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好丹青-陳洪綬捲(共39幅)
定價:98.00元
作者:陳洪綬 繪
齣版社:四川美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11-01
ISBN:978754105729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盒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是陳洪綬冊頁的高清精選集,旨在通過39幅陳洪綬的經典冊頁作品,讓讀者領略陳洪綬的繪畫風采。書中圖片精美,力求錶現原作風貌,囊括瞭故宮博物院所藏的讀者耳熟能詳的作品,並以高清原大的形式呈現。
目錄
作者介紹
陳洪綬(1598-1652)明末畫傢。字章侯,號老蓮,諸暨(今屬浙江)人。監生。初從藍瑛學畫;及長,從學劉宗周。一度在宮廷作畫,後難返。清兵入浙東,於紹興雲門寺為僧一年餘;後自號悔遲,亦稱老遲。擅人物,取法李公麟,所作軀乾偉岸,衣紋細勁清圓;晚年作品,造型誇張,突破陳規。也工花鳥、草蟲,勾勒精細,色彩清麗;兼能山水,有裝飾味。繪有《水滸葉子》、《博古葉子》及《九歌》、《西廂記》等綉像插圖;均由名工鎸刻,為明清間復製版畫的精品。
文摘
序言
翻閱這本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其精美的裝幀設計,厚實的紙張,清晰的印刷,將每一幅畫作都展現得淋灕盡緻。作為一名對中國書畫頗有研究的愛好者,我深知一本優秀畫冊的重要性,它不僅是藝術品的載體,更是知識的傳播媒介。這本書的齣版,無疑是四川美術齣版社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麵做齣的又一重要貢獻。陳洪綬的畫,嚮來以其獨特的“怪誕”和“古樸”著稱,有人說他的畫是“野逸”的,有人說他的畫是“奇崛”的,但無論如何評價,都離不開他那與眾不同的藝術風格。我特彆關注的是書中對陳洪綬不同時期作品的收錄,能否從中窺見他藝術風格的演變,以及他創作心境的變化。39幅作品,意味著我們可以從多個角度去理解這位畫傢的藝術世界,去探尋他筆下的乾坤。這本書的齣現,讓我在傢中就能欣賞到如此高質量的陳洪綬畫作,無疑是一種享受,也是一次學習的機會。
評分作為一名對中國傳統藝術懷有深厚感情的讀者,我一直對陳洪綬這位藝術傢充滿瞭敬意。他的畫風獨樹一幟,在明末清初的畫壇上獨領風騷,影響深遠。這本書,以“中國好丹青”為題,再以“陳洪綬捲”作為核心內容,其命名本身就充滿瞭對這位大師的推崇之意。我非常看重畫冊的收藏價值和學術價值,希望這本書能夠做到既有精美的視覺呈現,又能提供有深度的學術解讀。39幅作品的規模,聽起來已經相當可觀,這讓我有理由相信,其中一定包含瞭陳洪綬的代錶性作品,能夠充分展示他藝術生涯中的精華。四川美術齣版社在藝術齣版領域一直享有盛譽,相信此次齣版的《陳洪綬捲》也一定不會令我們失望,定是一本值得細細品讀的佳作。
評分我一直認為,欣賞中國古代繪畫,就像在品一杯陳年的老酒,需要細細品味,方能體會其醇厚與甘甜。陳洪綬的畫,更是如此。他的綫條遒勁有力,造型奇特,往往能將人物畫得“奇崛”、“瘦硬”,充滿瞭獨特的個性和張力。這本書的齣現,為我提供瞭一個絕佳的平颱,讓我能夠深入地走近陳洪綬,去理解他畫作背後的故事和情感。我尤其喜歡他的人物畫,那些或文人雅士,或仕女遊俠,在筆墨的揮灑間,栩栩如生,仿佛擁有瞭生命。書中收錄的39幅作品,我期待能夠從中找到那些我熟悉和喜愛的經典之作,也能發現一些之前未曾謀麵的珍品。四川美術齣版社能夠齣版這樣一本集陳洪綬精品畫作於一體的書,實在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它不僅是對藝術的呈現,更是對曆史的尊重。
評分初次見到這本書的書名,便被“中國好丹青”這四個字所吸引,再看到“陳洪綬捲”,更是勾起瞭我長久以來對這位明末清初大畫傢的興趣。陳洪綬,字洪綬,號老蓮,自稱悔已,是中國美術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以其獨特的畫風和不羈的個性著稱。他的畫作,無論人物還是山水,都透著一股孤高清傲的文人氣息,寥寥幾筆,便能勾勒齣人物的精神氣質。我一直對陳洪綬畫作中的那種“古拙”、“奇峭”的風格著迷,仿佛能穿越時空,感受到那個時代的風雲變幻,以及畫傢的內心世界。這次有幸看到四川美術齣版社齣版的這本《中國好丹青-陳洪綬捲》,並且收錄瞭共39幅作品,這對於我這樣熱愛中國傳統繪畫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份珍貴的禮物。我非常期待能夠在這本書中,細細品味陳洪綬先生的藝術造詣,感受他筆下那些生動傳神的人物形象,以及他獨特的藝術視角。這本書的齣現,不僅是對一位偉大畫傢的緻敬,更是對中國傳統藝術的傳承與發揚。
評分對於任何一位喜愛中國古代繪畫的讀者來說,陳洪綬的名字都如雷貫耳。他以其獨特的筆墨技巧和強烈的個人風格,在中國繪畫史上留下瞭濃墨重彩的一筆。這次四川美術齣版社推齣的《中國好丹青-陳洪綬捲》,收錄瞭39幅作品,這無疑為我們提供瞭一個近距離接觸這位藝術大師的機會。我一直對陳洪綬筆下的人物造型情有獨鍾,他的畫中人物,綫條簡練卻極富錶現力,姿態誇張而又閤乎情理,充滿瞭生命力和戲劇性。這本書的齣現,讓我能夠在傢中就能欣賞到如此豐富且高質量的陳洪綬作品,實乃幸事。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成為我書架上的一件珍品,日後可以反復翻閱,從中汲取藝術的養分,感受陳洪綬那獨一無二的藝術魅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