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代替GB 50016-2006和GB 50045-95

GB 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代替GB 50016-2006和GB 50045-95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建筑设计
  • 防火规范
  • GB50016
  • 建筑工程
  • 消防安全
  • 建筑标准
  • 规范标准
  • 建筑法规
  • 建筑技术
  • 安全规范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苑春风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ISBN:GB500162014
商品编码:28273615604
丛书名: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出版时间:2015-03-01

具体描述



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定价 149.00
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15年3月
开本 32
作者 本社
装帧 平装
页数 446
字数 345000
ISBN编码 158024257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14) 替代标准的研读与应用导论 本书简介 本书旨在为建筑设计、施工、消防验收及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提供一份深入、系统的学习资料,专门聚焦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 的核心内容、技术要点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本书的编写严格遵循 2014 年版本的全部技术规定,完全不涵盖或引用被其替代的旧版本标准(如 GB 50016-2006 和 GB 50045-95)中的任何具体技术条款或旧版图示。本书的全部论述和解析均基于现行有效的 GB 50016-2014 标准文本的最新要求。 本书结构与核心内容 本书内容按照国家标准 GB 50016-2014 的章节结构进行深度剖析,力求清晰阐释新规范在建筑防火设计理念上的转变与关键指标的调整。 第一部分:总则与术语的精确理解 本部分详尽解读了 2014 年规范的总则性要求,特别是关于建筑工程防火设计的基本原则、适用范围的界定,以及在工程中必须遵守的最低防火安全标准。重点剖析了标准中对“建筑高度”、“耐火极限”、“安全疏散距离”、“防火分区”等核心概念的最新定义,确保读者能够准确理解规范语言背后的工程含义。 第二部分:建筑分类与防火设计参数的确定 这是全书的基石。我们将依据 GB 50016-2014 的最新规定,系统梳理工业、民用建筑的分类体系,包括对建筑高度、层数、使用性质的严格划分。随后,本书将详细讲解如何根据确定的建筑类别,查找并应用规范中规定的建筑高度、层数、防火等级、耐火等级、防火分区和单元的划分标准。对不同类别建筑(如高度超过 100 米的超高层建筑)的特殊防火设计要求进行了专题解析。 第三部分:安全疏散设计(人流安全保障) 本部分完全依据 2014 年版本对人员疏散的要求展开。内容涵盖: 1. 疏散出口与疏散门的设置: 明确不同使用性质和使用人数的场所对安全出口数量、净宽度、开启方向的具体要求。 2. 走道与楼梯间的防火设计: 详细阐述楼梯间、疏散走道的防火分区、耐火极限、净宽度及加压送风系统的设计参数。特别关注了关于防火电梯的设置条件和技术要求。 3. 疏散距离的计算与控制: 提供了多种建筑平面布局下,从最远点到达安全区域或安全出口的实际距离控制方法,以及针对不同情况(如“防烟分区”)的距离限制。 第四部分:防火结构与耐火极限 本部分深入探讨了建筑承重结构和围护结构的防火性能要求。 1. 耐火极限的确定: 依据建筑的防火等级和所在部位(梁、柱、楼板、墙等),明确规定了所需的最低耐火极限数值。 2. 构件的保护措施: 阐述了非耐火保护构件(如钢结构)必须采取的防火保护措施(如涂层、包敷)的厚度与材料要求。 3. 防火分隔的构造: 详细解析了防火墙、防火隔墙、防火卷帘的设置位置、构造要求及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延伸要求,确保有效阻止火灾的横向和纵向蔓延。 第五部分:室内外装修、屋面及隔热防火 本部分关注建筑表皮和内部装饰材料的防火性能。 1. 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分级: 严格依据 2014 年规范的 A、B1、B2、B3 级标准,结合不同场所(如地下室、会议室、疏散走道)对材料的限制要求,提供选择指南。 2. 屋面防火: 解析了屋面结构、保温层的防火性能要求,特别是对采用易燃材料作为保温层的建筑的防火隔离带设置规定。 第六部分:消防设施的配置与联动 本部分聚焦于主动和被动防火技术的集成应用,全部基于 2014 年规范对消防系统配置的指导性意见: 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探测与报警): 阐述了探测器的选型、布置原则以及报警区域的划分。 2. 自动灭火系统: 详细说明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在不同危险等级场所的设置条件、保护面积和喷水强度计算方法。 3. 防烟排烟系统: 重点解析了机械防排烟系统的设计参数,包括所需排烟量、补风量的计算,以及防烟分区与加压送风系统的匹配设计。 4. 消防给水与消火栓系统: 明确了室内外消火栓的间距、设置高度、水压和流量要求,以及消防水池的设计规范。 第七部分:特殊建筑与特殊部位的防火设计 本书专门辟出章节,处理规范中对特定复杂工程的单列要求,包括: 地下工程的防火设计: 针对地下室的防火分区、疏散、防排烟和设备用房的特殊隔离要求。 洁净厂房和高风险场所的防护: 针对爆炸危险环境和特殊工艺场所的防火间距和泄爆措施。 甲、乙类储存和生产场所的防火间距: 严格按照 2014 年标准,指导确定建筑物之间、建筑物与储罐、重要设施之间的最小防火安全距离。 本书特色 本书的编写特色在于其纯粹性与实操性。它是一本“面向未来”的工具书,所有技术依据均指向 GB 50016-2014 的最新文本。我们避免了对旧规范条文的对比和引用,旨在帮助读者立即、准确地掌握并应用当前国家标准对建筑防火设计的最新要求,避免在实际工程中因混用旧标准条款而导致的质量问题和验收障碍。通过大量的图例解析和工程案例分析(均基于 2014 版标准的要求),确保读者能够将抽象的规范条文转化为具体的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一份“升级包”。我一直对建筑的安全性能非常关注,尤其是在消防这块,总觉得过去的一些规定不够细致,或者存在一些模棱两可的地方,容易在实际操作中产生困惑。而新版规范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种状况,让我在思考建筑安全时,有了更坚实的基础。 我个人非常赞赏新规范在火灾危险性分析方面的深化。它不再是简单地根据建筑的高度和使用功能来判定,而是更加强调了对建筑内部物品、工艺流程、以及潜在火源的全面评估。这让我在设计初期就能更准确地把握火灾风险点,从而在建筑的布局、材料的选择、以及消防设施的配置上,做到“对症下药”,更有效地预防火灾的发生。 而且,新规范在疏散设计方面,也显得更加科学和人性化。它不仅仅是要求疏散出口的数量和宽度,更深入地考虑到了疏散时间和疏散路径的合理性。例如,对于一些大型公共建筑,新规范提出了更详细的疏散计算方法,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将所有人员安全疏散到室外。这对于保障人民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新规范在防烟排烟系统设计上的更新。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高层、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防排烟系统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新规范在这一方面给出了更明确的技术要求,包括排烟口、排烟井的设计,以及风机的选型和控制方式,都更加详细和具体,这为我们设计出高效的排烟系统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总的来说,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修订,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更新。它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建筑消防安全的重视,也为建筑行业的从业者提供了一份极为宝贵的指导。我非常期待这部规范能够在未来的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为建设更安全、更可靠的建筑做出贡献。

