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材:素描
定价:35.00元
作者:张益文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10-01
ISBN:9787308039826
字数:
页码:12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美术教学是学前教育专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美术活动在幼儿园教学环节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根据历年来幼师院校美术教学的实践经验,编写了这套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材。本教材密切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和特点,力求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及审美能力,以强化未来幼儿园教师职前基本技能训练为目标。教材力图在知识上求广、技能上求实、内容上求新、方法上求活,建立符合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规律的美术教材新体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力求强化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基础课程。
强化的基础课程包括素描(侧重造型因素、结构和空间透视,把解决形的问题放在首要位置)、装饰色彩(装饰色彩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色彩的表现技法以及配色能力)、人物、动物基础、手工等,培养学生掌握的造型能力,为以后的美术应用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加大应用课程的力度。
在掌握的造型基本功后,加强更具实用性的应用课程训练,如自配色的能力,画面的构图组合能力,色彩表现技法的运用能力,学习粉彩画、彩墨画、沥粉画等。通过这些训练,使学生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开设幼儿园故事挂图创编课程。
学习欣赏、评析儿童读物插图,掌握儿童读物插图特有的造型特点和构图形式。在参考有关资料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想像,根据特定故事内容进行造型设定和构图组合,完成故事创编。培养学生构思、构图、配色等综合能力。
本教材现分四册:《素描》、《人物》、《动物》、《装饰色彩》,以后将陆续编写《国画》、《创编》、《手工》、《欣赏》等。系列教材在内容编排上,由浅入深,有比较大的弹性。本教材既可供三年制学生使用,也可供五年制大专和四年制本科学生使用。教师可以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合适的内容开展教学。
在素描分册的编写过程中,部分范例由编著者和吴怡、谢笑容、杨勇等教师绘制,此外还选用了一部分素描资料和学生的课堂写生练习以及临摹习作,平面构成中的部分范例由李莉提供。在此表示感谢。
目录
素描基础概念
单个物体造型
几何石膏组合
静物组合
附:平面构成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在职的幼师,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切实提升教学技能的美术教材,尤其是素描这一块,很多时候觉得自己在引导孩子写生时,能够提供的指导非常有限。偶然间通过同事的推荐,我购入了这本《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材:素描》。这本书的到来,简直就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它没有直接灌输复杂的透视原理或者光影技巧,而是非常接地气地从“如何观察”入手,引导我重新审视身边的物体,学会用最简单的线条去捕捉事物的本质特征。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动态线条”的讲解,书里通过描绘风吹动的树叶、奔跑的小狗等例子,让我深刻理解了线条的节奏感和生命力。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启发,因为我发现很多时候孩子们的画作之所以显得呆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使用的线条缺乏活力。这本书还提供了大量的范例,这些范例都非常贴近幼儿的生活,比如孩子们熟悉的卡通形象、玩具模型等,这让我能够迅速找到教学灵感。更重要的是,书中的讲解方式让我意识到,作为老师,我们更需要的是具备引导和鼓励的能力,而不是仅仅展示高超的绘画技巧。它强调了“过程比结果更重要”,鼓励我们去发现孩子们画作中的闪光点,即使是稚嫩的线条,也可以从中解读出他们的情感和想法。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对未来的美术教学充满了信心,也更加热爱这份传递美育的职业。
评分这本《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材:素描》给我带来的惊喜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在艺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深度上。我是一名对儿童心理发展和早期教育颇感兴趣的研究生,一直想在美术教育领域找到一本既有学术高度又具备实用价值的教材。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它不仅仅是教授绘画技巧,更是在探讨“为什么”要教孩子们画素描,以及“如何”通过素描来促进儿童认知、情感和创造力的发展。书中对儿童绘画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有着深入的分析,并且将素描练习与这些发展阶段紧密结合。我尤其欣赏它关于“视觉思维培养”的章节,作者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阐述了素描如何帮助儿童建立空间概念、理解物体结构、发展观察力。这些都远超出了单纯的技法层面,触及了更深层次的教育理念。书中的案例分析非常具有代表性,能够让我看到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进行素描练习时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教师可以采取的有效干预策略。此外,这本书在编排上也十分用心,图文并茂,理论阐述清晰,练习设计也富有启发性,让我感觉自己仿佛在与一位资深的儿童美术教育家进行深入的对话。它为我今后的研究方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也为我未来可能参与的课程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思路。
