、“ 金融监管的经济学分析”与“银行业:结构与竞争” 这三章之后。虽然本版较前版做了较大的改动,但依 然保留了其作为畅销货币银行学教材的基本优点,即 建立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用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帮助 学生理解金融市场结构、外汇市场、金融机构管理以 及货币政策在经济中的作用等问题。
     本书适于货币金融学课程使用,同时,作为一部 经典著作,也可供渴望了解货币金融知识的读者学习 和参考。
    

作者简介

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Frederic S.Mishkin)是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学院研究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艾尔弗雷德·勒纳教授。他还是**经济研究局的助理研究员。自1976年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以来,他曾先后执教于美国芝加哥大学、西北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他还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名誉教授。1994—1997年,他担任过美国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研究部执行副**和主任,是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助理经济学家。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货币政策及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和总体经济的影响。他先后出版了十几本书,并在《美国经济评论》、《政治经济学杂志》、《经济学季刊》、《金融杂志》、《货币经济学杂志》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余篇。

目录

第1篇 引言
第1章 为什么研究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
为什么研究金融市场
为什么研究金融机构和银行
为什么研究货币和货币政策
为什么研究**金融
我们如何研究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
结束语
总结
关键术语
思考题
应用题
数据分析题
网络练习
网络索引
第1章附录 对总产出、总收入、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率的定义
总产出与总收入
实际量与名义量的区别
物价总水平
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
第2章 金融体系概览
金融市场的功能
金融市场的结构
金融市场工具
金融市场的**化
金融中介机构的功能:间接融资
金融中介机构的类型
金融体系的监管
总结
关键术语
思考题
应用题
数据分析题
网络练习
网络索引
第3章 什么是货币
货币的含义
货币的功能
支付体系的演进
货币的计量
总结
关键术语
思考题
应用题
数据分析题
网络练习
网络索引

第2篇 金融市场
第4章 理解利率
利率的计量
利率与回报率的区别
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的区别
总结
关键术语
思考题
应用题
数据分析题
网络练习
网络索引
网络版教材附录
第5章 利率行为
资产需求的决定因素
债券市场的供给与需求
均衡利率的变动
流动性偏好理论:货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
流动性偏好理论:均衡利率的变动
货币与利率
……
第6章 利率的风险结构与期限结构
第7章 股票市场、理性预期理论与有效市场假说

第3篇 金融机构
第8章 金融结构的经济学分析
第9章 银行业与金融机构的管理
**0章 金融监管的经济学分析
**1章 银行业:结构与竞争
**2章 金融危机

第4篇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的实施
**3章 中央银行与联邦储备体系
**4章 货币供给过程
**5章 货币政策工具
**6章 货币政策操作:战略与战术

第5篇 **金融与货币政策
**7章 外汇市场
**8章 **金融体系

第6篇 货币理论
**9章 货币数量论、通货膨胀与货币需求
第20章 IS曲线
第21章 货币政策与总需求曲线
第22章 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第23章 货币政策理论
第24章 理性预期对于货币政策的意义
第25章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词汇表
译后记


