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正版特价)欧元危机:共同货币阴影下的欧洲|231114 |
| 图书定价: | 59元 |
| 图书作者: | (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18/1/1 0:00:00 |
| ISBN号: | 9787111579236E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0 |
| 版次: | 1-1 |
| 作者简介 |
| 约瑟夫 E.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全球最尖端的经济学家之一,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同时担任哥伦比亚大学全球思想委员会联合主席。2001年,因其对信息经济学的开创性工作而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在此之前,他还获得了约翰·贝茨·克拉克奖。斯蒂格利茨教授先后执教于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牛津大学,是著名的经济学教育家之一。他还曾担任克林顿政府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等一系列重要职务。斯蒂格利茨教授提出了经济全球化观点,是公共部门经济学领域著名的专家。他的教材是世界上畅销的教材之一,他的著作常能引起学术界和大众的共鸣。近期代表作:《重构美国经济规则》《不平等的代价》《自由市场的坠落》《全球化及其不满》《欧元危机:共同货币阴影下的欧洲》。蔡笑,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金融部副总裁,金融学博士。曾任职于宏源证券研究所、信用交易部,《看多中国》合著者,《巴伦金融投资词典(第8版)》合译者,《垃圾债券掘金指南》和《巨大的鸿沟》译者。于晓潭,清华大学—致生联发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物联网遥感大数据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宁波创新中心物联网大数据应用创新实验室副主任、金融科技研究室顾问。冯睿,经济学硕士,供职于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曾任职于法兴银行。 |
| 内容简介 |
| 欧元应该将欧洲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促进繁荣;而事实上,它却恰恰相反。2008年的金融危机暴露了欧元的缺陷,根本的内在缺陷就是欧洲的停滞和黯淡的前景。在欧盟,经济一体化超过政治整合。问题是:欧元可以得救吗?欧洲中央银行提倡的通货膨胀只是授权,欧元区许多国家都在寻求采取“过度的财政紧缩”措施,这些措施使其面临着经济增长速度大幅放缓的风险,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概述了三种可能的方法:在欧元区对结构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和政策,这对成员国来说是最痛苦的方案;好聚好散,结束欧洲联盟;或是一个大胆的新的系统,称为“柔性欧元”。本书所阐述的内容及观点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解读,更是一个更深入连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教训,值得我们深思。 |
| 目录 |
引言 前言 致谢 第一部分 欧洲危机1 第1章 危机中的欧元2 第2章 欧元:希冀与现实32 第3章 欧洲的消沉表现61 第二部分 并不完善的开端81 第4章 单一的货币政策何时能奏效82 第5章 欧元:一个有分歧的体系121 第6章 货币政策和欧洲中央银行141 第三部分 被误解的政策171 第7章 危机政策:三巨头政策是如何恶化欧元区结构并导致萧条的172 第8章 解救将至:结构化改革208 第四部分 前进的道路231 第9章 创建行之有效的欧元区232 第10章 欧元区是否有可能友好“分手”260 第11章 迈向弹性欧元制度281 第12章 前路289 后记:英国脱欧及其余震307 注释341 |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那种深邃的蓝色调,加上略带金属质感的字体,一下就让人联想到宏大叙事和一些严肃的议题。书名本身也很有画面感,“欧元危机”、“共同货币阴影”这些词汇,勾勒出一种山雨欲来、暗流涌动的氛围。我当时就是在书店里被这股“危机感”吸引住了,总觉得里面一定藏着不少惊心动魄的内幕,或者能让我窥见经济运行的某些不为人知的残酷真相。想象着翻开书页,就能穿越到那些风云变幻的欧洲经济现场,感受各国领导人焦头烂额的谈判,或是普通民众在市场波动下的忧虑,这种代入感是阅读一本好书最迷人的地方之一。当然,作为读者,我更期待的是书中能有扎实的分析,而不是泛泛而谈。毕竟,经济危机这种事情,细节往往决定成败,也最能体现作者的功力。希望这本书能在这方面给我带来惊喜,让我读完后觉得“果然如此”或者“原来是这样”,而不是简单的“哦,我知道了”。
评分坦白说,我刚拿到这本书时,对于“特价”这个标签还有点小小的疑虑,担心它会不会是那种内容不太充实,或者印刷质量不怎么样的版本。但是,当我仔细翻看这本书的时候,发现那些担忧完全是多余的。纸张的触感很好,排版也很清晰,文字印刷得一点也不模糊。更重要的是,虽然价格很实惠,但内容本身给我带来的价值感却远超预期。它就像在茫茫书海中淘到了一颗璀璨的明珠,物超所值。我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能够以合理的价格接触到这样高质量的书籍,让知识的传播更加普及和高效。这本书的出现,让我觉得购买一本好书,并不一定要花费高昂的代价,关键在于内容的深度和作者的功力。
评分看到书名里提到了“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立马就多了一份期待。这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名字,本身就代表着权威和深度。他写过的东西,通常不会是那种浅尝辄止的评论,而是有着严谨的逻辑和深刻的洞察。我一直觉得,理解宏观经济的走向,读懂大国之间的博弈,需要有这样一位智者的引领。所以,当看到是斯蒂格利茨对欧元危机的解读,我几乎没有犹豫就把它加入了购物车。我设想,他一定能从一个更高的维度,剖析欧元区在一体化进程中遇到的那些深层矛盾,比如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如何影响共同货币的稳定性,以及欧盟内部的权力结构和政治博弈又如何渗透到经济政策的制定中。而且,我个人非常喜欢他那种不回避争议、直指问题核心的写作风格。希望这本书能帮我梳理清楚欧元危机背后的那些复杂关系,甚至能从中学习到一些应对未来经济挑战的普适性思维方式。
评分收到书之后,我先是翻看了目录,发现里面的章节划分很细致,感觉作者在结构上花了心思。有些章节的标题,比如“紧缩的陷阱”或者“德国模式的困境”,立刻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之前对欧元危机有一些零散的了解,知道其中涉及到希腊的债务问题,也隐约听说过德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但总是觉得缺乏一个清晰的脉络。这本书的章节标题,似乎就能构建起一条清晰的叙事线,从问题的起源,到危机的发展,再到可能的出路,一步步带领读者深入其中。而且,看到目录里还有关于“主权债务”和“金融市场”的分析,这让我觉得内容会比较全面,不仅仅是政治层面的探讨,也会深入到经济运作的实质。我比较期待的是,在阅读过程中,我能像解开一个个谜团一样,逐渐拼凑出欧元危机全貌,并且理解那些看似遥远的经济术语背后,所关联的真实世界的影响。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觉,是一种在理性分析中带着人文关怀的温度。我能想象作者在书写时,不仅仅是在罗列数据和理论,更是在思考这些经济现象对普通人的生活究竟意味着什么。比如,一个国家的财政赤字,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可能意味着失业率的上升,或者社会福利的削减。而一个共同货币的设计,对一个跨国企业而言,可能意味着成本的降低和市场的拓展,但对一个国家的传统产业来说,又可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连接起这些微观的个人体验和宏观的经济图景,让我明白那些抽象的经济概念,是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投射出具体的影子。如果这本书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本经济学著作,更是一部关于欧洲社会变迁的深刻写照,读起来会更有共鸣感和启发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