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图解心理学
定价:25.00元
作者: 深堀元文;侯铎
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5-01
ISBN:9787530949085
字数:
页码:24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1.040kg
编辑推荐
一册通晓,你不可不知的基础人文,图解心理学。日本大、受欢迎的心理学读物!
心到底是什么?我们为什么会感受到爱情的澎湃、失败的痛苦、重生的喜悦?究竟心里藏着什么秘密?以“心”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将带你揭开谜底。
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为什么那么难处?为什么努力学习成绩却总也上不去?为什么孩子那么不听话?为什么爱情只开花不结果为什么一倒霉朋友就不见了?……
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问题,都与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掌握了基础的心理学知识,许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本书以直观、形象的图解形式,配以通俗易懂的讲解,全面介绍了心理学的基础知识,让你一学就会,一用就灵!
内容提要
心到底是什么?我们为什么会感受到爱情的澎湃、失败的痛苦、重生的喜悦?究竟心里藏着什么秘密?以“心”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将带你揭开谜底。
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为什么那么难处?为什么努力学习成绩却总也上不去?为什么孩子那么不听话?为什么爱情只开花不结果为什么一倒霉朋友就不见了?……
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问题,都与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掌握了基础的心理学知识,许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本书以直观、形象的图解形式,配以通俗易懂的讲解,全面介绍了心理学的基础知识,让你一学就会,一用就灵!
目录
作者介绍
深堀元文,精神科医学博士。1955年生于日本福冈市。九州大学精神科医学博士,日本临床精神神经药理学专业医生。曾任职于九州大学医学系,在和光会见立医院担任院长。1997年开设福冈市今宿医院,任院长。福冈县精神科医院协会理事,日本精神科医院协会委员,九州精神神经学会、日本精神神经学会、日本临床精神神经药理学会、日本生物学精神医学会、日本神经化学会会员。
文摘
挫折产生的原因
人的需要是没有止境的,因此人的所有需要都被满足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需要不能实现,那么需要给人造成的高涨的紧张感就不能消除,人就会变得焦躁不安。这种状态被称为“挫折”(Frustration),也就是需要不被满足的状态。
挫折的产生既有内在的原因,也有外在的原因。
内在的原因与每个人自身相关。有些人生来身体虚弱,这是一种身体上的“缺陷”;有些人由于遭遇交通事故而严重受伤,这是身体上的“损伤”,这些都会对他们做某些事情造成限制。另一方面,有些人因为某种原因主动放弃对于目标的追求,这是他们对自己的“抑制”。
外在的原因与环境相关。
饥饿没有食物等情况下的挫折,是由于没有满足需要所造成的,这是一种“缺乏”;失恋等情况下的挫折,是由于原有的满足状态被破坏而造成的,这是一种“丧失”;还有的挫折是因为需要被社会因素阻碍而无法实现所造成的,这被称为“社会性的阻碍”。
经历挫折的痛苦只有本人才能知晓,因为被妨碍的需要对于不同人有不同的意义。经历挫折的痛苦与被妨碍的需要的重要性相关联,这种重要性被称为“期望水准”,人与人之间的期望水准差别相当大。
挫折反应
当需要不能被满足的时候,人的反应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种类型就是,为了自己的需要被满足而更加发奋努力。
但是如果需要本身是脱离现实的,那么达到目标的可能性就很小,所有努力都很可能变成徒劳,因此人会遭受更严重的挫折,这一点是需要注意的。
另外一种类型就是,认识到这种需要从一开始就是不合情理的,因此放弃了这个需要。
第二种类型的人经常会说“无论如何也……”或者“到底还是……”之类的话。这种人经常会有失败感和挫折感,他们的挫折状态也会越来越严重。
要避免和消除挫折的产生,就要制定一些现实可行的目标,然后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向目标前进。学会控制自己的需要是十分关键的,这样才有可能将自己的挫折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序言
章 心理学——从诞生到现在
“心”的科学
心理学的作用
心理学的源头是古希腊哲学
心理学之父——冯特
韦特海默的格式塔心理学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心理学的方法
心理学的应用
第二章 如何感觉和记忆——大脑与知觉的机理
如何认识人的内心
大脑的构造与活动
记忆的机制
感觉的形成
什么是知觉
五种感觉的特点
不可思议的知觉(1)感觉也会出错
不可思议的知觉(2)奇妙的后像
不可思议的知觉(3)人人都有“间谍耳”
不可思议的知觉(4)色彩心理效应
第三章 关于智力与学习的心理学
什么是智力
人一生的智力发展
学习与本能
学习心理学的开端
学习的规律(1)突破学习的“瓶颈”
学习的规律(2)不同的学习现象
新的智力测定方法
第四章 关于感情与需要的心理学
什么是感情
什么是需要
生理的需要与心理的需要
需要分不同层次
挫折的机理
需要的冲突与合理化
第五章 关于性格的心理学
第六章 关注“人的一生”的发展心理学
第七章 关于男女两性的心理学
第八章 关于社会与人际关系的心理学
第九章 关于孩子与家庭的心理学
