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素描3分鍾---日韓名師課堂-W
定價:28.0元
售價:17.6元,便宜10.4元,摺扣62
作者: 山田雅夫,施夢潔
齣版社:上海人民美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53229515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48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1.150多幅示意圖+23種經典案例教學+6種獨特的繪畫法則=3分鍾完成一幅精彩的簡筆素描。
2.本書設計裝幀獨特,采用裸脊膠裝,可供讀者180度平攤閱讀,牢固不掉頁。
3.封麵色彩大膽嘗試充滿青春活力的橙色,顔色亮麗奪目,能夠讓你在茫茫書海中一眼相中!
4.本書作者從理論性的工學角度齣發,將原本專業性較強的素描理論轉化為各種簡單易學的繪畫技巧,具有較高的示範性和極強的實用性。
5.這是一本方便攜帶的口袋書,你可以在任何閑暇時間拿齣來翻閱。
點擊購買以下《日韓名師課堂》係列叢書
href='#' target='_blank'>鉛筆素描入門
href='#' target='_blank'>水彩色鉛筆繪畫入門
href='#' target='_blank'>素描3分鍾
href='#' target='_blank'>建築速寫透視基礎
href='#' target='_blank'>輕鬆學素描――風景篇href='#' target='_blank'>輕鬆學水彩
href='#' target='_blank'>增山修的14堂水彩寫生課
href='#' target='_blank'>零起點學肖像素描
href='#' target='_blank'>野村重存的水彩畫寫生
href='#' target='_blank'>野村重存的漫步水彩寫生內容提要
《素描3分鍾》是一本零基礎,無需使用專業的素描工具,隨時隨地都可以學習的素描口袋書。《素描3分鍾》裏包含瞭如何繪畫人物素描、靜物素描、風景素描的小技巧,教你僅需3分鍾就能完成一幅精彩的簡筆素描。此外,本書作者還突齣強調瞭“綫描”和“塗黑”兩個繪畫重點,指導你在描繪事物時將麵轉化為綫,引導你發現素描的魅力,讓你在短時間內輕鬆快速地掌握素描的畫法。
目錄
作者介紹
山田雅夫,1951年齣生於岐阜縣。城市設計師,山田雅夫城市設計網絡董事長,自然科學研究機構核融閤科學研究所客座教授,工程師,一級建築師,岐阜縣IT顧問。東京大學工學部城市工學科畢業。
曾擔任科學萬國博覽會(1985年舉辦)會場設計負責人,之後獨立創業,參與策劃東京臨海副都市中心開發、橫濱港都未來21世紀開發構思提案等活動。2002年至2005年擔任慶應義塾大學研究院政策和媒體研究科的副教授職務。著有《手機(記筆記)發想法》(光文社新書),《彩色鉛筆15分鍾風景素描》(光文社),《邊散步邊畫城市風景15分鍾特技》(自由國民社),《15分鍾素描進階版》(全係列五冊)、《彩色15分鍾素描》、《彩色鉛筆15分鍾素描》、《15分鍾素描練習帖》(以上為山海堂齣版)等許多作品。
文摘
序言
本書的主旨是為瞭讓讀者朋友在短時間內,輕鬆快速地掌握素描的畫法。
這種方法不需要使用專業的素描工具,隻要有黑色水筆、黑色鉛筆以及復印紙,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進行素描。並且,從身邊的物到人,無需草稿,僅需大約3分鍾就能當場完成,也不用把草圖帶迴傢再作修改。
本書雖然是為瞭讓讀者們學習並掌握素描技巧而寫,但通過深入閱讀就會發現,書中隨處可見從理論性的工學角度齣發的觀點。因為我並非美術專業齣身,工科的專業素養對我産生瞭巨大的影響。本書希望讀者形成理性思維而非感性思維,在這一層麵上,可以說是一本從來沒有過的素描指導書。
本書想要告訴讀者的是“綫描”和“塗黑”這兩個繪畫重點。我強烈感受到這點是因為發現瞭“我們身邊的事物都是通過麵而非綫構成的”這個事實。請試著觀察你身邊的事物,把綫作為構成要素的事物基本是不存在的。盡管如此,我們在描繪這些事物時,仍需要將麵轉化為綫來錶示。這就好像是繪畫的規則,根據這個規則,我們纔能通過筆錶現齣各種各樣的事物來(無法馬上理解這一點也無需擔心,我在後文中還會作進一步的講解)。
不管怎麼說,我發現瞭素描的魅力,也在不斷地素描繪畫中發現瞭很多技巧。比方說,“掌握素描的捷徑是將綫和圓轉化為物”、“把素描的對象放在構圖的右上方為佳”、“想要錶現透視,就要關注綫的盡頭交匯於哪一點”等技巧。在本書中,我會將這些對素描有所幫助的技巧毫無保留地告訴大傢。
在此基礎之上,本書也會零散地展示“怎樣纔能畫好圓”、“不使用尺子如何畫好直綫”等練習方法的竅門。認為自己沒有繪畫天賦的讀者,通過練習或是臨摹書中的素描,在讀完本書之時,應該就可以掌握素描的基礎瞭。
那麼,開場白就說到這兒。下麵就讓我們開始3分鍾素描,歡迎大傢進入即興素描的世界。
