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为日本著名学者、前日本道教学会会长三浦国雄教授首部中文著作。该书集结了作者从事道教研究以来的精华之作,并在原作基础上再次寻求突破,寻常问题处寻不常。本书分为四部:第一部,探讨道教与儒教的交流;第二部,关于《北斗经》《悟真篇》《玉枢经》等道教经典的专题研究;第三部,关于“炼丹法”“睡功法”“周天法”等功法的专题研究;第四部,从新的角度来探讨风水地理说及洞窟观念(洞天福地说)、不老不死的欲求。尽管在被道教文化深深吸引后并投入了大量精力从事道教研究,但是三浦先生像本书第一部那样仍注重留意儒教中的道教要素与两者之间的交流,并且在分析《桃花源记》与《梦游桃源图》创作背景等处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道教中的老翁与婴儿——时间的溯流
评分##体例很神奇的一本,学术论文和普及型文章都收录其中…三浦国雄先生在成为道教研究者之前,是以朱子学研究闻名的,不过贯穿朱子学和道教的宇宙论基轴便是“气”吧。其中讨论理学和道教、洞天等文都是富有启发且具有开创意义的文章。
评分##握固
评分##梳理了不少道教知识,相关问题的讨论有些松散,深度略显不足。
评分佩服作者为使研究本身更为真实和自然而将自己置于所研究事物的情理中的体验精神,这样浪漫的研究态度,本身就是一种超越于学术之上的难得情怀。当然,很多学者也是如此,在各自的研究之路上跋山涉水,乐不顾返。
评分##道教的天之信仰,宜观刘屹博论;道教的洞天学说,可参路旻博论。即使不论桃源洞窟观与老翁婴儿论的学术影响,单凭宋代道教史研究亦能独步学林。张载、朱熹与道教的关系,《悟真篇》思想内涵的解析,陈抟睡功的来龙去脉,虽大多浅尝辄止,但至今犹有启迪。
评分##「以前有个日本学者对这篇论文写过书评,他认为这篇论文是游记,而非论文」
评分##作者研究的角度都很细致入微,以前一些都没注意的地方都指出,如『洞天福地』的相通,可能与『地脉』或者「龙脉」的风水地理有关。由上清派道士完善的洞天说,在《真诰》中就有关于墓与风水的关联,玄室成为现实与仙界、现实与冥界的媒介(参看卷四稽神枢)。另外在分析两洞庭(湖南洞庭湖,江苏洞庭山)之间的关係论述也很详细。另外,这本书的翻译读阅读较顺畅,不错。
评分##这书比较有意思。尤其是最后一部,从另外的角度探讨洞天福地说、以及那种不老不死的欲求。而第一部剖析、介绍将儒、道交流也有新意,作者以自己独到见解介绍《桃花源记》与《梦游桃源图》,比较有意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