理解金钱的力量:金融市场、银行体系与宏观经济的互动 这本书并非直接关于《货币金融学》(第11版)这本书本身,而是深入探讨了贯穿该领域的核心概念、原理及其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它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清晰、全面的金融图景,帮助理解货币的起源、演变及其在现代经济中的关键作用,以及金融市场和机构如何支撑起这个复杂的体系,最终影响着宏观经济的走向。 一、 货币:经济的润滑剂与价值的载体 货币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飞跃。从最初的物物交换,到贝壳、贵金属的广泛使用,再到现代法定货币的出现,货币的功能不断丰富和演进。本书将详细剖析货币的核心职能: 交易媒介: 货币极大地降低了交易成本,克服了“双重需求巧合”的难题,使得商品和服务的交换变得高效便捷。我们将探讨不同形式的货币(商品货币、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在扮演这一角色时的优劣势。 计价单位: 货币为所有商品和服务提供了一个统一的价值衡量尺度,使得比较和计算成为可能。没有统一的计价单位,经济活动将陷入混乱。 价值储藏: 货币能够将购买力从现在转移到未来,允许人们储蓄并用于未来的消费或投资。然而,货币作为价值储藏手段的功能会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这一点将在后续章节中深入探讨。 延期支付标准: 货币是借贷合同中最常见的支付单位,使得信贷的产生和发展成为可能。 理解货币的这些基本功能,是理解整个金融体系运作的基础。我们将追溯货币的历史演进,分析不同历史时期货币形式的变化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并审视现代社会中电子货币、数字货币等新形式的出现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二、 金融市场:资金的配置与风险的转移 金融市场是现代经济的“神经系统”,它连接着资金的供给方(储蓄者)和需求方(投资者和借款者),实现了资金的高效配置。本书将深入剖析不同类型的金融市场及其运作机制: 货币市场: 专注于短期、高流动性金融工具的交易,如国库券、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等。货币市场在调节短期资金供求、维持金融稳定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将探讨其参与者、主要工具以及它如何影响短期利率。 资本市场: 专注于中长期金融工具的交易,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 股票市场: 允许企业通过发行股票筹集长期资金,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分享企业成长收益的机会。我们将深入了解股票的种类、股票市场的结构(交易所、场外交易)、股票价格的决定因素以及股票市场的效率。 债券市场: 允许政府和企业通过发行债券筹集资金,为投资者提供固定收益。我们将分析不同类型的债券(国债、公司债、市政债)、债券的价格与收益率之间的关系、信用风险以及利率风险。 外汇市场: 国际间货币兑换的场所,是全球贸易和投资的重要基础。我们将探讨汇率的决定因素(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经济基本面等)、汇率制度(固定汇率、浮动汇率)以及外汇市场在稳定全球经济中的作用。 衍生品市场: 交易标的物为其他金融工具(如股票、债券、商品、利率)的合约,主要用于风险管理和投机。我们将介绍期货、期权、互换等主要衍生品工具,分析它们如何帮助企业和个人规避风险,以及过度投机可能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本书将强调金融市场在资源配置、风险分散和价格发现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会警示其内在的波动性和潜在的风险。 三、 金融机构:资金的汇聚与信用的创造 金融机构是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和支撑者,它们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发行证券等方式,将分散的资金汇聚起来,并转化为生产性投资。本书将重点分析以下几类金融机构: 银行体系: 银行是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 商业银行: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并在此过程中通过“存款货币创造”机制扩大货币供应量。我们将详细解析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理解其盈利模式,并重点分析存款准备金制度、贷款风险管理以及银行监管的重要性。 中央银行: 作为国家金融体系的最高管理机构,中央银行负责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管理货币供应,维持金融稳定,并充当最后贷款人。我们将深入研究中央银行的组织结构、主要职能,特别是其如何运用公开市场操作、调整再贴现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来影响利率和货币供应,从而调控宏观经济。 非银行金融机构: 包括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租赁公司等。这些机构在金融市场上扮演着多样化的角色,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如证券承销与交易、风险管理、资产管理、融资租赁等。我们将分析这些机构的特点、功能及其在整体金融体系中的地位。 理解金融机构的功能,特别是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过程,对于理解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以及通货膨胀的成因至关重要。 四、 宏观经济中的货币与金融:政策的传导与经济的稳定 货币和金融体系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宏观经济活动紧密相连,相互影响。本书将重点分析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如何作用于经济,以及金融稳定在宏观经济健康发展中的关键地位。 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通货膨胀、产出和就业。我们将深入研究货币政策的目标(价格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传导机制(利率渠道、信贷渠道、资产价格渠道、汇率渠道)以及不同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我们将分析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在不同经济环境下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效果。 通货膨胀: 货币的过度发行或经济总需求的过快增长往往导致物价普遍上涨,即通货膨胀。我们将探讨通货膨胀的成因(需求拉动型、成本推动型、结构性)、度量方法(CPI、PPI)以及其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侵蚀购买力、扭曲价格信号、增加不确定性)。我们将研究中央银行如何通过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以及财政政策在控制通货膨胀中的作用。 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 金融市场的内在波动性和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不当可能引发金融危机,对宏观经济造成严重冲击。我们将分析金融危机的成因(资产泡沫、过度杠杆、信息不对称、监管失灵等)、传导机制以及应对策略。我们将回顾历史上一些著名的金融危机,并从中吸取教训,强调加强金融监管、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性。 国际金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金融活动日益频繁。我们将探讨国际收支、汇率制度、国际货币体系以及国际金融机构(如IMF、世界银行)在稳定全球经济中的作用。 本书的最终目标是让读者能够理解货币、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以及宏观经济政策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通过深入剖析这些核心概念,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当今世界经济运行的逻辑,洞察金融市场的动向,并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影响有更深刻的认识。理解金钱的力量,理解金融体系的运作,是把握经济发展脉搏,做出明智的经济决策的关键。

