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曾三凯/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家系列 |
| 作者 | 曾三凯,连辑 |
| 定价 | 300.00元 |
| 出版社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 ISBN | 9787503963087 |
| 出版日期 | 2017-10-01 |
| 字数 | |
| 页码 | 115 |
| 版次 | 1 |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8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曾三凯/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家系列》收录了曾三凯代表作品,收录了作者的创作体会和理论思考。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艺术自述 砚边二题 艺术作品 觉山2014 潇湘夜 觉山g-1 觉山g一2 觉山g-5 觉山g-6 雁荡云山一1 雁荡云山一2 雁荡云山一3 雁荡云山一4 觉山瑞雪一a 觉山瑞雪一b 觉山瑞雪一c 觉山瑞雪一d 觉山h一1 觉山h一2 觉山h一3 觉山h一4 觉山h一5 觉山h一6 觉山h一7 觉山h一8 觉山2016-29 觉山2016-30 觉山2016-31 觉山2016-32 觉山k一1 觉山k一2 觉山k一3 觉山k一4 觉山2016-5 觉山2016-6 觉山2016-9 觉山2016-11 觉山2016-12 觉山2016-14 觉山2016-15 觉山2016-17 觉山2016-18 觉山2016-19 觉山2016-20 觉山2016-47 觉山a一1 觉山a一2 觉山a一3 觉山a一4 觉山a一6 觉山a一7 觉山c一1 觉山c一2 觉山d一1 觉山d一2 觉山e一1 觉山e一2 觉山e一3 觉山e一4 觉山e一5 觉山e一6 雾隐楼台卷 创作思考 试谈笔墨与自然观 同林创作略谈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 艺术自述 砚边二题 艺术作品 觉山2014 潇湘夜 觉山g-1 觉山g一2 觉山g-5 觉山g-6 雁荡云山一1 雁荡云山一2 雁荡云山一3 雁荡云山一4 觉山瑞雪一a 觉山瑞雪一b 觉山瑞雪一c 觉山瑞雪一d 觉山h一1 觉山h一2 觉山h一3 觉山h一4 觉山h一5 觉山h一6 觉山h一7 觉山h一8 觉山2016-29 觉山2016-30 觉山2016-31 觉山2016-32 觉山k一1 觉山k一2 觉山k一3 觉山k一4 觉山2016-5 觉山2016-6 觉山2016-9 觉山2016-11 觉山2016-12 觉山2016-14 觉山2016-15 觉山2016-17 觉山2016-18 觉山2016-19 觉山2016-20 觉山2016-47 觉山a一1 觉山a一2 觉山a一3 觉山a一4 觉山a一6 觉山a一7 觉山c一1 觉山c一2 觉山d一1 觉山d一2 觉山e一1 觉山e一2 觉山e一3 觉山e一4 觉山e一5 觉山e一6 雾隐楼台卷 创作思考 试谈笔墨与自然观 同林创作略谈 |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意思,那是一种朴素而又充满力量的美感,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我翻开书页,就被那细腻的笔触和沉稳的色彩所吸引,仿佛能听到艺术家内心深处的回响。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不断被曾三凯先生的艺术语言所触动,他能够将传统的东方意境与现代审美巧妙地融合,创造出独具一格的视觉体验。那种写意的水墨,仿佛能呼吸一般,将山川河流、花鸟虫鱼的生命力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却又不是简单的写实,而是升华了一种精神,一种东方哲学式的宁静与超脱。我特别喜欢他处理留白的方式,寥寥几笔,却能勾勒出无限的意境,让观者在想象的空间里自由驰骋。这本书不仅仅是欣赏艺术品,更像是在与一位智者对话,他的艺术作品背后所承载的思考和感悟,都让我受益匪浅。文化艺术出版社的选择和包装也为这本书增色不少,它呈现出一种值得珍藏的品质感。
评分这本书中的每一幅作品,都像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曾三凯先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他用画笔描绘出的,是一种诗意的栖居,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我特别欣赏他在留白上的运用,那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让画面有了呼吸的空间,也让观者的想象力得以自由驰骋。他的线条,时而如疾风骤雨,时而如行云流水,充满了生命的律动感。我能感受到他对艺术的执着和热爱,这种热爱,渗透在他的每一笔、每一画之中。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画册,更像是一本艺术的随笔,记录着一位艺术家对生活、对艺术的感悟和思考。文化艺术出版社的出版,使得这些宝贵的艺术财富得以与更多读者分享,功德无量。
评分第一次接触曾三凯先生的作品,就被他那股“静水流深”的气质深深吸引。这本书的排版和印刷都相当考究,细节之处尽显匠心。在欣赏他的画作时,我常常会忘记时间,沉浸在他所营造的那一方天地里。他的笔墨,时而遒劲有力,如山岳巍峨;时而婉转细腻,如流水潺潺。这种变化万千的笔触,却又统一在他的独特风格之下,展现出一种强大的艺术生命力。我特别喜欢他画中的意境,那种“意在笔先,形随心生”的境界,让人在观赏的同时,也引发了无限的遐想。他对于自然景物的描绘,不仅仅是形似,更是神似,仿佛每一棵树,每一片叶,都拥有自己的灵魂。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是一种平和而又深刻的艺术体验,它让我看到了传统艺术在当代焕发的勃勃生机,也让我对中国艺术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评分翻阅这本书,我立刻被一种宁静而又富有张力的艺术氛围所包裹。曾三凯先生的作品,在我看来,是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探索,他用他的画笔,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情感瞬间,并将它们凝固在纸上,成为永恒。他的线条流畅而富有弹性,如同自然的脉搏,每一次起落都充满了生命力。色彩的运用更是点睛之笔,他能够在大胆的对比中找到和谐,在微妙的过渡中展现深邃。我尤其欣赏他在构图上的大胆创新,打破了传统的框架,却又处处流露出东方艺术的韵味。读他的画,仿佛能感受到春风拂面的温柔,夏日阳光的热烈,秋日落叶的静美,冬日白雪的纯净。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洗涤。它让我重新审视生活中的点滴,去发现那些被忽略的美好,去感受那些被遗忘的情感。每一次翻阅,都能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这才是真正的好书。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沉稳而大气。曾三凯先生的艺术,在我看来,是一种饱含东方哲学智慧的表达。他笔下的世界,既有现实的质感,又不乏超脱的意境。我喜欢他作品中那种不急不缓的节奏感,仿佛是在讲述一个古老而又动人的故事。他的色彩运用,含蓄而不失张力,能够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无限的层次感。尤其是在描绘人物的时候,他并没有刻意去迎合现代的审美标准,而是着重于捕捉人物内在的精神气质,那种坚韧、智慧和沉静,都跃然纸上。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非常符合其内容,有一种低调的奢华感,让人在翻阅时倍感舒适。每次翻到新的页面,都像是在探索一个未知的世界,充满了惊喜和感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