评分

拿到这本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时候,我第一感觉就是“终于更新了!”作为一个在设计院工作多年的建筑设计师,我深切体会到规范更新的重要性。过去的规范,有些条文确实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特别是在一些新兴建筑类型和新技术应用方面,总是感觉力不从心。新版的颁布,无疑为我们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我最喜欢的一点是,新规范在消防设计的一些基础性原则上,做了更加深入的阐释和细化。比如,对于火灾危险性等级的划分,新规范不仅考虑了建筑的体量和使用功能,还引入了一些新的判定因素,使得分类更加科学合理。这直接影响到后续的防火间距、疏散距离等关键设计参数,确保了设计的准确性。 另外,新规范在自动消防设施的配置方面,也显得更加智能化和系统化。它不再仅仅是简单地列出需要配备的设施,而是更加强调了各类设施之间的联动性和协同性。例如,在火灾报警系统与排烟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之间的联动关系,新规范给出了更明确的设计思路和技术要求,这使得我们的消防系统能够更有效地发挥作用,提升整体的灭火救援效率。 我还要特别提到的是,新规范在一些细节处理上,显得更加人性化。比如,在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上,不仅要求清晰可见,还考虑到了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可视性,以及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的疏散需求。这些微小的改动,却能极大地提升火灾发生时的逃生成功率,体现了设计者对生命的尊重。 总而言之,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是一本非常扎实、也非常实用的技术文件。它不仅内容全面,条文清晰,而且紧跟时代步伐,充分考虑了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技术进步。作为一名设计师,我感到非常振奋,有了这部规范,我的设计工作将更加顺畅,也更加安心。

