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百年画坛钩沉
:26.00元
作者:斯舜威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2008-10-01
ISBN:978780186902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以独特的角度按时间顺序撷取了百年来中国书画家的动人故事和传奇经历,犹如一部百年书匦编年史,以小见大地展示了中国书画的浩瀚与。书中插有近百幅珍贵图片,图文并茂,雅俗共赏,平和中透着隽永,字里行间凸显出书画名家的人性人情。既可供具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一般读者阅读,其丰富的史料也可供书画研究者参考。
目录
穿起散落的“珍珠”——自序
1898年-1909年
1910年-1919年
1920年-1929年
1930年-1939年
1940年-1949年
1950年-1959年
1960年-1969年
1970年-1979年
1980年-1989年
1990年-1999年
2000年-2008年
跋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百年画坛钩沉》这本书,给了我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它不是一本简单的画册,也不是一本枯燥的艺术史教科书,而更像是一部厚重的文学作品,充满了人文关怀和深刻的思考。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深厚,他能够用极其优美而又富有力量的语言,描绘出艺术家们的精神世界和艺术创作的艰辛历程。我常常被书中那些充满画面感的描述所吸引,仿佛能够闻到油彩的味道,听到画笔在画布上摩擦的声音。书中对艺术史发展的规律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也对一些艺术事件中的偶然性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这种辩证的思维方式,让我对艺术史的理解更加深刻。我尤其对书中关于艺术家个人情感与艺术创作之间关系的论述印象深刻。作者并没有将艺术家神化,而是展现了他们作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以及这些情感如何融入他们的创作之中。这种真实而又细腻的描绘,让我更加理解和珍视这些伟大的艺术作品。
评分《百年画坛钩沉》这本书,是一场思想的盛宴,也是一次艺术的洗礼。作者以一种极其细腻和宏大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百年画坛史诗。我最欣赏的是书中对于“钩沉”二字的深刻诠释。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发掘被遗忘的艺术家,更是对那些被主流叙事所忽略的艺术现象、艺术思潮的深入剖析。通过对一个个具体案例的分析,作者揭示了艺术创作背后复杂的社会、文化、政治因素,以及艺术家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选择与挣扎。我尤其被书中关于某个时期的艺术革新及其所面临的阻力这段内容的论述所打动。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将艺术家塑造成英雄,而是展现了他们在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奈、坚持与妥协,这种真实感让人倍感触动。阅读此书,不仅仅是在认识艺术,更是在认识那个时代,认识那些为了艺术理想而不断探索、奋斗的人们。书中对于一些流派的起源和演变,也进行了非常独到的梳理,让我对艺术史的脉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极具颠覆性的。它彻底打破了我以往对艺术史书籍的刻板印象。通常,这类书籍要么充斥着晦涩的理论术语,要么就是简单罗列名家名作,而《百年画坛钩沉》则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并且做得更加有深度、有温度。作者的叙事方式充满了故事性,他笔下的艺术家们不再是冰冷的作品标签,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挣扎的个体。我常常能感受到作者对这些艺术家深深的共情,仿佛与他们一同经历了那些辉煌的时刻,也一同品尝了那些落寞的酸楚。书中对一些重要艺术事件的还原,细节之丰富,考据之严谨,令人叹为观止。有时候,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亲眼目睹了那些艺术家的创作场景,听到了他们在画室里的低语,感受到了他们内心的澎湃。这种身临其境的阅读感受,在以往的艺术史阅读经历中是极为罕见的。而且,作者在论述过程中,大量引用了当时的文献、书信、甚至是报刊评论,这些一手资料的运用,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可信度和说服力。读完之后,我对中国近百年来的艺术史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对那些在历史长河中默默耕耘的艺术家们充满了敬意。
评分这本《百年画坛钩沉》实在是一部值得反复品读的佳作。初次翻开,就被其严谨而又充满人文关怀的笔触所吸引。作者仿佛是一位沉潜多年的史学家,将那些被时间洪流冲刷得模糊不清的艺术史事件,重新一一梳理,并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我尤其欣赏其中对一些被边缘化的艺术家及其作品的深入挖掘,很多名字我之前闻所未闻,但读完后,却能清晰地勾勒出他们的艺术轨迹和贡献。书中不仅有作品的细致分析,更有对时代背景、社会思潮以及艺术家个人命运的深刻洞察,使得我们能够从更宏观的角度理解艺术的发生与发展。比如,在探讨某个画派的兴衰时,作者并没有停留在风格的描述,而是将当时的政治格局、经济状况、知识分子的群体心态一一铺陈开来,让我们看到了艺术与社会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更令人惊喜的是,作者并没有采用枯燥的说教式语言,而是将历史的细节娓娓道来,仿佛是在和读者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引人入胜,常让我掩卷沉思,久久不能平静。书中对许多艺术史上的争议点也进行了细致的考证和辩析,观点独到,令人信服。
评分坦白说,在读《百年画坛钩沉》之前,我对中国近百年的画坛史了解得并不算深入,总觉得那些名字和作品之间缺少一种连贯的线索。但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作者以其渊博的学识和独特的叙事角度,将分散的艺术信息串联成一个有机整体,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艺术世界深处的大门。我惊叹于作者对于细节的把握,无论是对一幅画作色彩的细微变化,还是对一个艺术家创作心态的精准捕捉,都做得无可挑剔。书中对一些艺术史上的“公案”的探讨,更是引人入胜,作者旁征博引,条理清晰,既有严谨的学术态度,又不乏引人入胜的论辩色彩,让我受益匪浅。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不同地域、不同流派之间相互影响的分析,这种跨界的视角,让我看到了中国画坛在近百年间所发生的巨大而又复杂的演变。读完此书,我对艺术的理解更加多元,也更加尊重那些为艺术付出毕生心血的先行者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