评分刚开始接触这本《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材:素描》时,我的第一感受是它非常“实在”。我是一名刚入职的美术老师,在大学里学的更多是学院派的素描,而面对一群三四岁的孩子,我感到束手无策。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救火队员”,迅速而有效地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它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理论,也没有故弄玄虚的技巧,而是非常务实地从“怎么开始”说起。我记得我最头疼的是孩子们拿笔乱画,线条毫无章法。这本书里有一个章节是关于“线条的趣味游戏”,通过让孩子们模仿雨滴、小蛇、风等,引导他们自然而然地去感受和运用不同方向、粗细、长短的线条。这种游戏化的教学方式,我试过几次,效果出奇地好,孩子们一下子就找到了画画的乐趣。书中的示范作品也很有意思,不是那种要求完美比例的写实画,而是充满童趣和想象力的造型,比如用简单的圆形和线条勾勒出可爱的小动物。这让我明白,在学前阶段,重要的不是画得像不像,而是要鼓励孩子们大胆尝试,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本书还提供了一些关于如何组织课堂活动、如何评价孩子画作的建议,这些对于一个新手老师来说,简直是“及时雨”。它让我从“怕带不好美术课”的焦虑,转变为“期待每次美术课”的兴奋。
评分在翻阅《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材:素描》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感受到这本书在“启发性”和“前瞻性”上的独特价值。我是一名对儿童艺术教育发展趋势和创新教学方法保持高度关注的教育工作者,一直在寻找能够引领行业方向的教材。这本书的内容,在我看来,正是对传统素描教学模式的一次有益突破。它打破了素描只注重写实描绘的局限,而是将其延展到对儿童想象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上。书中的一些“主题式素描”练习,比如“梦想中的城堡”、“太空探险”等,引导孩子们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想象和变形,这对于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尤其欣赏作者关于“引导式提问”的论述,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提问来激发孩子的思考,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这种教学理念,我认为是未来美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此外,这本书还融入了一些跨学科的元素,比如将素描与科学、数学等内容相结合,例如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规律来画素描,或者通过理解几何图形来构成画面。这种融合性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丰富孩子的学习体验,也能够帮助他们建立更全面的知识体系。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极具启发性和前瞻性的教材,它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学前儿童的素描教育,并为我未来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
评分终于拿到这本期待已久的《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材:素描》,翻开第一页就仿佛被带进了一个充满童趣与创造力的世界。我是一名即将踏上学前教育岗位的大学生,对如何引导孩子们认识和表达色彩、线条充满热情,同时也有些许迷茫。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带着一种温暖而活泼的感觉,配色柔和,图形简洁,让我立刻感受到它与孩子们的亲近。在图书馆里偶然瞥见这本书时,就被它那种“看得懂,学得会”的气息所吸引,不像一些纯理论的艺术书籍那样高深莫测。拿到手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发现它从最基础的线条、形状开始,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去观察和描绘身边的事物,比如小动物、水果、简单的玩具等等。这种由浅入深的讲解方式,对于完全没有美术基础的我来说,简直是福音。书中的插图质量非常高,线条清晰,构图也很有启发性,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技巧和理念。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如何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小猫的活泼感”的部分,通过作者的讲解,我才意识到原来一个小小的弧线就可以让猫咪的耳朵瞬间变得生动起来。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你画画,更是在教你如何用画笔去“看见”世界,看见孩子们眼中丰富多彩的世界。我已经在想象着将来如何把书中的练习融入到我的教学中,如何用最简单易懂的方式,带领孩子们一起去探索素描的乐趣,激发他们的艺术潜能。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十分亲切,没有太多枯燥的术语,更像是与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交流,她耐心解答你的疑惑,一步步地引领你走向成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