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素描3分钟---日韩名师课堂-W
定价:28.0元
售价:17.6元,便宜10.4元,折扣62
作者: 山田雅夫,施梦洁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53229515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48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150多幅示意图+23种经典案例教学+6种独特的绘画法则=3分钟完成一幅精彩的简笔素描。
2.本书设计装帧独特,采用裸脊胶装,可供读者180度平摊阅读,牢固不掉页。
3.封面色彩大胆尝试充满青春活力的橙色,颜色亮丽夺目,能够让你在茫茫书海中一眼相中!
4.本书作者从理论性的工学角度出发,将原本专业性较强的素描理论转化为各种简单易学的绘画技巧,具有较高的示范性和极强的实用性。
5.这是一本方便携带的口袋书,你可以在任何闲暇时间拿出来翻阅。
点击购买以下《日韩名师课堂》系列丛书
href='#' target='_blank'>铅笔素描入门
href='#' target='_blank'>水彩色铅笔绘画入门
href='#' target='_blank'>素描3分钟
href='#' target='_blank'>建筑速写透视基础
href='#' target='_blank'>轻松学素描――风景篇href='#' target='_blank'>轻松学水彩
href='#' target='_blank'>增山修的14堂水彩写生课
href='#' target='_blank'>零起点学肖像素描
href='#' target='_blank'>野村重存的水彩画写生
href='#' target='_blank'>野村重存的漫步水彩写生内容提要
《素描3分钟》是一本零基础,无需使用专业的素描工具,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的素描口袋书。《素描3分钟》里包含了如何绘画人物素描、静物素描、风景素描的小技巧,教你仅需3分钟就能完成一幅精彩的简笔素描。此外,本书作者还突出强调了“线描”和“涂黑”两个绘画重点,指导你在描绘事物时将面转化为线,引导你发现素描的魅力,让你在短时间内轻松快速地掌握素描的画法。
目录
作者介绍
山田雅夫,1951年出生于岐阜县。城市设计师,山田雅夫城市设计网络董事长,自然科学研究机构核融合科学研究所客座教授,工程师,一级建筑师,岐阜县IT顾问。东京大学工学部城市工学科毕业。
曾担任科学万国博览会(1985年举办)会场设计负责人,之后独立创业,参与策划东京临海副都市中心开发、横滨港都未来21世纪开发构思提案等活动。2002年至2005年担任庆应义塾大学研究院政策和媒体研究科的副教授职务。著有《手机(记笔记)发想法》(光文社新书),《彩色铅笔15分钟风景素描》(光文社),《边散步边画城市风景15分钟特技》(自由国民社),《15分钟素描进阶版》(全系列五册)、《彩色15分钟素描》、《彩色铅笔15分钟素描》、《15分钟素描练习帖》(以上为山海堂出版)等许多作品。
文摘
序言
本书的主旨是为了让读者朋友在短时间内,轻松快速地掌握素描的画法。
这种方法不需要使用专业的素描工具,只要有黑色水笔、黑色铅笔以及复印纸,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进行素描。并且,从身边的物到人,无需草稿,仅需大约3分钟就能当场完成,也不用把草图带回家再作修改。
本书虽然是为了让读者们学习并掌握素描技巧而写,但通过深入阅读就会发现,书中随处可见从理论性的工学角度出发的观点。因为我并非美术专业出身,工科的专业素养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书希望读者形成理性思维而非感性思维,在这一层面上,可以说是一本从来没有过的素描指导书。
本书想要告诉读者的是“线描”和“涂黑”这两个绘画重点。我强烈感受到这点是因为发现了“我们身边的事物都是通过面而非线构成的”这个事实。请试着观察你身边的事物,把线作为构成要素的事物基本是不存在的。尽管如此,我们在描绘这些事物时,仍需要将面转化为线来表示。这就好像是绘画的规则,根据这个规则,我们才能通过笔表现出各种各样的事物来(无法马上理解这一点也无需担心,我在后文中还会作进一步的讲解)。
不管怎么说,我发现了素描的魅力,也在不断地素描绘画中发现了很多技巧。比方说,“掌握素描的捷径是将线和圆转化为物”、“把素描的对象放在构图的右上方为佳”、“想要表现透视,就要关注线的尽头交汇于哪一点”等技巧。在本书中,我会将这些对素描有所帮助的技巧毫无保留地告诉大家。
在此基础之上,本书也会零散地展示“怎样才能画好圆”、“不使用尺子如何画好直线”等练习方法的窍门。认为自己没有绘画天赋的读者,通过练习或是临摹书中的素描,在读完本书之时,应该就可以掌握素描的基础了。
那么,开场白就说到这儿。下面就让我们开始3分钟素描,欢迎大家进入即兴素描的世界。
