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水色斑斓 让画作极*美感的水彩画技法 | ||
| 定价 | 49.80 | |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
| 出版时间 | 2015年01月 | |
| 开本 | 20开 | |
| 作者 | 丹青 著 | |
| 页数 | 200 | |
| ISBN编码 | 9787115373779 | |
第3部分 作品欣赏与植物美图
| 诗情花意——古风水彩花卉技法 | ||
| 定价 | 42.00 | |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
| 出版时间 | 2015年06月 | |
| 开本 | 16 | |
| 作者 | 无 | |
| 页数 | 0 | |
| ISBN编码 | 9787115389718 | |
《诗情花意》这本书,真的让我感受到了水彩的另一种魅力——情感的表达。我一直觉得,绘画不仅仅是技术的展示,更是内心世界的抒发。这本书就非常巧妙地将水彩技法与情感表达结合起来。作者在讲解画花卉时,不仅仅告诉你如何调色、如何下笔,更重要的是告诉你如何去“感受”这朵花,感受它的生命力、它的故事,然后将这种感受通过笔触和色彩传递出来。比如,画一朵含苞待放的荷花,它会引导你去体会那种蓄势待发、纯洁待放的宁静;画一束随风摇曳的麦穗,它会让你感受到秋日的丰收和生命的轮回。这本书让我明白,画画不仅仅是“画”,更是“写”,是用色彩和线条来“写”出心中的诗意。我尝试着画了一幅带着露珠的牵牛花,那种清新、娇嫩的感觉,仿佛真的能听到晨露滴落的声音。
评分这套书的精妙之处在于,它非常注重基础技法的扎实运用,又能在技法之上拓展出无限的艺术可能性。我之前学水彩,总是在某个瓶颈期徘徊,不知道如何让画面更进一步。这套书就像一盏明灯,指引我找到了方向。《水色斑斓》这本,它不厌其烦地讲解了水与色的融合、干湿笔触的运用,以及如何控制颜料的浓度来达到不同的效果。我特别喜欢它关于“渐变色”的教学,那种流畅自然的过渡,让人觉得色彩本身就在流动。而且,它还会讲到如何处理画面的“留白”,这在中国画里是很重要的概念,没想到在水彩里同样适用,留白能让画面呼吸,也能引导观者的视线。看完这本书,我感觉我对水彩的掌控力大大提升,以前觉得很难驾驭的色彩,现在也能游刃有余地表现出来。
评分总的来说,这套书的组合是非常完美的。它既有《水色斑斓》这样侧重于水彩本身的美学原理和绘画技巧的专业指导,又有《诗情花意》这样更偏向于意境营造和情感表达的艺术启迪。一本让你“学会画”,另一本让你“爱上画”。我之前买过很多水彩教程,但总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看完之后感觉还是不知道从何下手。《水色斑斓》提供了系统性的方法,让你知道“怎么做”,《诗情花意》则是在这个基础上,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以及“这样做可以带来什么样的艺术效果”。这种由表及里、由技到道的双重提升,是我在其他教程里很少见到的。我现在绘画的信心更足了,也更愿意去探索水彩的更多可能性。
评分这套书,简直就是我水彩艺术之旅的启蒙。以前画水彩,总感觉色彩平淡,没有那种“活”起来的感觉,尤其是画花卉,总觉得少了点灵魂。拿到这套书后,我简直是爱不释手。第一本《水色斑斓》里,它详细讲解了如何运用色彩的叠加、晕染、留白等技巧,让画面立刻有了层次感和通透感。那种由深到浅、由浓到淡的过渡,简直是大师手笔。我尤其喜欢它关于“光感”的解析,怎么让花瓣在光线下折射出晶莹剔透的感觉,怎么表现出叶片上水珠的灵动,这些在书中都有非常具体和易懂的步骤演示。而且,它不仅仅是讲技法,更注重“美感”的培养,作者会引导你去观察自然界中色彩的搭配,光影的变化,并将其融入到画作中,让画面不仅仅是“好看”,更是“有故事”。我尝试着画了一朵玫瑰,用书中教的方法,那种丝绒般的质感和花瓣边缘若隐若现的光泽,连我自己都惊叹不已。以前觉得水彩画花很困难,但有了它,感觉一切都变得可行起来。
评分我一直对古风水彩情有独钟,总觉得那种飘逸、写意的风格最能表现东方韵味。这套书的第二本《诗情花意》完全满足了我这个愿望。它不是简单地教你怎么画几朵花,而是从古人的诗词意境出发,引导你去感受花卉的“情”。比如,画一株傲然独立的梅花,书中会结合“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意境,告诉你如何用冷色调表现出它的孤傲,如何用飞白的笔触勾勒出它的坚韧。再比如,画一簇缠绵悱恻的牡丹,书中会从“唯有牡丹真国色”的华贵中提炼出色彩的运用,让你知道如何调出那种浓郁却不失娇媚的色彩,如何用重墨勾勒出花瓣的饱满和雍容。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涉及了器物和背景的搭配,比如一把古琴、一扇屏风,甚至是一缕轻纱,如何与花卉巧妙地融合,共同营造出浓厚的古风氛围。我尝试画了几幅,感觉真的有了那种“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意境,连我的朋友都说,我的画“脱胎换骨”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