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松写生图谱100例

奇松写生图谱100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乐震文 等绘 著
图书标签:
  • 奇松
  • 写生
  • 绘画
  • 图谱
  • 艺术
  • 自然
  • 松树
  • 技法
  • 教学
  • 素描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诗书雅韵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32242504
商品编码:29503136552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5-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奇松写生图谱100例

定价:38.00元

售价:23.9元,便宜14.1元,折扣62

作者:乐震文 等绘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1-01

ISBN:9787532242504

字数:

页码:9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松树是一种常绿乔木。原产地﹕中国大陆台湾. 松树类分布北半球温带寒带或热带低至高海拔冷凉山区﹐品种有80余种﹐台湾也有原生种﹐如台湾二叶松台弯五叶松﹐分布于中央山脉低至高海拔山区 。
松树类分布北半球温带﹑寒带或热带低至高海拔冷凉山区﹐品种有80余种﹐台湾也有原生种﹐如台湾二叶松﹑台弯五叶松﹐分布于中央山脉低至高海拔山区。叶针形﹐雌雄同株﹐树姿冈峦苍劲﹐生长纋慢﹐寿命长 。
奇松:黄山奇松,以石为母,以云为乳,挺立于风崖绝顶之上,苍劲挺拔。黄山松针叶短粗,顶平如削,姿态之美堪称一绝。巨松高数丈,小松不足盈尺。由于大自然的造化,使它苍劲多姿:或耸立挺拔,似擎天巨人;或翠枝舒展,如行云流水;或干曲枝虬,如苍龙清波。株株形态逼真,惟妙惟肖 。的由玉屏楼前那寿逾千年的迎客松,至今仍生机盎然,成了中华民族热情好客的象征。还有许多奇松怪石相映成趣,如“梦笔生花”、“喜鹊登梅”等分外瑰奇。
松树是山水画中应用多的树木之一,无论是旷野还是山巅,都生长有松树。松树还可以作为主体形象表现。画松树应先抓住三大特征:一是树的枝干有块鳞形裂纹;二是枝干如游龙,横向伸张;三是树叶退为针状。
作画时先画树身,勾出树干后即圈鳞斑,圈勒要有大有小、虚实的变化,不宜过大,否则树干会显得松散。圈勒要一气呵成,以求气势的畅达。后画树枝,画枝可取用左右横势,开长舒展。通过高低、长短、曲直的变化,就能写出松树婀娜多姿的体态。然后勾勒松针,松针的组成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类:一种是扇形,一种是轮形。扇形为左右展开,舒展的幅度较大,表现较为自由;轮形为松针聚集在一个中心点上,形成一个“圆轮”,因为形态较为固定,所以变化受到限制,表现力没有扇形那么强。
松树生命力旺盛,在贫瘠的山崖上也能生长,这是发达的根系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所以画好松根有助于松树神态的体现。松根要多盘曲紧扣山崖。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奇松写生图谱100例》图书简介 一、 核心价值与创作初衷 《奇松写生图谱100例》并非一本陈列奇特松树异象的图鉴,也不是对某种特定艺术风格的阐释。它是一本旨在回归写生本体,以严谨细致的观察和描绘,探索松树这一生命形态的丰富多样性与内在精神的书。本书的创作初衷,源于对自然生命体最朴素的敬畏,以及对写生这一绘画基本功的深刻认知。在信息爆炸、图像泛滥的时代,我们愈发感到,直接面对生命,用画笔捕捉其瞬间的神韵,是连接个体与自然的最佳桥梁。松树,作为一种坚韧、挺拔、历经风霜却生机勃勃的植物,其形态之多变,枝干之遒劲,松针之疏密,无不蕴含着丰富的表现语言。本书希望通过对“100例”不同姿态、不同环境下的松树进行写生,引导读者重新审视写生本身的力量,体验从观察到描绘过程中,那种专注、沉浸的艺术之旅。它不是在“创造”奇特,而是在“发现”与“呈现”自然生命的真实奇迹。 二、 内容构成与视角解读 本书并非以“例”的数量取胜,每一例都代表着一种独特的观察角度和表现侧重。我们并非机械地罗列一百种形态各异的松树,而是试图通过这“100例”,展现松树在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生长环境、不同光影条件下的生命状态。 姿态万千,生命叙事: 我们关注的“姿态”并非仅限于树干的曲折与伸展。它包含了根系的盘踞,枝条的生长轨迹,甚至松针的舒展与卷曲。例如,一株迎风而立的古松,其向阳一侧的枝繁叶茂与背风一侧的疏朗稀疏,本身就构成了一幅生命力的叙事。一株攀附岩石的松树,其与山体融为一体的顽强姿态,则诉说着环境的严酷与生命的坚韧。本书中的100例,从巍峨挺拔的巨松,到矮曲盘旋的古柏(虽然名称是松,但我们会探讨同属针叶树的形态共性),从林间疏影,到悬崖峭壁上的孤松,都力求捕捉其生命形态的独特印记。 光影游戏,空间营造: 光线是塑造形体的灵魂。本书中的写生,将着重表现光线如何穿透松针的缝隙,如何在粗糙的树皮上投下斑驳的阴影,如何在枝干之间勾勒出丰富的层次感。无论是晨曦微露时的柔和光芒,还是日当正午的强烈对比,亦或是夕阳余晖下的温暖色调,都将被细致地描绘。通过对不同光影的捕捉,读者可以学习如何运用明暗关系来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空间感,如何用色彩的光影变化来传达松树在不同时间、不同气候下的情绪。 材质肌理,触感传达: 松树的材质肌理是写生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元素。粗糙的树皮,布满裂纹的纹理,以及松针的细密与质感,都是表现的重点。本书的写生并非止步于轮廓的勾勒,而是深入到对材质肌理的刻画。