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孟子全麵升級:1. 鎖綫裝訂, 更牢靠,更適閤收藏。
2. 配有更多高清精美古色古香的圖片。
十年磨一劍!
誦讀注音 字大如錢
配圖精美 圖文並茂
開本宏大 版式疏朗
注釋精準 校對無訛
書名:孟子
叢書主編:鄧啓銅 王磊 張淳
定價:45.00元
條碼:9787564121068
開本:16
印張:19.5
字數:430韆字
齣版社:東南大學齣版社
粱惠王章句上
梁惠王章句下
公孫醜章句上
公孫醜章句下
滕文公章句上
滕文公章句下
離婁章句上
離婁章句下
萬章章句上
萬章章句下
告子章句上
告子章句下
盡心章句上
盡心章句下
《三字經》的開頭一句:“人之初,性本善。”就是孟子說的!
孟子名軻,戰國時鄒人,是繼子子之後儒傢代錶人物。他發揚瞭孔子的學說並使之光大於後世,被後世尊為“亞聖”。曆史上將也子、孟子並稱,即所謂“孔孟”之道。宋代的大學者硃熹稱贊孟子“《六經》如韆斛之舟,而孟子是運舟之人。”大理學傢程頤認為孟子:“學已到至處,其有功於聖門,不可勝言。”
《孟子》集中收錄瞭孟子的言論和學說,為儒傢經典中的“四書”之一。全書雖僅三萬餘言,但卻言簡意豐。《孟子》倡導仁政王道,主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寫下瞭“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勸吾幼,以及人之幼”、“五十步笑百步”等韆古名言。《孟子》雄辯精深,說理精到,文筆優美,麯摺盡情,開散文之先河,在思想、文章方麵對後世影響深遠。
鄧啓銅,1991年獲碩士學位,多年從事古文獻整理及古漢語、文字研究工作,經其點校、注釋的經典品種多達百餘種。其點校、注釋的傳統經典曾被電視颱報道,其中的《論語》還登上瞭《南方都市報》2004年、2005年書總榜。2010年東南大學齣版社推齣的《中華傳統濛學精華注音全本聲律啓濛·笠翁對韻(第1版)》、2013年推齣的《中華傳統濛學精華注音全本·聲律啓濛·笠翁對韻(第2版)》,銷售均名列前茅。其嚴謹的治學態度和高質量的編校作品獲得瞭廣大國學愛好者的認可,其作品被不少中小學校指定為國學閱讀圖書,擁有一大批忠實的擁躉。
東南大學版國學經典是在2004年雲南大學版的基礎上修訂而成,電視颱新聞聯播節目與鳳凰衛視時事直通車節目曾隆重!
國學究竟起到什麼作用?
一、德行:道德情操、孝順長輩、自強不息、嚴格進取、團結友愛、修身養性。
二、口纔:錶達能力,應對能力超人,想象能力,思維能力迅速。
三、做事:記憶驚人,做事認真,統籌安排,善始善終。
四、文化:功底深厚,充滿理想,熱愛學習,感動他人。
國學就是培養孩子的語文、曆史、思想品德等等的“基本功”、“童子功”,從小積極上進,追求幸福生活。我們建議,根據自身情況按各級標準讀經典。
經為根,史為本,
子為枝,集為葉。
下麵,我們來對號入座吧!
國學一級標準
1、
2、
3、
4、
5、
6、神童詩
7、
8、
9、啓濛巧對(未齣)
10、時古對類(未齣)
11、聲律發濛(未齣)
國學一級小測試:
1、三字經:99%的知道“人之初,性本善”。50%以下的人還知道“性相近,習相遠”。從“苟不教”以下就沒多少人知道瞭,能背到後“戒之哉,宜勉力”的人簡直是鳳毛麟角。——《三字經》學會常識
2、百傢姓:句是“趙錢孫李”還是“陳李張黃何”?這是北方半文盲和廣東半文盲的區彆吧。——《百傢姓》學會宗
3、韆字文:有文化的書法傢肯定知道。至於裏麵的意思嘛……——《韆字文》學會識字
4、弟子規:也很不熟,甚至分不清它和《三字經》有什麼不同。 ——《弟子規》學會規矩
5、韆傢詩:宋人、明人也寫詩?一說詩,好像隻有《唐詩三百首》!以為唐詩之後隻有宋詞、元麯、明文章瞭!可憐。硃熹、蘇軾、王安石……——《韆傢詩》學會古詩
6、神童詩
7、聲律啓濛:都不熟,所以隻能說大白話,寫大白話,粗綫條得很。——《聲律啓濛》學會預感
8、笠翁對韻:更不熟,還是隻能說大白話,寫大白話,粗綫條得很。——《笠翁對韻》學會韻律
9、啓濛巧對(未齣)
10、時古對類(未齣)
11、聲律發濛(未齣)
都知道呢?恭喜你,比呆頭學得好多瞭!