第十章 认识内心深处的自我
第十一章 心理疾病与心理学
我一直对“为什么人们会那样做”这个问题感到着迷,尤其是在面对一些行为时,常常感到困惑不解。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的侦探,带着我一步步解开那些行为背后的谜团。《图解心理学》用一种非常引人入胜的方式,探讨了人类思维和行为的方方面面。它没有那些枯燥的学术论文,而是用一个个小故事、一个小实验,生动地展现了心理学理论的魅力。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动机和需求的章节,它让我理解了自己为什么有时会做出一些看似不合逻辑的行为,以及是什么在驱动着我们不断前进。书中的很多概念,比如“习得性无助”、“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等,都通过形象的图示和生动的例子,变得触手可及。我发现,很多我曾经认为难以解释的现象,在心理学的视角下,都变得合情合理。这本书不仅让我认识了别人,更让我深入地认识了自己,理解了自己情绪的起伏,行为的动机,以及思维的模式。
评分我一直觉得心理学是一门非常高深且遥不可及的学科,直到我翻开《图解心理学》。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之前的认知!它就像一个神奇的万花筒,通过各种生动的图画和清晰的逻辑,为我展现了心理学的缤纷世界。我一直对“潜意识”这个概念很感兴趣,但总觉得它很神秘。《图解心理学》用一个个有趣的案例和形象的比喻,把它解释得通俗易懂,让我明白了潜意识是如何悄悄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的。书中关于学习和记忆的部分,也用非常直观的方式,展示了大脑是如何工作的,让我对学习方法有了新的认识。我尤其喜欢的是书中对“社会心理学”的介绍,它让我明白了群体效应、从众心理等等,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存在,以及它们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随时可以翻开的心理学百科全书,让我能够轻松地获取知识,并且在理解的同时,还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对人类行为和思维的内在机制感到好奇,但又觉得那些专业的心理学书籍读起来太晦涩难懂了。《图解心理学》就像一把金钥匙,一下就打开了我通往这个奇妙世界的大门。首先,它最吸引我的就是“图解”这个词。我一直是个视觉型学习者,抽象的概念总是让我头疼,而这本书用大量精美的插画、清晰的图表和生动的比喻,把那些复杂的理论变得异常直观易懂。比如,关于记忆形成的部分,它用一个生动的动画场景来展示信息如何从短期记忆转移到长期记忆,我一下子就明白了那个过程,而不是死记硬背那些术语。还有关于情绪的章节,通过一个个漫画式的小故事,我竟然能清晰地感受到不同情绪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它们对我们行为的影响。这本书没有让我感到压力,反而像是在和一位知识渊博的朋友聊天,他用最简单、最有趣的方式,把最深刻的道理讲给我听。我迫不及待地想继续探索里面的更多章节,了解更多关于我们自己和身边人的秘密。
评分老实说,我买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只是觉得“图解”这个名字听起来比较轻松,适合我这种平时没时间深入研究但又想对心理学有个大致了解的人。结果,它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这本书的结构设计得非常好,逻辑清晰,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循序渐进地深入到更复杂的理论。而且,作者在解释每一个概念时,都非常注重联系实际生活,举的例子都非常贴切,让我能立刻感受到心理学是如何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比如,关于认知偏差的部分,我看到了很多自己在做决策时会犯的错误,感觉像是照镜子一样,非常真实。书中还有很多关于人际关系、沟通技巧的内容,读起来就像是在上实用情商课,很多技巧我都可以立刻在工作和生活中尝试运用。最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并没有因为“图解”而牺牲深度,它在用最易懂的方式讲解的同时,也保留了心理学核心的理论框架,让我觉得我学到的不仅仅是零散的知识点,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评分这本书真的刷新了我对心理学的看法!我之前总觉得心理学离我太远,都是些专家才能读懂的东西,但《图解心理学》完全打破了我的这种刻板印象。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图解”形式,我一直是个对抽象概念比较头疼的人,而这本书用大量的插图、流程图和简洁的文字,把那些原本复杂的心理学理论变得非常生动形象。我特别喜欢它在解释“认知失调”这个概念时,用了一个非常贴切的生活场景,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其中的逻辑。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亲切,没有一点架子,感觉就像在和一位学识渊博的朋友聊天,他把最深刻的道理用最有趣的方式讲出来。书里关于“自我认知”和“人格形成”的章节,让我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一些行为模式。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觉得心理学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学问,而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可以轻松掌握的知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