買這本書之前,我最大的顧慮是它會不會太過於強調“快速”而忽略瞭“基礎”。畢竟素描的基礎,比如透視、明暗、結構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我擔心這本書會為瞭追求“3分鍾”的效果,而省略掉一些必要的講解,或者隻給齣一些錶麵的技巧。但當我翻開書頁,看到那些詳細的步驟圖和名師的講解時,我的疑慮就打消瞭大半。作者在講解一些基礎概念的時候,雖然用瞭很簡潔的語言,但邏輯性很強,而且配圖也十分清晰,能夠幫助我很快理解。我尤其欣賞的是它在講解如何捕捉人物錶情和神態方麵的內容。我一直覺得錶情是人物的靈魂,如果能畫齣有神采的眼睛和生動的嘴唇,人物立刻就活瞭起來。這本書在這方麵提供的分析和示範,我覺得非常到位。它沒有直接教你畫齣完美的臉,而是從最基礎的五官結構齣發,然後通過一些小練習來幫助你掌握錶情的微妙變化。這比那些直接給你看成品圖,讓你臨摹的教程要實用得多。
評分這本書拿到手的時候,我還在想“3分鍾素描”,這名字也太誇張瞭吧?感覺像是什麼速成班的噱頭。但是翻開目錄,看到“日韓名師課堂”幾個字,又覺得有點期待。我平時就喜歡隨手畫點東西,但總覺得自己技巧不夠紮實,尤其是在人物比例和動態捕捉上,常常覺得力不從心。這本書恰好提到瞭“名師課堂”,就想著說不定能學到一些乾貨。我之前也嘗試過一些素描教程,但很多要麼太理論化,要麼圖片看不清,學起來總是不得要領。這次這本書的排版和圖片質量看起來都還不錯,我比較關注的是它是否能幫助我快速上手,或者提供一些我之前沒有接觸過的實用技巧。比如,我一直對如何快速捕捉人物的神態錶情很感興趣,如果這本書裏有這方麵的講解,我會覺得非常有價值。另外,它的“3分鍾”到底是指什麼?是每幅畫的完成時間,還是每個小技巧的學習時間?這一點讓我有點好奇,也希望它能真的實現某種程度上的“效率提升”。總之,我對這本書的期望是希望能給我帶來一些新鮮的視角和易於實踐的方法,讓我的素描水平有一個看得見的進步,而不是又一本隻能擺在書架上“充數”的教程。
評分說實話,一開始我被“3分鍾”這個噱頭吸引,心想這得是什麼樣的神技纔能做到。但讀完之後,我發現它所謂的“3分鍾”更多的是一種學習和練習的節奏感,它鼓勵你用短時間、高效率的方式去掌握一些核心技巧,而不是真的花3分鍾畫齣一幅驚艷的作品。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非常聚焦,直擊素描學習中的痛點,比如如何快速捕捉人物的動態、如何用簡單的綫條錶現人物的體積感等等。我特彆喜歡它在講解人物關節和肢體語言的部分,很多時候我們畫人物會畫得僵硬,就是因為對關節的理解不夠透徹。這本書通過一些非常直觀的示意圖,把這些復雜的關節結構講解得非常清楚,讓我一下子就明白瞭。而且,它還提供瞭一些非常實用的練習方法,讓你能夠學以緻用。我個人比較喜歡這種“學完就能用”的學習模式,而不是那種講很多理論,但實際操作起來卻無從下手的感覺。這本書讓我覺得,素描學習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關鍵在於找到正確的方法和節奏。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最大感受是,原來素描可以這麼有意思!我之前對素描的印象總是停留在黑白灰的調子裏,感覺有些沉悶。但這本書的畫麵非常鮮活,即使是黑白稿,也能從中感受到色彩的流動和人物的生命力。我最喜歡的一點是,它並沒有刻意去迎閤某種潮流,而是從素描最本質的魅力齣發,去展現人物的動態和情感。我之前嘗試過很多關於人物速寫的教程,但很多都過於注重“速”而忽略瞭“寫”,導緻畫齣來的東西看起來就像是潦草的塗鴉,缺乏靈魂。這本書不一樣,它強調的是在短時間內抓住人物的關鍵特徵,並且通過簡潔的綫條賦予人物生命。我尤其對它在講解如何刻畫人物的眼神方麵的內容印象深刻,它用非常巧妙的方法,寥寥幾筆就能夠捕捉到人物的情感。這種“少即是多”的技巧,讓我覺得非常受啓發。這本書讓我重新認識瞭素描的魅力,也讓我更有信心去嘗試創作更多有情感的作品。
評分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最先被吸引的是它那種輕鬆活潑的氛圍。封麵設計就很有日韓漫畫那種清新明快的風格,一看就覺得不是那種枯燥乏味的專業教材。我本身對日韓的插畫風格很著迷,尤其是那種綫條流暢、色彩溫暖的作品。這本書雖然說是素描,但我覺得它應該會滲透不少這方麵的審美和技巧。我特彆期待裏麵能有關於如何運用綫條來錶現人物的質感和情緒的講解,這點是我一直以來都比較欠缺的。有時候畫齣來的人物會顯得比較“死闆”,缺乏那種生動的感覺。如果這本書能教我如何用簡單的幾筆勾勒齣人物的動態和神韻,那我會覺得物超所值。我一直在尋找能夠讓我“舉一反三”的學習方法,而不是死記硬背那些基礎理論。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點石成金”的靈感,讓我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創造齣更具錶現力的作品。我個人比較喜歡從一些小的練習入手,然後逐漸挑戰更復雜的題材。如果這本書的結構是循序漸進的,並且有很多可以模仿的範例,那我一定會非常喜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