例如,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墨色的变化,表现古松树皮的沧桑与年代感;通过对松针的疏密排布和笔法的运用,展现松叶的翠绿与蓬勃。读者可以通过观察这些细节,理解如何在绘画中有效地传达出“触感”,让画面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真实感。 环境融合,意境拓展: 松树并非孤立存在,它与周围的环境息息相关。本书中的100例,会呈现松树在不同自然环境中的生长状态:是与奇石为伴,还是与云海相依,是点缀于幽深的山谷,还是矗立于开阔的平原。写生不仅仅是对松树本身的描绘,更是对松树与环境之间关系的一种解读。通过观察松树与山石、云水、天空的相互映衬,读者可以学习如何将松树融入整体画面,如何通过环境的烘托来增强松树的意境,从而创作出更具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三、 学习价值与实践指导 本书的价值体现在其回归写生本体,为绘画爱好者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学习路径。 重塑写生观: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很多人容易忽视写生这一基础。本书通过“100例”的丰富呈现,旨在告诉读者,写生并非枯燥的模仿,而是与自然生命对话的深刻过程。每一笔的挥洒,都凝聚着观察者的心血与思考。本书希望唤醒读者对写生的热情,理解写生在艺术创作中的不可替代性。 技法启蒙与进阶: 书中的写生作品,虽然以写实为基础,但同样蕴含着作者在笔墨、色彩、构图等方面的实践经验。读者可以通过对这些作品的临摹和研究,学习到如何运用不同的笔法表现松树的形态与质感,如何运用色彩来营造不同的氛围,如何通过构图来突出画面的主题。本书并非提供一套死板的教学步骤,而是通过丰富的案例,引导读者自主探索和领悟绘画技法。 观察力与审美能力的培养: 绘画的根基在于观察。通过对100例松树的细致描绘,本书旨在训练读者的观察力,让他们学会用“心”去观察,去感受生命最细微的变化。同时,通过对不同形态、不同环境下的松树的艺术化呈现,也潜移默化地培养读者的审美能力,让他们能够欣赏和理解自然之美,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艺术语言。 激发创作灵感: 本书并非提供“范本”式的教学,而是鼓励读者在观察与临摹的过程中,发掘属于自己的创作灵感。100例松树,代表着100种不同的生命表达,它们可以成为读者创作的起点,启发他们去观察身边更多的生命形态,去探索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 四、 目标读者与阅读建议 本书的目标读者群体广泛,涵盖了从初学者到有一定基础的绘画爱好者。 初学者: 对于刚刚接触绘画的爱好者,本书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入门范例。通过临摹这些写生作品,可以快速建立起对物体造型、光影变化、笔墨运用的基本认知,打下坚实的绘画基础。 绘画进阶者: 对于已经有一定绘画基础的读者,本书提供了深入研究松树这一经典绘画题材的机会。通过对不同风格、不同表现手法的学习,可以拓宽自己的绘画视野,提升艺术表现力。 自然爱好者: 任何热爱自然、对生命充满好奇的人,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共鸣。它不仅是一本绘画参考,更是一次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让你在笔尖下重新发现松树的勃勃生机。 阅读建议: 细致观察: 在阅读本书时,请勿急于临摹。首先,花时间仔细观察每一幅写生作品,体会作者的观察角度、表现重点以及所传达的情感。 动笔尝试: 在充分理解之后,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例”,尝试临摹。在临摹过程中,可以对照原文,思考作者是如何处理细节的,自己的处理有何不同。 独立写生: 最终的目标是能够独立写生。在掌握了一定的观察和表现方法后,鼓励读者走出书房,走进自然,亲身去感受松树的生命力,并尝试用画笔将其记录下来。 思考与创新: 不要拘泥于形似,更要追求神似。在临摹和写生的过程中,尝试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情感,逐渐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 结语 《奇松写生图谱100例》并非旨在呈现“奇特”的松树,而是希望通过对“100例”写生作品的呈现,回归写生的本真,展现松树生命形态的丰富与深邃。它是一次对自然的致敬,一次对绘画基本功的锤炼,一次对个体观察与表达能力的探索。我们相信,通过对本书的深入学习与实践,读者不仅能够提升绘画技艺,更能从中获得一种与生命连接的纯粹喜悦,感受绘画在描绘自然生命时的无穷魅力。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太吸引人了!深邃的墨绿色搭配鎏金的“奇松写生图谱100例”几个大字,光是看着就让人心生敬意。书脊的材质也很有质感,触感温润,让人忍不住想翻开它。我是在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在一家藏书丰富的独立书店里偶然发现它的。当时我正漫无目的地在书架间穿梭,目光被它特有的沉静气质所吸引。店主是一位上了年纪的女士,她看到我拿起这本书,微笑着点点头,说:“这是本好书,静下心来看,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她的话更增添了我对这本书的好奇。拿到手中,它比我想象的要厚实一些,纸张的厚度和色泽都透着一股沉淀的韵味,仿佛承载着多年的时光与智慧。封面上的图案,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细细品读内页,但光是这封面,就足以让我对它接下来的内容充满期待,想象着里面会是怎样一番描绘,又是怎样的一种意境。