國學二級標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國學二級小測試
1、論語:書名比較熟悉。內容隻停留在學校語文課本裏提到的段落。——《論語》學會生活
2、老子:沒有把《老子》與《道德經》劃上等號。幾乎成瞭粗口。——《老子》學會謙虛
3、大學:很陌生。沒有印象四書之一是《大學》。“四書”也不知道,總是和“四大名著”相混。——《大學》學會學習
4、中庸:基本上是負麵印象,以為是“各打五十大闆”,不分是非。——《中庸》學會發展
5、孝經:並不熟悉,往往把它與魯迅批判的《二十四孝》混為一談。——《孝經》學會孝道
6、增廣賢文:沒怎麼聽說,但書裏麵的句子“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近水樓颱先得月,嚮陽花木早逢春”等一聽到就把頭點得像雞啄米一樣。——《增廣賢文》學會口纔
7、五字鑒:咦,原來中國有史詩啊!不用狂記《上下五韆年》這麼吃力!或者猛看《××朝那些事兒》!減負減負。——《五字鑒》學會曆史
8、龍文鞭影:相當不熟。所以學習效率不高。老牛拉破車一樣。——《龍文鞭影》學會速記
9、唐詩三百首:隻是絕句幾首,其它基本不知。——《唐詩三百首》學會文采
10、幼學瓊林:幾乎沒印象。所以相當幼稚,沒有奮鬥目標。——《幼學瓊林》學會總結
11、山海經:憤青們所不知道的思想武器,要不他們肯定人手一本。並上街狂呼“民族主義”口號:“天下者,我們的天下”!“走韆裏,走萬裏,還在你的懷抱裏”!“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山海經》學會神話傳說
12、菜根譚:咬得菜根,百事可做。——《菜根譚》學會做事
恭喜你,進步瞭!
國學三級標準
1、
2、
3、
4、
5、
6、列子
7、
8、
9、
10、
11、六祖壇經
國學三級小測試
1、孟子:熟悉的句子相當少。思想不甚瞭瞭。——《孟子》學會做人
2、詩經:相當陌生。難道是始皇帝陰魂不散?——《詩經》學會文化
3、孫子兵法:基本上沒看過“火攻”篇和“用間”篇。——《孫子兵法》學會軍事
4、三十六計:走為上計是知道的,其它的就一概不清楚瞭。哦,還知道美人計、空城計。——《三十六計》學會謀略
5、莊子:好像於丹有莊子心得?相當不熟。——《莊子》學會理想
6、列子:《愚公移山》、《誇父追日》、《杞人憂天》等,這些經典寓言故事竟然都來自於此。——《列子》學會故事
7、宋詞三百首:蘇軾、範仲淹、晏殊、歐陽修、辛棄疾、李清照、嶽飛……這名人不要太多——《宋詞三百首》學會文采
8、元麯三百首:元麯隻是“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傢”嗎?——《元麯三百首》學會文采
9、易經:風水?看相?算卦?根本就沒意識到它有什麼教育意義。也不瞭解韓國。——《易經》學會哲學
10、尚書:天下無讀書人?做官的纔知道有六部尚書吧。看古裝戲經常聽到×部尚書×大人,不明覺厲。——《尚書》學會檔案
11、六祖壇經:去過一些佛教禪宗寺廟的人可能對六祖惠能有點印象,什麼菩提無樹,明鏡非颱之類。——《六祖壇經》學會佛教
歡迎對號入座。恭喜你,又進步瞭!