用户评价

评分

评价一 作为一本经典著作,《货币金融学》(第11版)无疑是金融领域从业者和研究者不可或缺的参考书。虽然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能够深入理解宏观经济调控中的货币政策是如何运作的,但实际阅读过程中,我发现它所涵盖的知识点远超我的初始预期。从基础的货币理论,比如货币的定义、起源、职能,到复杂的金融市场结构,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以及衍生品市场,这本书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作者在解释货币政策工具时,不仅仅是列举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和再贴现率等,还深入剖析了这些工具的内在逻辑、作用机制以及它们在不同经济环境下的实际效果。此外,对于金融机构的分类、风险管理以及监管框架的介绍也十分细致,这让我对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等各类机构的功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关于国际金融部分的内容,对汇率决定理论、国际收支平衡以及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进行了深入探讨,这对于理解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金融活动至关重要。虽然部分章节的数学推导略显复杂,但总体而言,这本书的叙述清晰,逻辑严谨,足以引导读者逐步掌握货币金融学的核心概念和前沿理论。

评分

评价四 在我个人的职业生涯中,经常需要处理与金融市场相关的风险和机遇,因此我一直渴望获得一本能够提供全面而深入的市场分析工具的书籍。这本书在这方面表现出色,它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书中对不同金融市场的风险分析,例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都进行了系统性的介绍,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策略。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资产组合管理和投资策略的部分,作者详细阐述了现代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等经典模型,并结合了实际案例来说明如何构建最优的资产组合以及如何进行风险对冲。此外,书中对金融危机历史的回顾和分析,也让我从中吸取了宝贵的教训,对理解当前金融市场可能存在的脆弱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尽管我并非金融分析师,但书中提供的许多分析框架和工具,都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经济新闻和市场动态,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这本书让我感觉自己离专业的金融分析又近了一步。

评分

评价五 我是一名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金融体系的互动关系感到好奇的读者。这本书中关于国际金融的章节,让我对全球经济运行的复杂性有了前所未有的认识。作者不仅详细介绍了汇率的决定因素和不同汇率制度的优劣,还深入分析了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其对各国经济的影响。特别是关于国际金融市场在促进全球资源配置、分散投资风险方面的作用,以及其潜在的传染效应和系统性风险,都进行了细致的阐述。我对书中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等国际金融机构的角色及其在维持全球金融稳定方面的作用的介绍尤为感兴趣,这让我理解了在全球经济治理中,这些机构扮演着何等关键的地位。此外,书中对国际资本流动及其监管的讨论,也为我理解当前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挑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这本书的国际视野和宏观视角,让我对接下来的全球经济发展和金融政策制定有了更清晰的洞察。

评分

评价三 作为一名对经济学理论本身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希望找到一本能够系统梳理货币金融学发展脉络的著作,而《货币金融学》(第11版)给了我这样的惊喜。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不仅仅是罗列和解释现有的理论,更是在探讨这些理论是如何一步步演变和完善的。从早期的古典经济学关于货币数量说的论述,到凯恩斯革命对总需求管理的强调,再到货币主义对通货膨胀根源的洞察,以及理性预期学派对政策无效性的质疑,这本书都进行了清晰的梳理和评述。作者在介绍不同学派的观点时,总是能够抓住其核心思想,并对其优缺点进行客观的评价。我特别欣赏书中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深入探讨,这让我理解了货币政策并非只是简单的“增发”或“减息”,而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渠道,如利率渠道、信贷渠道、资产价格渠道和汇率渠道,最终影响到实体经济。这种历史性的视角和理论辩论的呈现,让我对货币金融学这门学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帮助我建立了更为完善的经济学知识体系。

评分

评价二 我一直对金融市场的微观运行机制非常感兴趣,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求知欲。它不仅仅是关于宏观货币政策的理论书籍,更是一本深入剖析金融市场微观运作原理的百科全书。在阅读过程中,我被书中对金融工具的细致描述所吸引,从最基础的股票、债券,到更为复杂的期权、期货、互换等衍生品,这本书都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包括它们的定价模型、交易机制以及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特别是关于证券市场的分析,作者深入探讨了有效市场假说及其各种形式,并结合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来验证理论。我还发现,书中对金融创新和金融科技的讨论也相当及时,这对于理解当前快速变化的金融格局非常有帮助。虽然我不是金融专业出身,但作者的语言风格相对平易近人,能够将一些复杂的概念解释得清晰易懂,即使是初学者也能从中获益匪浅。当然,为了完全掌握书中的一些量化分析方法,我还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去复习相关的数学知识,但这正是我希望从一本高质量的专业书籍中获得的挑战。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