评分

这本《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对我这个在建筑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技术人员来说,简直就是一份“及时雨”。之前,我经常感到手头上的规范版本有些陈旧,很多新的建筑材料、新的技术应用,在旧规范里找不到明确的指导,这让我总在执行中有些不安。新版的出现,弥补了这些空白,让我在面对日新月异的建筑行业时,能够更有底气。 我特别注意到,新规范在疏散通道的设置上,有了更加细致的考量。以前,我们更多的是关注通道的宽度是否符合基本要求,而现在,新规范更深入地考虑了人员流量、疏散时间和心理因素,对疏散出口的数量、位置以及相邻疏散通道之间的距离都有了更为精细化的规定。这对于我们设计高层、超高层建筑,或者人员密集场所的建筑来说,简直是福音。我们能够设计出更加科学、高效的疏散方案,最大限度地保障人员安全。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更新是关于防火分区和分隔的规定。新规范在不同建筑类别、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中,对防火分区的大小、分隔墙体的耐火极限、以及门窗洞口的防火要求,都做了更具针对性的规定。这让我在进行建筑布局和结构设计时,能够更精准地把握防火风险,合理划分区域,有效阻止火势蔓延。以前,很多时候是凭经验判断,现在有了明确的依据,执行起来更加有条理。 而且,新规范对于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要求也进行了更新。随着新型防火材料的不断涌现,旧规范的条文已经无法涵盖。新规范在这一点上做得相当不错,它对不同类型建筑中常用材料的燃烧性能、耐火性能都给出了明确的标准,这对于我们在选择建筑材料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避免使用不合格的产品,从而从源头上杜绝火灾隐患。 总的来说,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规范。它不仅体现了国家对建筑消防安全的高度重视,也为我们建筑行业的从业者提供了一套更为系统、完善、且与时俱进的技术指导。我深信,这部规范的实施,将极大地提升我国建筑的整体消防安全水平,为社会创造更安全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评分

这本《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着实让我眼前一亮,也让我对建筑安全的认识有了更深的层次。作为一名常年在一线从事建筑施工管理的工程师,我深知防火设计的重要性,但过去规范的滞后和零散,总让我感觉有些力不从心,甚至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模糊地带。而新版规范的出现,就像黑夜里的一盏明灯,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清晰、系统、且与时俱进的指导。 最让我惊喜的是,新规范在很多细节上都做了大幅度的更新和补充。例如,在建筑高度、层数、占地面积的分类上,有了更细致的划分,这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耐火等级、疏散设计等关键环节。以前,对于一些特殊用途的建筑,比如仓储、公共聚集场所,我们往往需要查阅多份文件,甚至还要结合一些行业内部的指导意见,才能勉强达到要求。现在,新规范将这些内容整合得更加完整,条文清晰,对照性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而且,新规范对消防设施的配置要求也更加明确和人性化。不仅仅是灭火器、消火栓这些传统设备,对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排烟系统、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等,都有了更具体的技术参数和安装要求。这对于我们现场施工人员来说,意味着更小的误差空间,更精准的执行标准。我尤其关注的是,新规范在考虑不同建筑类型和使用功能的同时,也更加注重了人员疏散的科学性,例如疏散出口的数量、宽度、疏散距离的控制,这些都直接关系到火灾发生时的生命安全,让人感到安心不少。 在实际应用中,新规范的条文表述更加严谨,也更加易于理解。这对于设计人员、施工人员以及监理人员来说,都极大地降低了误读和曲解的可能性。我记得过去在执行某些规范条文时,常常会因为表述不够清晰而产生争议,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沟通和协调。新规范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改进,很多条文都配有详细的图示和算例,这使得我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规范的精神和要求,从而更好地将其落实到工程实践中。 总而言之,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出版,绝对是建筑行业的一件大事。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规范,更是对我们建筑从业者的一份责任担当。它以科学严谨的态度,为建筑物的消防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屏障,让我们在追求建筑艺术和功能性的同时,也能时刻铭记生命至上的原则。我相信,随着新规范的广泛应用,我们的建筑将变得更加安全、可靠。

评分

这本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学习机会。作为一名初入建筑设计行业的年轻人,我深知消防设计的重要性,也对如何正确理解和应用规范有着强烈的渴望。而新版的出现,正好满足了我这方面的需求,让我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我非常关注新规范中关于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的规定。它在对建筑进行分类时,考虑的因素更加全面,不仅仅是建筑的高度和占地面积,还结合了建筑的使用性质、内部装修等多种因素,这使得建筑的耐火等级划分更加科学合理。这对于我们理解建筑的防火安全要求,以及后续的设计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而且,新规范在防火间距的设置上,也做得更加细致。它不仅规定了建筑之间、建筑与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还考虑到了不同类型建筑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外部火源对建筑的影响。这为我们进行建筑布局设计,确保建筑之间的防火安全,提供了明确的依据。 我特别喜欢新规范在消防设施配置方面的更新。它不仅对灭火系统、报警系统等做了更详细的规定,还增加了对消防水源、消防电源等一些基础性要求的说明。这让我对消防系统的整体设计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各类消防设施之间的配合关系。 总的来说,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是一本非常优秀的教科书。它条文清晰,内容详实,并且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了当前我国建筑消防设计的最新理念和技术要求。我将认真学习这部规范,并努力将其应用到未来的设计工作中,为建造安全可靠的建筑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