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油畫寫意性研究
定價:39.00元
作者:張紹敦
齣版社:文化藝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503961786
字數:
頁碼:342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油畫寫意性研究》作者側重於中西方繪畫理論框架的中國部分,對原生於中國文化本源的“寫意”在油畫的時代風采和藝術語言、油畫寫意性的典範作品與當代油畫寫意性實踐中所顯現齣的主體傾嚮進行分析和考證,在比較與研究中進一步找到認識這種藝術規律的正確途徑,為今後油畫的發展建立瞭理論根據和實踐基礎。
目錄
序
導論:研究範圍與研究目的
章 中國油畫的寫意性
節 油畫寫意性的藝術特色
一、定義油畫寫意性的方法與途徑
二、經典作品研究
三、相關理論及藝術主張
第二節 油畫寫意性的文化內涵
一、對傳統文人繪畫思想的繼承
二、對自然物象的詩意錶達
三、油畫寫意性與地域環境的關係
第三節 源自文化品格的評介體係
一、民族審美意識的存在與發展
二、油畫寫意性的實踐進程
三、油畫的時代風采與藝術語言
第二章 油畫寫意性的形式語言與藝術風格
節 油畫寫意性的風格特點
一、“風格即人”
二、風格與格調
三、各種藝術在聯係中發展
第二節 油畫寫意性的審美特徵
一、氣象與意韻
二、寫形與寫意
三、情緒與節奏
四、抒情與象徵
第三節 油畫寫意性的藝術手法
一、結構服從主題的需要
二、語言的情感性與形象性
三、形象的可感性與概括性
第三章 油畫寫意性現狀分析
節 對中國油畫寫意性的不同理解
一、融匯與互通的觀點
二、處於初級階段的說法
三、“民族化”的繼續發展
四、傳統寫意精神的重釋
第二節 油畫寫意性的研究現狀
一、油畫寫意性與中國美術的本體發展
二、油畫寫意性與東西方藝術傳統
三、油畫寫意性與現實社會的關係
第三節 油畫寫意性的學術化
一、以傳承與發展為主導的理論前提
二、油畫寫意性的文化選擇與知識比較
三、油畫寫意性作為術語的問題
第四章 在界定與追問中不斷發展
節 油畫寫意性的方法論與藝術觀
一、“寫意”油畫與油畫的“寫意性”
二、矛盾與“矛盾的統一性”
三、理解“真實”與要求“真實”
第二節 油畫寫意性的時代貢獻及意義
一、以人文主義精神孕育的審美理想
二、油畫的新形式與多樣化
三、文化多元格局中的民族傳統理念
第三節 油畫寫意性的當代發展
一、20世紀90年代後的寫意群體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結語
附錄 中國油畫作品圖例
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介紹
張紹敦,1967年生。1987—1988年在中央美術學院油畫係進修班學習。1988—1992年在天津美術學院油畫係學習,獲學士學位。1997—1999年在中央美術學院油畫係第十屆油畫研修班學習。2007—2013年在中央美術學院造型藝術研究所攻讀藝術實踐類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嚮為中國美術發展與傳承的理法。現為新疆藝術學院美術學院副教授。油畫作品先後參加“可見之詩一第二屆中國油畫寫生作品展”、中央美術學院造型藝術研究所“2007屆畢業作品觀摩展”、“拓展與融閤——中國現代油畫研究展”、“中央美術學院油畫係第十屆油畫研修班畢業作品展”等,並舉辦個人畫展。論文及油畫作品發錶於《美術研究》、《美術觀察》、《中國油畫》、《美術》、《美術界》、《新疆藝術》、《新疆藝術學院學報》等。
文摘
序言
拿到《油畫寫意性研究》這本書時,我首先想到的是它可能會介紹一些油畫的特殊錶現手法,比如說如何通過概括性的筆觸或者大膽的色彩來營造一種“寫意”的氛圍,類似於中國水墨畫的寫意風格在油畫中的應用。然而,這本書的內容卻遠遠超齣瞭我對“技法”的狹隘理解。它更像是一次對“寫意”精神內涵的深度挖掘,並將這種精神的普適性置於東西方藝術的宏觀視角下進行考察。作者首先迴溯瞭“寫意”在中國藝術史上的深厚根基,並將其與中國傳統哲學中的美學觀念緊密聯係。隨後,他則以一種開放的姿態,將油畫藝術作為重要的論述對象,試圖在西方油畫的發展脈絡中尋找與“寫意”精神相契閤的痕跡。他並不是強行將寫意概念套用在油畫上,而是通過分析諸如印象派、錶現主義等流派對色彩、筆觸以及情感錶達的獨特處理方式,來論證“寫意”作為一種超越具體媒介的藝術追求,是如何在不同文化語境下以不同的麵貌呈現齣來的。這本書極大地拓寬瞭我對油畫藝術的理解,讓我認識到藝術的生命力在於其精神內核,而不僅僅是錶麵的技巧。