说实话,一开始我被“3分钟”这个噱头吸引,心想这得是什么样的神技才能做到。但读完之后,我发现它所谓的“3分钟”更多的是一种学习和练习的节奏感,它鼓励你用短时间、高效率的方式去掌握一些核心技巧,而不是真的花3分钟画出一幅惊艳的作品。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非常聚焦,直击素描学习中的痛点,比如如何快速捕捉人物的动态、如何用简单的线条表现人物的体积感等等。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人物关节和肢体语言的部分,很多时候我们画人物会画得僵硬,就是因为对关节的理解不够透彻。这本书通过一些非常直观的示意图,把这些复杂的关节结构讲解得非常清楚,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而且,它还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练习方法,让你能够学以致用。我个人比较喜欢这种“学完就能用”的学习模式,而不是那种讲很多理论,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无从下手的感觉。这本书让我觉得,素描学习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关键在于找到正确的方法和节奏。
评分这本书拿到手的时候,我还在想“3分钟素描”,这名字也太夸张了吧?感觉像是什么速成班的噱头。但是翻开目录,看到“日韩名师课堂”几个字,又觉得有点期待。我平时就喜欢随手画点东西,但总觉得自己技巧不够扎实,尤其是在人物比例和动态捕捉上,常常觉得力不从心。这本书恰好提到了“名师课堂”,就想着说不定能学到一些干货。我之前也尝试过一些素描教程,但很多要么太理论化,要么图片看不清,学起来总是不得要领。这次这本书的排版和图片质量看起来都还不错,我比较关注的是它是否能帮助我快速上手,或者提供一些我之前没有接触过的实用技巧。比如,我一直对如何快速捕捉人物的神态表情很感兴趣,如果这本书里有这方面的讲解,我会觉得非常有价值。另外,它的“3分钟”到底是指什么?是每幅画的完成时间,还是每个小技巧的学习时间?这一点让我有点好奇,也希望它能真的实现某种程度上的“效率提升”。总之,我对这本书的期望是希望能给我带来一些新鲜的视角和易于实践的方法,让我的素描水平有一个看得见的进步,而不是又一本只能摆在书架上“充数”的教程。
评分买这本书之前,我最大的顾虑是它会不会太过于强调“快速”而忽略了“基础”。毕竟素描的基础,比如透视、明暗、结构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我担心这本书会为了追求“3分钟”的效果,而省略掉一些必要的讲解,或者只给出一些表面的技巧。但当我翻开书页,看到那些详细的步骤图和名师的讲解时,我的疑虑就打消了大半。作者在讲解一些基础概念的时候,虽然用了很简洁的语言,但逻辑性很强,而且配图也十分清晰,能够帮助我很快理解。我尤其欣赏的是它在讲解如何捕捉人物表情和神态方面的内容。我一直觉得表情是人物的灵魂,如果能画出有神采的眼睛和生动的嘴唇,人物立刻就活了起来。这本书在这方面提供的分析和示范,我觉得非常到位。它没有直接教你画出完美的脸,而是从最基础的五官结构出发,然后通过一些小练习来帮助你掌握表情的微妙变化。这比那些直接给你看成品图,让你临摹的教程要实用得多。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原来素描可以这么有意思!我之前对素描的印象总是停留在黑白灰的调子里,感觉有些沉闷。但这本书的画面非常鲜活,即使是黑白稿,也能从中感受到色彩的流动和人物的生命力。我最喜欢的一点是,它并没有刻意去迎合某种潮流,而是从素描最本质的魅力出发,去展现人物的动态和情感。我之前尝试过很多关于人物速写的教程,但很多都过于注重“速”而忽略了“写”,导致画出来的东西看起来就像是潦草的涂鸦,缺乏灵魂。这本书不一样,它强调的是在短时间内抓住人物的关键特征,并且通过简洁的线条赋予人物生命。我尤其对它在讲解如何刻画人物的眼神方面的内容印象深刻,它用非常巧妙的方法,寥寥几笔就能够捕捉到人物的情感。这种“少即是多”的技巧,让我觉得非常受启发。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素描的魅力,也让我更有信心去尝试创作更多有情感的作品。
评分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最先被吸引的是它那种轻松活泼的氛围。封面设计就很有日韩漫画那种清新明快的风格,一看就觉得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专业教材。我本身对日韩的插画风格很着迷,尤其是那种线条流畅、色彩温暖的作品。这本书虽然说是素描,但我觉得它应该会渗透不少这方面的审美和技巧。我特别期待里面能有关于如何运用线条来表现人物的质感和情绪的讲解,这点是我一直以来都比较欠缺的。有时候画出来的人物会显得比较“死板”,缺乏那种生动的感觉。如果这本书能教我如何用简单的几笔勾勒出人物的动态和神韵,那我会觉得物超所值。我一直在寻找能够让我“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而不是死记硬背那些基础理论。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点石成金”的灵感,让我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创造出更具表现力的作品。我个人比较喜欢从一些小的练习入手,然后逐渐挑战更复杂的题材。如果这本书的结构是循序渐进的,并且有很多可以模仿的范例,那我一定会非常喜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