评分

说实话,我最初是被这本书的标题吸引的。“奇松”两个字,就带着一种神秘感和艺术感,让人不禁联想到那些形态各异、姿态万千的松树。而“写生图谱100例”,则预示着这本书的实用性和系统性。我是一名有着十几年绘画经验的水彩画家,虽然平时也画一些写意花鸟,但对于写实的风景写生,尤其是对一些复杂元素的表现,我总感觉有所欠缺。我相信这本《奇松写生图谱100例》能够填补我在这方面的空白。我期待它能够提供一套科学的写生方法,指导我如何去观察、去分析、去捕捉松树的每一个细节,并将其转化为笔下的线条和色彩。这本书的装帧也让我眼前一亮,那种厚重而典雅的感觉,仿佛本身就具备了一种艺术的沉淀。

评分

最近我对“慢生活”和“静心创作”特别着迷,常常会寻找一些能让我沉浸其中的事物。偶然间,我看到一本叫做《奇松写生图谱100例》的书,它的名字就透着一股清幽和雅致。封面设计是一种深沉而宁静的色彩组合,搭配着充满韵味的字体,给人一种想要立刻翻阅的冲动。这本书的尺寸和重量都恰到好处,拿在手里有一种踏实感,让人觉得它不是那种浮光掠影的读物。我猜想这本书的内容一定非常扎实,不是那种快餐式的教学,而是需要读者静下心来,慢慢体会,细细揣摩。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禅师,用最朴实无华的方式,引导我进入一个属于松树的世界,让我在描绘的过程中,也能够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评分

我是一位热爱自然风光,尤其是钟情于松树的业余画家。平常我总是在网络上搜集一些描绘松树的素材,但总觉得不够系统,也缺乏一种深入的指导。当我在朋友的推荐下看到《奇松写生图谱100例》这本书时,简直像发现了一个宝藏!这本书的外观设计就透露出一种专业与严谨,沉甸甸的质感,以及那略带复古的封面设计,都预示着其内容的丰富性。我最期待的是书中对不同松树形态的细致描绘,例如不同季节、不同生长环境下松树的枝干形态、针叶的疏密、松果的纹理等等。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一步步教我如何去捕捉松树那特有的苍劲与挺拔,如何在画面中表现出它的生命力。我甚至已经准备好了我的画笔和画纸,迫不及待地想要按照书中的引导,去亲手描绘出那些我心目中的奇松。

评分

我是一个对传统文化和自然艺术有着浓厚兴趣的收藏家,尤其偏爱那些能展现东方美学意境的书籍。当我在一家古色古香的书店里看到《奇松写生图谱100例》这本书时,我的目光立刻被它独特的气质所吸引。封面上的设计,带着一种含蓄而内敛的美感,墨色的晕染和金色的点缀,都透露出一种低调的奢华。书的整体感觉非常厚重,纸张的质感也很好,仿佛蕴含着一股古老的智慧。我一直对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松树题材情有独钟,它们象征着坚韧不拔、高风亮节。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如何描绘不同种类松树的精妙之处,以及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所注入的独特情感和哲学思考。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绘画指南,更是一件可以细细品味的艺术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