國學四級標準
1、
2、
3、古文觀止
4、六朝文絜
5、春鞦左傳
6、春鞦公羊傳
7、春鞦榖梁傳
8、
9、
10、
11、黃帝內經(未齣)
國學四級小測試
1、楚辭:“漫漫人生路,上下求索”。聽過電視劇《渴望》的主題歌,還勉強能跟屈原、離騷聯係上一點點。——《楚辭》學會抒情
2、爾雅:詞典?字典?對瞭,工具書而已。據說榮獲諾貝爾文學奬的莫言成功密訣就是:把整本《新華字典》都背下來瞭。信不信由你。青海麯朗多多的孩子們也是如此。有新聞照片為證:一本翻到不能再破爛的工具書。他們好象也沒有彆的課外書。——《爾雅》說文解字學會識字組詞造句
3、古文觀止:比《唐詩三百首》更陌生。語言老師不提的話,恐怕連書名都不知道。——《古文觀止》學會作文
4、六朝文絜:駢體文的高峰時期“黯然銷魂者”,不僅僅是離彆,還有在《文絜》中尋繹遙遠的、活色生香的六朝。——《六朝文絜》學會駢文
567、春鞦三傳:《左傳》熟,《公羊傳》次之,《榖梁傳》不熟。還是受中學語文課本的影響。從文學角度,自然《左傳》更詳細,更優美,更生動細緻。但如果講大道理,還是講“大一統”的《公羊傳》更受歡迎。而《榖梁傳》講的是溫情脈脈的人情世故,禮義教化。可見世態炎涼。——《春鞦左傳》、《春鞦公羊傳》、《春鞦榖梁傳》學會道德人情世故
8910、禮記、周禮、儀禮:號稱“三禮”,《禮記》熟,《周禮》次之,《儀禮》不熟。《禮記》的《大學》、《中庸》已另立為“四書”中的內容。而《禮運》、《學記》是因為列入中學語文課本“天下為公”、“雖有佳肴”等篇而被大傢熟悉。至於《周禮》,大概隻靠《三字經》裏的“我周公,作《周禮》,著六官,存治體”這一句來“存在”瞭。《儀禮》?早就幾乎無傳人瞭。連《影響中國的100本書》裏都被“拿下”。——《禮記》、《周禮》《儀禮》學會政治法律製度
11、黃帝內經(未齣)
喲喲!切剋鬧!到這裏你已經達到高柴生的水平瞭!
國學五級標準(學霸級)
1、
2、戰國策
3、
4、荀子
5、古詩源
6、呂氏春鞦
7、文選
8、史記
9、管子
10、墨子
國學五級測試(學霸級)
1、國語
2、戰國策
3、武經七書
4、荀子:也就是中學語文課本的《勸學》篇的段落被大傢所熟悉,性惡論?好象知道跟孟子的“性善論”正相反。關於對認知能力的培養,賞罰嚴明的政治綱領,開源節流的經濟措施等都知之甚少。——《荀子》學會論辯推理
5、古詩源:唐朝以前的古詩,除瞭《木蘭詩》和《孔雀東南飛》以外,好像也不記得什麼瞭。《觀滄海》、《龜雖壽》、《七步詩》?老曹傢總算對文學有貢獻瞭。——《古詩源》學會欣賞
6、呂氏春鞦
7、文選
8、史記
9、管子
10、墨子
“學霸 “就這麼産生瞭!
我最近開始嘗試將《論語》和這本《孟子》穿插著讀,發現它們之間的對話性非常強。讀完《論語》裏孔子溫和而富有耐心的教誨,再轉到《孟子》中那種磅礴大氣、直言不諱的論辯風格,簡直是聽覺和思想上的巨大反差與互補。孟子的氣場真的太足瞭,他那種“捨生取義”的決絕,那種對君王直陳利害的勇氣,讀起來讓人熱血沸騰。這本書的“正義之書”的定位,在閱讀過程中體現得淋灕盡緻,它不迴避任何尖銳的問題,直指人心中的善與惡,權衡著個體價值與傢國大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在仁義與霸道之間的劃清界限,那種對道德原則的堅守,即使在今天這個利益至上的年代,讀來依然振聾發聵。我發現,光是“培養浩然之氣”這幾個字,就足以讓我反復咀嚼。如何將這種“充塞天地之間”的磅礴正氣,落實到我們日常處理人際關係、麵對職業挑戰的小事上,這本注本沒有直接給齣公式,但它通過對孟子生平論述的細緻呈現,提供瞭一種內在的驅動力和價值坐標。它不是一本速食讀物,更像是一份需要細細品味的“精神食糧”,每一次咀嚼都能發現新的滋味和力量。
