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工笔画技法从入门到精通(DVD教学版)
定价:59.80元
作者:灌木文化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11541614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8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首先对造型的基础知识做了细致的讲解,有些基础手法可能在当今流行的造型中运用得很少,但学习造型的基础可以让我们了解造型手法的精髓。很多造型都是基础造型的另外一种呈现形式。本书包含造型基础、生活造型、影楼造型、新娘造型、时尚造型、影视造型,基本上涵盖了目前化妆造型师所接触的造型领域。因为涉及的类型较多,所以本书本着全面、系统的原则,更注重对每种表现形式的阐述,而不是对流行的片面追随。希望不管流行趋势如何变化,读者都能将在本书中所学的知识举一反三。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本工笔画绘制基础教程,从工笔画工具的选用讲起,介绍了工笔画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法。本书采用案例教程,摒弃了枯燥乏味的概念讲解,注重对绘制对象的观察及细节的刻画。本书共分为五章,章主要介绍工笔画的特点、分类、工具、技法和画幅形式;第二章介绍各种工笔花卉的绘制方法;第三章介绍了各种工笔禽鸟的各个部分的绘制技法;第四章介绍了工笔水族类的绘制方法;第五章则介绍了工笔草虫类的绘制方法,帮助读者拓宽思路,提升技法。本书讲解到位,案例多种多样,配图精美。本书是工笔画初学者和绘画爱好者的选择,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培训教材。
目录
章 工笔基础
工笔画特点 6
工笔画分类 7
工笔白描 7
没骨白描 7
工笔重彩 8
工笔淡彩 8
工笔画工具 9
笔 9
墨 10
纸和绢 10
颜料 11
工笔画技法 13
握笔技法 13
用线技法 13
常用线描技法 14
研磨技法 17
裱纸技法 17
染色技法 18
工笔画画幅形式 21
第二章 工笔花卉
花卉生长结构 23
花瓣 23
花蕊 25
花蒂 27
花苞 28
花冠的结构 29
花头设色技法 34
花序 36
花卉的叶子 38
叶子的透视 38
叶子的结构 39
叶片的形状 40
叶脉的形状 42
叶柄的形状 43
叶缘的形状 43
叶序 44
叶的组合 44
叶子设色技法46
花卉的枝干 47
枝干的结构 47
枝干的种类 48
枝干的构图 49
荷花 51
花头 51
荷叶 52
莲蓬 52
荷花创作 53
菊花 58
花头 58
菊花创作 60
牡丹 67
花头 67
叶子 68
枝干 69
牡丹创作 70
月季78
水仙 82
花头的不同形态 82
叶与根的画法 82
水仙创作 83
芙蓉 90
昙花 98
第三章 工笔禽鸟
禽鸟的结构106
禽鸟的头部107
头部结构 107
头部设色 108
眼睛 108
嘴巴110
禽鸟的羽毛 112
羽毛的结构 112
羽毛的种类 112
丝毛技法 113
羽毛的染色 114
禽鸟的翅膀 115
鸟的翅膀结构 115
鸟的翅膀分类 116
翅膀设色技法 116
禽鸟的尾巴 118
尾羽 118
尾羽设色技法 119
禽鸟的脚爪 120
鸟爪的结构 120
鸟爪的设色 121
禽鸟的动态 123
黄鹂 126
麻雀 133
红嘴蓝鹊142
喜鹊 148
鸳鸯 154
第四章 工笔水族
鱼的结构161
鱼的结构图 161
鱼的结构染法 161
鱼的主要部分 162
鱼的动态 165
虾的结构 167
虾的结构图 167
虾的主要部分 168
虾的动态 169
常见的水族配景 170
金鱼 174
鲤鱼 185
鳜鱼 194
金龙鱼 202
第五章 工笔草虫
草虫个部分结构 209
作者介绍
“灌木”一词源于《诗经·葛覃》中的 “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意为矮小的灌木,不追求白桦的参天耸立、松柏的曲高和寡,但求漫山遍野,覆盖广阔的大地。
灌木动漫工作室,成立于2012年初,由mcoo动漫,coco动漫公社合并改组而成,创作有《零基础学画漫画1:素描技法综合篇》、《零基础学画漫画2:萌少女素描技法篇》、《零基础学画漫画03:Q版素描技法篇》、《超级漫画素描技法完全自学教程》等一些列动漫绘画畅销图书。
文摘
序言
对于《工笔画技法从入门到精通(DVD教学版)》这本书,我只能用“相见恨晚”来形容。作为一个在工笔画领域摸索了几年,却始终觉得自己在技巧上停滞不前的业余爱好者,我曾经尝试过很多不同的学习方式,但效果都甚微。这本书的出现,就像给我指明了一个清晰的学习方向。DVD的教学内容是其最大的亮点,老师的讲解逻辑清晰,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用笔用墨,到如何运用不同技法表现不同物体的质感,再到复杂的构图和色彩搭配,都讲解得非常到位。我尤其喜欢DVD中关于“墨分五色”和“色染三矾”的讲解,这些是中国画的精髓,但往往在很多教程中被一带而过,这本书却进行了非常深入的阐释和示范,让我对传统技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按照DVD的指导,反复练习了几个月,感觉自己的笔墨控制能力有了显著提升,对色彩的敏感度也大大增强。