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日本新建筑31:公共建筑的空间艺术
定价:98.00元
作者:日本株式会社新建筑社
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56851103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28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日本新建筑》主要刊载日本建筑设计、环境设计以及城市规划等领域的新理念、新作品、新技术。利用高品质的项目图片和详尽的施工图介绍,剖析、传播建筑界的新思想、新设计。我们旨在向中国的建筑界人士介绍日本建筑界的新思想、新设计、新技术以及前沿资讯,为中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借鉴,为中国的建筑领域注入新活力。
内容提要
本期的主题是“公共建筑的空间艺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众审美水平大幅度提高,人们对于公共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在保留公共建筑空间既有的公共性、功能性等必要元素的同时,增强其空间的艺术性,这是城市文化建设中需要重视的问题。为此,就要求公共建筑空间设计达到功能性与创造性相结合,公共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富有文化内涵与艺术美感。 本期收录的项目主要向读者展现了日本的公共建筑的空间艺术。主要项目有:由芝浦工业大学西泽大良研究室设计的“芝浦社区建设中心”,由一座建成50年的大型仓库改造而成。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旧仓库的魅力,使之拥有与豪华公寓所不同的另一种美感。为了展现这种美,用混凝土砌块堆砌成墙,颜色上也与原有的梁、柱等相协调;由藤森照信等共同设计的“多治见市马赛克瓷砖博物馆”,马赛克瓷砖的主要原料为泥土,本次的主题设计是采土场的平面土墙,土墙亮点在于嵌入了陶瓷瓷砖和漆器碎片。屋顶边缘种植50cm高的松树。整个建筑给人感觉十分虚渺,像是蓝天白云下的一幅图画。
目录
004 MediaCorp Campus
槙综合策划事务所
022 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
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
034 新国立竞技场整备项目
大成建设·梓设计·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企业联营体
038 URBAN FOREST
ATELIER BOW-WOW
048 墨田北斋美术馆
妹岛和世建筑设计事务所
060 Spring
妹岛和世建筑设计事务所
064 多治见市马赛克瓷砖博物馆
藤森照信 A·K ACE设计企业联营体
072 铜屋顶+栗百本+草回廊
藤森照信+中谷弘志(AKIMURA FIYING·C)
082 奈良国立博物馆奈良佛像展馆改建
栗生明 栗生综合策划事务所
088 春日大社国宝殿
弥田俊男/弥田俊男设计建筑事务所 城田建筑设计事务所
096 芝浦社区建设中心
芝浦工业大学西泽大良研究室
103 福冈市水上公园 SHIP’SGARDEN
松冈恭子/ SPINGLASS ARCHITECTS+井手健一郎/RHYTHM DESIGN(建筑)
114 三角港通道顶棚
NEY & PARTNERS JAPAN
122 船场中心大厦改建
石本建筑事务所
128 清水建筑 创意研修中心
清水建设
136 白河数据中心
日本设计
142 住友不动产六本木大型塔式办公楼·六本木大型塔
式公寓·六本木大型公共广场
住友不动产(总监修·外观设计兼修)日建设计(都市规划·设计)
152 东京星野屋
三菱地所设计 NTT设施设计 东环境建筑研究所/东利惠(旅馆策划·内部装修设计·外部装饰设计协助)On site策划设计事务所(景观设计监修)
作者介绍
《日本新建筑》是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引进日本版权的建筑类图书,《日本新建筑》在日本自1925年创刊以来,一直与知名建筑公司、建筑设计师以及业内同仁相互依托,凭借独特的视角传递日本前沿的建筑资讯。
文摘
序言
初次拿到这本书,其沉甸甸的质感和精美的封面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股浓厚的学术气息扑面而来,让我对即将展开的阅读之旅充满了好奇。我尤其对那些能够将功能性与艺术性完美融合的建筑作品感到着迷,尤其是在公共建筑领域。我一直认为,公共空间的设计,不仅仅是满足基本的遮风避雨功能,更重要的是它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模式、情感体验,以及对一个城市、一个社区的整体认知。想象一下,走入一个大型的公共交通枢纽,它不仅仅是一个人来人往的场所,一个有序而高效的空间设计,如何能够缓解人们旅途中的焦虑,甚至带来一丝愉悦?又或者,一个滨水公园的休憩空间,它如何在自然景观的衬托下,创造出既私密又开放的体验,让人们能够舒适地放松身心,与自然和谐共处?这本书的题目《日本新建筑31:公共建筑的空间艺术》精准地概括了我对这类建筑的期待,我希望能够从中学习到日本建筑师们是如何通过空间的处理,去引导人们的活动,去塑造情感,去表达一种独有的美学理念,而不仅仅是冰冷的建筑体。