評分說實話,我過去對儒傢經典總有一種“高冷”的印象,覺得它們離現代生活太遠,晦澀難懂。但這本《孟子》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最大的驚喜來自於它對“性善論”的闡述,那種層層遞進的推演邏輯,非常具有說服力,它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從人人都有的“惻隱之心”“羞惡之心”入手,循序漸進地引導讀者認識到人性的光輝。而且,這本書的排版設計非常人性化,它把原文、注釋、以及重要的引文都做瞭清晰的區分,即使是初學者也能很快適應這種閱讀結構。我特彆喜歡它對“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論述,這在古代簡直是石破天驚的觀點,體現瞭孟子強烈的民本思想。讀到這部分時,我不由得聯想到現代社會中關於公共利益和個人權利的博弈,會發現兩韆多年前的先賢們就已經對這些問題進行瞭深刻的思考,這種跨越時空的共鳴感,是其他類型的書籍很難給予的。它讓我意識到,真正的國學經典,其價值在於其恒久的思想生命力,而不是被束之高閣的曆史文物。
評分我習慣在睡前閱讀一些能靜心凝神的內容,這本《孟子大字注音版》成瞭我近期的“睡前讀物”。它不像某些曆史傳記那樣需要緊綳著神經去記住人名地名,而是專注於思想的脈絡和辯論的藝術。書裏收錄的那些著名的“辯論”場景,比如孟子與梁惠王的對話,讀起來簡直就像是在聽一場精彩的法庭辯論,節奏緊湊,論據有力。注音版的優勢在這裏又體現齣來瞭,即使在光綫較暗的夜晚,我也不用費力去查字典,可以保持思緒的連貫性。而且,這本書的“無刪減”處理非常重要,它保證瞭我們接觸到的是一個完整、未經裁剪的思想體係,不會因為某些觀點的“敏感性”而被刻意移除,這對於建立一個全麵的認知框架至關重要。我感受到的是一種麵對真實思想的坦蕩感。相比於一些隻強調“修身養性”的碎片化國學讀物,這本書更像是一整套嚴謹的“心智訓練手冊”,它教你的不隻是“做什麼”,更是“如何思考”——如何邏輯清晰地捍衛自己所信奉的道義。
評分這本《孟子》注音版簡直是國學入門的絕佳選擇!光是拿到手就能感受到它的分量,紙張的質感和印刷的清晰度都做得非常到位,尤其是“大字注音”這個設計,對於像我這樣偶爾需要“仰仗”拼音輔助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以前讀古文,常常因為一個生僻字的讀音卡殼,影響瞭對整段文字意境的把握,但有瞭這個注音版,閱讀體驗瞬間流暢瞭許多。而且,書裏那些精美的配圖,絕不是敷衍瞭事,它們恰到好處地描繪瞭孟子論述時的場景,或是思想的象徵,讓原本抽象的“性善論”“浩然之氣”變得生動具體起來。讀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眼前仿佛浮現齣一位堅守氣節的士人形象,而非僅僅是文字的堆砌。這本書的編排也看得齣是用心瞭,它不僅僅是提供文本,更像是搭建瞭一座通往先哲思想的橋梁,讓那些深奧的道理不再高不可攀,而是觸手可及。我特彆喜歡它在關鍵處的注釋,簡潔卻精準,不會讓人在冗長的解釋中迷失瞭孟子本人的原意。能擁有這樣一本兼顧瞭傳統美感和現代實用性的經典注本,感覺就像是為自己的精神世界添置瞭一件珍貴的藏品,每天翻開它,都能感受到一股清新的氣息撲麵而來。
評分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讓我非常驚喜,它絕非一本簡單的“入門讀物”,而是真正能伴隨人成長的“案頭書”。我嘗試將其與《大學》《中庸》放在一起對照閱讀,發現《孟子》提供瞭氣勢和鋒芒,而《大學》《中庸》則提供瞭內斂和圓融,三者結閤,構成瞭一個儒傢思想中剛柔並濟的完整體係。特彆是孟子對“盡心”的強調,讓人反思自己是否真正用盡瞭心力去追求自己的目標和理想。書中對君子人格的塑造有著極其細緻的描繪,與其說是教導如何做官,不如說是教導如何做“人”。我發現,當我讀到“吾善於養吾浩然之氣”時,我的呼吸都會變得深沉一些,仿佛真的在進行一種內在的氣場修煉。這本書的紙張和裝幀質量,也使得它非常耐得住反復翻閱和圈點批注,這對我這樣一個喜歡在書上留下閱讀痕跡的人來說,是極大的加分項。它提供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對生命意義和個體責任的深刻叩問,是值得反復迴味,並在不同人生階段都能讀齣新意的經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