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烟霞丘壑:中国古代画家和他们的世界 | 作者 | 尚刚 |
| 定价 | 65.00元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301293676 | 出版日期 | 2018-06-01 |
| 字数 | 170000 | 页码 | 240 |
| 版次 | 1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32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中国古代绘画精妙之极,也丰富之极。本书虽篇幅短小,但暗含画史脉络,深具辞书绵密。作者分二十六题,以轻松的笔法、隽永的文字,将中国古代画家和他们生活的世界做了简切的勾勒,以读者登堂入室,亲近富有人格魅力的绘画大师,领略中国绘画的烟霞丘壑,感受中国古代的艺术精神。 |
| 作者简介 | |
| 尚刚,1952 年出生于北京。曾赴黑龙江下乡八年半,自1978 年春起,先后在黑龙江大学中文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史论系读书。现为文学博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主要著作有《元代工艺美术史》《隋唐五代工艺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等。 |
| 目录 | |
| 自 序 壹 解衣般礴 贰 虎头三绝 叁 山山水水 肆 六法及品藻 伍 苦难和欢乐颂歌 陆 阎立本及其父兄 柒 大小李和王摩诘 捌 画圣吴道子 玖 兰亭与萧翼赚兰亭 拾 徐黄体异 拾壹 韩熙载与其夜宴 拾贰 烟雨灭没,恕先在焉 拾叁 竹石 拾肆 白描无声诗 拾伍 米氏云山 拾陆 天子与宫廷画院 拾柒 赵孟及其毁誉 拾捌 元朝御容 拾玖 元四家 贰拾 文人和文人画 贰壹 浙派及院体 贰贰 从沈周到董其昌 贰叁 青藤白阳 贰肆 陈老莲 贰伍 金枝玉叶老遗民 贰陆 金冬心和郑板桥 |
| 编辑推荐 | |
| 作者尚刚为清华美院教授,工艺美术史、绘画史领域学者,具有个人魅力。 《烟霞丘壑:中国古代画家和他们的世界》是一部别样的中国古代绘画史:关注画家本人与其生活的世界,涉及绘画史中诸多核心话题(诸家风采、作品故事、核心画论、绘事精神),更深入、全面地感受中国古代的艺术精神。 作者语言功底极好,深入浅出,文字表现力极强,带来非凡阅读乐趣。 插图精美丰富,全彩呈现中国古代绘画精妙瞬间。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最近在读一本关于古代服饰的书,并非《烟霞丘壑》,但书中对汉朝服饰的讲解,让我大开眼界。作者不仅介绍了汉代服饰的基本形制,比如深衣、曲裾、直裾等,还详细讲解了不同阶层、不同场合的服饰差异。我尤其对书中对汉代礼仪服饰的描述印象深刻,那种庄重肃穆的规制,体现了当时社会等级森严的秩序。书中还配有大量精美的线描图和复原图,让我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服饰的样式和穿戴方式。作者还穿插了许多与汉代服饰相关的历史事件和文学作品,比如《诗经》中对服饰的描绘,以及汉代女子如何在服饰上展现自己的品味和情感。书中还探讨了服饰在汉代社会中的象征意义,比如不同颜色、纹饰所代表的等级和身份。读完这部分,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时代,看到了那些身着宽袍大袖的汉代人,感受着他们独特的服饰文化和精神气质。这本书让我对中国古代服饰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对汉代社会有了更具象的认识。
评分最近偶然翻到一本关于中国古代绘画的书,虽然不是这本《烟霞丘壑》,但那本书的封面就深深吸引了我,上面是一幅意境悠远的写意山水画,烟雾缭绕,山峦叠嶂,仿佛能听到山间的风声和溪流的潺潺声。书里详细介绍了宋代山水画的几个重要流派,比如北方山水的雄浑壮阔,南方山水的秀丽温婉。读到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我真的能感受到那种“身临其境”的震撼,那厚重的笔触,那层层叠叠的山石,仿佛是大地沉甸甸的呼吸。还有马远的“边角构图”,只画出山的一角,却能让人想象出无限的远方,这种留白之美,真是妙不可言。书中还提到了当时的文人雅士是如何将绘画融入生活,比如在书房里悬挂山水画,在宴饮时吟诗作画,那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令人神往。虽然对书中的一些专业术语不太熟悉,但凭借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我还是津津有味地读完了。合上书,脑海中还回荡着那片片烟霞,那座座丘壑,仿佛自己也曾漫步在那古人的山水之间,感受着他们笔下的天地。这本书让我对中国古代绘画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对古代文人的生活有了更直观的理解。
评分我最近读了一本关于古代艺术品鉴赏的书,虽然不是《烟霞丘壑》,但书中关于宋代青瓷的介绍让我印象深刻。作者详细讲解了不同窑口的特点,比如汝窑的“雨过天青”色,哥窑的“金丝铁线”开片,还有官窑的端庄大气。我尤其喜欢书中对越窑秘色的描述,那种内敛的光泽,温润的质感,仿佛凝聚了千年时光的精华。书中还穿插了许多与青瓷相关的诗词典故,比如陆游“老僧夜半三更起,数珠手握不离席”的诗句,以及文人雅士如何将青瓷作为文房用具,放在案头欣赏。书中还提及了青瓷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不仅仅是生活器皿,更是身份和品位的象征。我特别欣赏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去描绘那些冰冷的瓷器,让它们重新焕发了生命力。读完这部分,我仿佛能看到宋代文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品茗,一边欣赏着手中的青瓷,那种宁静致远的意境,至今依然令人回味。虽然对古瓷器的了解还很浅薄,但这本书无疑打开了我认识古代艺术品的一个窗口,让我对那些流传千年的器物充满了好奇和敬畏。
评分前不久,我读了一本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书,这本书并非《烟霞丘壑》,但它对唐朝长安城的描绘让我沉迷不已。作者以详实的史料和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座巍峨壮丽的都城。从宏伟的宫殿城阙,到曲折的坊市街道,再到错落有致的园林宅院,都仿佛呈现在我眼前。书中详细介绍了当时建筑的结构、材料和装饰,以及不同等级建筑的特点。我印象最深的是对大明宫的描写,那辉煌的殿宇,精美的彩绘,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政治象征意义,都让我惊叹不已。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关于当时社会生活、文化习俗的描写,比如人们在瓦子勾栏里听曲看戏,在曲江池畔赏花游玩,这些细节让这座古老的城市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虽然我不是建筑专业的,但书中对这些建筑背后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的挖掘,让我感受到了古人高超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艺。读完这本书,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亲身走进了那个繁华的唐朝,感受着那份属于盛世的辉煌。
评分最近在看一本介绍中国古代园林的书,虽不是《烟霞丘壑》,但其中对江南古典园林的细致描写,让我仿佛身临其境。书里描绘了苏州拙政园、留园,杭州西湖,以及扬州个园等经典园林。作者用充满诗意的语言,解读了每一处景致的含义,比如叠石理水的精妙,花木配置的寓意,以及亭台楼阁的意境。我特别喜欢书中对“移步换景”的阐述,走在园林中,一步一景,每处转角都有惊喜,这种含蓄内敛的美,是中国园林独有的魅力。书中还介绍了园林设计师的巧思,如何将自然山水融入有限的空间,创造出无限的意境。例如,通过借景、对景等手法,让园林的空间感得以拓展,仿佛真的置身于山水之间。书中还提到了园林与文人生活的高度结合,园林不仅是休闲场所,更是寄托情怀、修身养性的精神空间。读完这本书,我不仅欣赏到了中国古代园林的精美绝伦,更体会到了古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美学的追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