评分我一直对日本的建筑风格抱有浓厚的兴趣,它们似乎总能在看似简洁的设计中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思考,并且在实用性和美学之间取得令人惊叹的和谐。特别是公共建筑,它们往往承担着连接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重要角色,其空间设计更是考验建筑师对使用者需求、文化背景以及地域特色的理解深度。我一直觉得,优秀的公共空间不仅仅是冰冷的钢筋水泥堆砌,更是能够激发人们情感共鸣、促进交流互动的场所。比如,一个精心设计的社区中心,它应该如何让不同年龄层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舒适区域,又如何通过空间的过渡与衔接,自然地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再或者,一座城市图书馆,除了藏书丰富,其内部的空间布局是否能鼓励读者沉浸其中,又是否能在喧嚣的都市中提供一方静谧的精神家园?《日本新建筑31:公共建筑的空间艺术》这个书名,让我预感到这本书会深入剖析这些作品在空间营造上的匠心独运,那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以及如何在宏观的设计理念下,精准地回应每一个使用者的潜在需求,这正是我一直渴望学习和理解的。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就让我爱不释手,厚实的纸张,精美的印刷,还有那沉甸甸的质感,都透着一股专业和匠心。翻开扉页,一股淡淡的书墨香扑面而来,瞬间勾起了我对建筑的无限遐想。我一直对公共建筑情有独钟,它们不仅仅是遮风避雨的场所,更是承载着城市文化、社会功能与人居美学的空间载体。尤其喜欢那些能够在现代设计理念与人文关怀之间找到绝佳平衡的作品,它们总能带给我深刻的思考和视觉的享受。想象一下,走入一座博物馆,空间的光影变化是如何引导观者的视线,又如何烘托展品的艺术魅力;又或者步入一个图书馆,层叠的书架与开阔的阅览区是如何营造出宁静而又充满启迪的学习氛围。这本书的名字《日本新建筑31:公共建筑的空间艺术》就精准地捕捉到了这一点,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期待,相信它会为我打开一扇新的窗口,去领略日本建筑师们在公共空间设计上的独到之处,那些在细节中流淌的巧思,那些在宏大叙事中又不失人性的温情,都将是我想深入探索的。
评分当我拿到这本书,纸张的质感和印刷的清晰度就让我感到非常满意,这是一种对内容品质的尊重,也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一直对日本的建筑设计有着特别的关注,尤其是他们对于公共空间的营造,总能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公共建筑不仅仅是钢筋混凝土的集合体,它更是承载着城市精神、社会功能和居民情感的重要载体。我常常在思考,为什么有些公共建筑能让人在其中感受到宁静与秩序,而有些则会带来一丝压抑?这其中的奥秘,很大程度上在于空间的设计。比如,一个新落成的市民广场,它的开阔与收束,光影的变化,以及景观的引入,如何能够吸引人们驻足,促进交流,甚至成为城市记忆的一部分?又或者,一个学校的图书馆,它如何通过合理的空间划分,营造出既能专注学习又不失活力的氛围,让学生们乐于其中?《日本新建筑31:公共建筑的空间艺术》这个书名,恰恰点出了我最感兴趣的方面,我希望在这本书中,能够深入了解日本建筑师们是如何通过对空间尺度、光影、材质、以及流线等元素的精妙运用,去创造出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公共空间,让建筑不再仅仅是物理的存在,而成为一种有生命力的体验。
评分收到这本书的时候,一种沉静而又充满力量的感觉便油然而生。我一直觉得,真正伟大的建筑,不仅仅在于其外在的宏伟壮丽,更在于其内在的空间体验,尤其是在公共建筑领域。公共空间是城市的面貌,是人与人交流的舞台,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我常常在想,为什么有些公共建筑让人感到舒适、亲切,甚至能激发内心的平静与创造力,而有些则让人感到压抑、疏离?这背后一定蕴含着建筑师对空间的深刻理解和巧妙运用。比如,一座现代化的美术馆,它的展厅空间如何通过光线的变化、材质的选择,以及流线的规划,去烘托展品,引导观众,创造出一种沉浸式的艺术体验?又或者,一个社区活动中心,它如何通过灵活多变的空间布局,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鼓励社区居民的互动与融合?《日本新建筑31:公共建筑的空间艺术》这个书名,就像一把钥匙,让我对即将深入了解的日本公共建筑充满了期待,我渴望从中探寻那些在空间尺度、比例、采光、材料等方面,是如何被精心设计,从而达到“空间艺术”的境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