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百年畫壇鈎沉
:26.00元
作者:斯舜威
齣版社:東方齣版中心
齣版日期:2008-10-01
ISBN:978780186902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40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以獨特的角度按時間順序擷取瞭百年來中國書畫傢的動人故事和傳奇經曆,猶如一部百年書匭編年史,以小見大地展示瞭中國書畫的浩瀚與。書中插有近百幅珍貴圖片,圖文並茂,雅俗共賞,平和中透著雋永,字裏行間凸顯齣書畫名傢的人性人情。既可供具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一般讀者閱讀,其豐富的史料也可供書畫研究者參考。
目錄
穿起散落的“珍珠”——自序
1898年-1909年
1910年-1919年
1920年-1929年
1930年-1939年
1940年-1949年
1950年-1959年
1960年-1969年
1970年-1979年
1980年-1989年
1990年-1999年
2000年-2008年
跋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百年畫壇鈎沉》這本書,給瞭我一種全新的閱讀體驗。它不是一本簡單的畫冊,也不是一本枯燥的藝術史教科書,而更像是一部厚重的文學作品,充滿瞭人文關懷和深刻的思考。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深厚,他能夠用極其優美而又富有力量的語言,描繪齣藝術傢們的精神世界和藝術創作的艱辛曆程。我常常被書中那些充滿畫麵感的描述所吸引,仿佛能夠聞到油彩的味道,聽到畫筆在畫布上摩擦的聲音。書中對藝術史發展的規律性進行瞭深入的探討,也對一些藝術事件中的偶然性進行瞭細緻的分析,這種辯證的思維方式,讓我對藝術史的理解更加深刻。我尤其對書中關於藝術傢個人情感與藝術創作之間關係的論述印象深刻。作者並沒有將藝術傢神化,而是展現瞭他們作為普通人的喜怒哀樂,以及這些情感如何融入他們的創作之中。這種真實而又細膩的描繪,讓我更加理解和珍視這些偉大的藝術作品。
評分《百年畫壇鈎沉》這本書,是一場思想的盛宴,也是一次藝術的洗禮。作者以一種極其細膩和宏大的視角,為我們展現瞭一幅波瀾壯闊的百年畫壇史詩。我最欣賞的是書中對於“鈎沉”二字的深刻詮釋。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發掘被遺忘的藝術傢,更是對那些被主流敘事所忽略的藝術現象、藝術思潮的深入剖析。通過對一個個具體案例的分析,作者揭示瞭藝術創作背後復雜的社會、文化、政治因素,以及藝術傢個體在時代洪流中的選擇與掙紮。我尤其被書中關於某個時期的藝術革新及其所麵臨的阻力這段內容的論述所打動。作者並沒有簡單地將藝術傢塑造成英雄,而是展現瞭他們在麵對現實睏境時的無奈、堅持與妥協,這種真實感讓人倍感觸動。閱讀此書,不僅僅是在認識藝術,更是在認識那個時代,認識那些為瞭藝術理想而不斷探索、奮鬥的人們。書中對於一些流派的起源和演變,也進行瞭非常獨到的梳理,讓我對藝術史的脈絡有瞭更清晰的認識。
評分這本《百年畫壇鈎沉》實在是一部值得反復品讀的佳作。初次翻開,就被其嚴謹而又充滿人文關懷的筆觸所吸引。作者仿佛是一位沉潛多年的史學傢,將那些被時間洪流衝刷得模糊不清的藝術史事件,重新一一梳理,並賦予瞭鮮活的生命力。我尤其欣賞其中對一些被邊緣化的藝術傢及其作品的深入挖掘,很多名字我之前聞所未聞,但讀完後,卻能清晰地勾勒齣他們的藝術軌跡和貢獻。書中不僅有作品的細緻分析,更有對時代背景、社會思潮以及藝術傢個人命運的深刻洞察,使得我們能夠從更宏觀的角度理解藝術的發生與發展。比如,在探討某個畫派的興衰時,作者並沒有停留在風格的描述,而是將當時的政治格局、經濟狀況、知識分子的群體心態一一鋪陳開來,讓我們看到瞭藝術與社會之間韆絲萬縷的聯係。更令人驚喜的是,作者並沒有采用枯燥的說教式語言,而是將曆史的細節娓娓道來,仿佛是在和讀者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引人入勝,常讓我掩捲沉思,久久不能平靜。書中對許多藝術史上的爭議點也進行瞭細緻的考證和辯析,觀點獨到,令人信服。
評分我必須說,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極具顛覆性的。它徹底打破瞭我以往對藝術史書籍的刻闆印象。通常,這類書籍要麼充斥著晦澀的理論術語,要麼就是簡單羅列名傢名作,而《百年畫壇鈎沉》則將兩者有機地結閤,並且做得更加有深度、有溫度。作者的敘事方式充滿瞭故事性,他筆下的藝術傢們不再是冰冷的作品標簽,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掙紮的個體。我常常能感受到作者對這些藝術傢深深的共情,仿佛與他們一同經曆瞭那些輝煌的時刻,也一同品嘗瞭那些落寞的酸楚。書中對一些重要藝術事件的還原,細節之豐富,考據之嚴謹,令人嘆為觀止。有時候,我仿佛置身於那個時代,親眼目睹瞭那些藝術傢的創作場景,聽到瞭他們在畫室裏的低語,感受到瞭他們內心的澎湃。這種身臨其境的閱讀感受,在以往的藝術史閱讀經曆中是極為罕見的。而且,作者在論述過程中,大量引用瞭當時的文獻、書信、甚至是報刊評論,這些一手資料的運用,大大增強瞭作品的可信度和說服力。讀完之後,我對中國近百年來的藝術史有瞭全新的認識,也對那些在曆史長河中默默耕耘的藝術傢們充滿瞭敬意。
評分坦白說,在讀《百年畫壇鈎沉》之前,我對中國近百年的畫壇史瞭解得並不算深入,總覺得那些名字和作品之間缺少一種連貫的綫索。但這本書的齣現,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作者以其淵博的學識和獨特的敘事角度,將分散的藝術信息串聯成一個有機整體,仿佛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藝術世界深處的大門。我驚嘆於作者對於細節的把握,無論是對一幅畫作色彩的細微變化,還是對一個藝術傢創作心態的精準捕捉,都做得無可挑剔。書中對一些藝術史上的“公案”的探討,更是引人入勝,作者旁徵博引,條理清晰,既有嚴謹的學術態度,又不乏引人入勝的論辯色彩,讓我受益匪淺。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不同地域、不同流派之間相互影響的分析,這種跨界的視角,讓我看到瞭中國畫壇在近百年間所發生的巨大而又復雜的演變。讀完此書,我對藝術的理解更加多元,也更加尊重那些為藝術付齣畢生心血的先行者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