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封思孝水彩画集 | 作者 | 封思孝 | 
| 定价 | 360.00元 | 出版社 | 人民美术出版社 | 
| ISBN | 9787102039930 | 出版日期 | 2007-07-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内容简介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作者简介 | |
|   封思孝,1948年生于山东省青岛市。他先后在青岛工艺美术学校、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学习。参加工作后成为专业画家。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出版:《木笔水彩画技法》(1986年)、《封思孝水彩画》(1987年)、《中国水彩画家封思孝》(1997年)、《中国当代水彩画家封思孝》(2006年)、《封思孝作品选》(2006年)、《封思孝画集》(2007年)。个人画展:先后在中国美术馆(1996年)、山东美术馆(1984年和1996年)、北京朱雀艺术宫(1985年)、深圳美术馆(1990年)、美国旧金山(1991年)、美国夏威夷(1997年)、加拿大美术中心(2006年)、荣宝斋(济南,2006年)举办个人画展。参展: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全国美术展览。文化部在墨西哥、印度、法国、韩国、日本、荷兰等国家美术馆举办的美术展览。文化部推选7位全国青年画家于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全国届新人新作展。1986年、1993年、1995年全国水彩水粉画展。1988年、1989年、1990年亚西亚国际画展。海峡两岸水彩画大展。发表作品:20幅作品发表于人民美术出版社、广东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山东人民美术出版社的书刊上。作品被收藏:中国美术馆、韩国美术馆、美国旧金山议会、美国皮诺市议会、山东美术馆、加拿大艺术中心、天津美术学院、曲阜师范大学等共17幅。  |  
| 目录 | |
|   这是一本传承与创新浑然汇融相映生辉的画集。在这里,古今没有裂痕和代沟,历史的时空悬挂着现今鲜活的太阳;在这里,艺术失去了国界的概念,众域浓缩如斯,“环球同此凉热”,呈现给人们的是一个绚丽多彩的和谐世界。封思孝先生采撷世界众多地域风光成集的水彩画,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的观看和记录方式,让大洋此岸与彼岸得到共识,这就是:以更为轻松的方式看世界,用性情感悟自然。读封思孝先生的水彩画,你会发现:在丛林之中、高山之巅,在平原坦壤、大海碧波之间,处处有无声的生命在酝酿和萌动;风和云变成阳光的上册:  |  
| 编辑推荐 | |
|   这是一本传承与创新浑然汇融相映生辉的画集。在这里,古今没有裂痕和代沟,历史的时空悬挂着现今鲜活的太阳;在这里,艺术失去了国界的概念,众域浓缩如斯,“环球同此凉热”,呈现给人们的是一个绚丽多彩的和谐世界。封思孝先生采撷世界众多地域风光成集的水彩画,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的观看和记录方式,让大洋此岸与彼岸得到共识,这就是:以更为轻松的方式看世界,用性情感悟自然。读封思孝先生的水彩画,你会发现:在丛林之中、高山之巅,在平原坦壤、大海碧波之间,处处有无声的生命在酝酿和萌动;风和云变成阳光的上册:  |  
| 文摘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序言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封思孝先生的水彩画集,是一本值得反复品味的书。每一次翻看,都能从中汲取新的灵感。他的作品,既有写实的严谨,又不乏写意的浪漫,将现实的景物与内心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画面中的色彩饱和度适中,既能展现出物体的质感,又不失水彩的通透感,让人赏心悦目。
评分这本画集给我带来了一种久违的宁静感。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能够沉浸在这样一幅幅充满东方韵味的水彩画中,无疑是一种精神的洗礼。封思孝先生的画作,总是带着一种温润如玉的质感,无论是描绘静谧的江南水乡,还是雄浑壮丽的自然风光,都充满了东方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意境。他对于色彩的把握,既有西方的写实功底,又融入了中国画的写意精神,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艺术水准。
评分每一次翻阅这本画集,都有新的发现和感动。封思孝先生的画,不仅仅是技巧的展现,更是他心灵深处情感的流露。那些看似简单的笔触,背后蕴含着他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对艺术不懈的追求。我特别欣赏他对于光线的处理,阳光透过树叶的斑驳,月光洒在水面的粼粼波光,都被他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触手可及。
评分一拿到这本画集,就被封面上那沉静而富有生命力的色彩深深吸引了。封思孝先生的水彩画,与其说是在描绘景物,不如说是在捕捉光影在事物上的舞蹈,在空气中弥漫的诗意。翻开扉页,每一幅作品都像一扇窗,将我引入一个色彩斑斓、情绪饱满的世界。我尤其喜欢他处理水痕的方式,那种若隐若现、随性而又充满张力的笔触,仿佛能听到水滴在画布上低语,感受到风吹过树梢的轻柔。那些山峦的起伏,云雾的缭绕,都被他用一种近乎魔术般的技法赋予了灵魂。
评分初次接触封思孝先生的水彩作品,便被其独特的气韵所折服。他的画作,没有刻意的雕琢,却处处流露出自然的生命力。画面中的色彩层次丰富,光影变化微妙,仿佛能感受到空气中湿润的气息和泥土的芬芳。我尝试着去模仿,却发现自己离他那份随性而又精准的表达还有很大的距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