书本的排版设计也十分精美,大量的范例图片和图解,让学习过程更加直观有趣。这本书不仅教会了我“怎么画”,更让我懂得了“为什么这么画”,这对于提升艺术修养至关重要。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对于《工笔画技法从入门到精通(DVD教学版)》这本书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买的,因为市面上类似的教程实在是太多了,而且很多都流于表面,学完之后还是觉得一知半解。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它真的是那种“恨不得一上来就把所有干货都掏出来”的教材。DVD的教学视频做得非常棒,老师的讲解专业且幽默,不会让人感到枯燥。他不仅仅是“照本宣科”,而是真正地在分享他的绘画经验和独到的见解。比如在讲解人物画的五官刻画时,老师会从骨骼结构讲起,再到肤色的不同层次表现,每一个细节都扣得很紧。我之前画人物总是觉得脸部呆板,缺乏神韵,看了DVD之后,我才明白原来是许多基础的造型和设色原理没有掌握到位。书本的印刷质量也很好,纸张厚实,彩图清晰,能很好地还原颜色的真实效果。DVD中的示范作品,无论从构图、色彩搭配还是笔墨运用上,都堪称典范,让人看了就心生向往。我按照DVD的步骤一步步练习,感觉自己的绘画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尤其是对色彩的理解和运用,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本书的价值,远超我最初的预期。
评分这本《工笔画技法从入门到精通(DVD教学版)》真是让人惊喜连连!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工笔画情有独钟,但又苦于无从下手的新手,我一直渴望能有一套系统、易懂的学习资料。当我在书店偶然看到这本书时,就被它精美的封面和“DVD教学版”的字样吸引了。收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DVD,画面清晰,老师的讲解语速适中,条理分明。从最基础的线条勾勒、色彩调配,到山水、花鸟、人物等不同题材的绘制技巧,每个步骤都讲解得非常细致,生怕我们这些初学者漏掉任何一个关键点。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师在讲解花鸟画的渲染时,不仅传授了技法,还融入了许多关于色彩美学和中国传统绘画的文化内涵,让我感觉不仅仅是在学画画,更是在品味一种艺术。DVD中的示范画面也特别生动,能清晰地看到笔触的变化和色彩的叠加过程,这比单纯的文字讲解要直观太多了。我按照DVD的演示,自己也尝试着画了几笔,虽然初学者难免有生涩之处,但按照老师的方法,竟然也画出了几分模样的花朵,这极大地增强了我的信心。这本书和DVD的结合,真正做到了“看得懂,学得会”,对于零基础想要学习工笔画的朋友来说,绝对是一个宝藏。
评分《工笔画技法从入门到精通(DVD教学版)》这本书,绝对是我近期购书中最满意的一笔!作为一名完全没有绘画基础的上班族,我一直对中国工笔画情有独钟,但总是觉得学习门槛很高。朋友推荐了这本书,说是DVD教学版,非常适合初学者。收到书后,我立刻被它的内容吸引了。DVD视频的画面质量很高,老师讲课的风格亲切自然,语言通俗易懂。他从最基础的握笔姿势、墨的浓淡干湿变化开始讲解,一点一点地引导我进入工笔画的世界。让我感到特别惊喜的是,DVD中不仅有老师的讲解,还有很多不同题材(如花鸟、山水、人物)的实拍绘制过程,每一个步骤都清晰可见,配合老师的讲解,学习起来事半功倍。书本的内容也非常详实,从工具的介绍到笔法的练习,再到各种技法的应用,都覆盖得非常全面。我按照DVD的示范,一步步地临摹,感觉自己的绘画技能真的在快速进步。尤其是当看到自己能够画出一些有模有样的作品时,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这本书真的做到了“从入门到精通”,为我打开了一扇认识和学习工笔画的美丽大门,强烈推荐给所有和我一样,对工笔画充满兴趣但又不知如何开始的朋友们!
评分我是在一次朋友聚会上偶然听闻《工笔画技法从入门到精通(DVD教学版)》这本书的。当时我正为自己的绘画瓶颈感到苦恼,一直以来学习国画都感觉缺乏系统性的指导,很多时候是凭着感觉摸索,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朋友推荐这本书时,强调了其“从入门到精通”的全面性以及DVD教学的直观性。收到书后,我发现它确实名副其实。整本书的结构非常合理,从最基础的工具介绍、笔墨练习,到深入的造型、设色、晕染等技法,层层递进,逻辑性极强。DVD中的老师教学内容更是锦上添花,他用非常生动的语言和示范,将那些看似复杂的技法分解成一个个简单易懂的步骤,尤其是在讲解如何处理毛发、羽毛的质感,以及如何运用曙红、赭石等传统色彩来表现花卉的层次和体积感时,那种细致入微的指导,让我受益匪浅。我特别喜欢DVD中一些“慢镜头”的演示,可以将笔触的走向、墨色的浓淡变化看得一清二楚。而且,老师在讲解过程中,还会穿插一些创作心得和对经典的解读,这让我不仅仅是学习技巧,更能体会到工笔画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让我看到了从一个初学者成长为一名能够创作出满意作品的画者的可能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