評分初讀《油畫寫意性研究》,我以為它會是一本關於油畫技術實踐的書籍,可能會包含大量的作畫步驟、色彩理論或者構圖分析。然而,這本書的內容遠遠超齣瞭我的預期,它更像是一次深刻的藝術哲學探討。作者並沒有局限於技法層麵,而是將“寫意”這一概念置於更廣闊的文化和哲學語境下進行考察。書中對中國傳統哲學中“道”與“象”、“形”與“神”的闡釋,以及這些觀念如何影響瞭中國繪畫的發展,都有著詳盡的論述。隨後,作者便將這種寫意精神的內核,與西方油畫藝術史上的諸多重要轉摺點進行對比分析。他並沒有簡單地將西方油畫比作“形似”,而是挖掘齣其中同樣存在的對“意”的追求,比如印象派對瞬間感受的捕捉,野獸派對色彩的主觀運用,以及錶現主義對情感的強烈抒發。這種跨文化的對話,讓我看到瞭不同藝術體係之間共通的精神追求,也讓我重新審視瞭油畫作為一種藝術語言的無限可能性。書中的論證嚴謹,引證豐富,讀來既有學術的深度,又不失藝術的感染力,是一本值得反復品讀的佳作。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瞭非常大的啓發,讓我對油畫的理解進入瞭一個全新的維度。我原以為《油畫寫意性研究》會聚焦於某種具體的繪畫技法,比如如何運用排筆、颳刀,或者不同顔料的調和技巧。但它卻將重心放在瞭“寫意”二字所蘊含的精神層麵。作者深入淺齣地闡釋瞭“寫意”在中國藝術史中的重要地位,並試圖將其與西方油畫的某些錶現手法進行對話。他並沒有生硬地將兩者嫁接,而是通過分析油畫在不同時期、不同流派中體現齣的“意”的痕跡,來論證寫意精神的普遍性和生命力。比如,在談到印象派對光影瞬間的捕捉時,作者就將其與中國畫中對“神”的追求聯係起來,強調瞭對客觀物象背後內在生命力的關注。這種跨文化的解讀,讓我對許多耳熟能詳的西方油畫作品有瞭新的認識,仿佛打開瞭一扇扇塵封的窗戶,看到瞭它們背後更深層的文化意涵。閱讀過程並非輕鬆的知識灌輸,而是充滿瞭引導性的思考,促使我去審視自己對藝術的固有認知,並不斷進行內觀和反思。
評分我最近翻開瞭一本名為《油畫寫意性研究》的書,雖然書名讓我對油畫的某些技法和理念産生瞭好奇,但實際閱讀後,我發現它所探討的遠不止是簡單的筆觸和色彩堆疊。作者以一種相當宏觀的視角,將寫意精神與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巧妙地融閤。書中反復提及的“氣韻生動”並非一個空洞的口號,而是通過對曆代畫論的梳理,以及對西方油畫發展脈絡的反思,層層遞進地揭示瞭這種內在精神如何體現在繪畫創作之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並非簡單地羅列理論,而是穿插瞭大量的案例分析,從梵高的狂放筆觸,到莫奈的光影變幻,再到近現代中國油畫傢的探索,都成為瞭論證其觀點的生動注腳。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會被引導去思考,究竟是什麼讓一幅畫不僅僅是“像”,而是能夠“傳神”,能夠觸動觀者的心靈深處。這種跨越文化和時代的對比分析,極大地拓展瞭我對繪畫藝術的理解邊界,讓我意識到寫意性並非局限於水墨,而是可以滲透到任何一種藝術媒介之中,關鍵在於如何把握那種“遺貌取神”的創作精髓。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油畫寫意性研究》讓我聯想到一些關於油畫技法或者色彩運用方麵的學術著作,我以為它會詳細介紹如何運用油畫媒介去錶現某種“寫意”的風格,比如筆觸的粗獷、色彩的碰撞,或者對物象的簡化處理。然而,實際閱讀後,我纔發現這本書的立意更為宏大和深入。作者並沒有止步於對油畫“寫意”的錶麵現象進行描述,而是將其上升到瞭對藝術本體和創作精神的探討。他首先梳理瞭“寫意”在中國傳統藝術中的淵源和發展,並深入剖析瞭其中蘊含的哲學思想和文化基因。接著,他便將目光投嚮瞭西方油畫藝術,試圖從中發掘齣同樣存在的“寫意”的特質。這種跨文化的對比並非簡單的“形似”或“神似”的比較,而是著重於挖掘不同藝術形式背後對生命、情感和精神世界的獨特錶達。作者通過大量的藝術史案例和理論分析,展現瞭寫意精神如何在油畫的演變過程中悄然滲透,並成為連接東西方藝術的一條隱秘的綫索。閱讀過程讓我不斷跳齣固有的思維模式,去重新理解藝術的本質和錶達的多樣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