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中国近现代名家作品选粹·刘知白(指墨) | 作者 | 刘知白 |
| 定价 | 55.00元 | 出版社 | 人民美术出版社 |
| ISBN | 9787102057934 | 出版日期 | 2015-02-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8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中国近现代名家选粹·刘知白》(指墨)晚年以造化为师,在自然中印证传统,将古法化为己用,终臻随心所欲之大境。先生襟怀坦荡,意存高古,始终坚守着一个文化人的自由品格和独立思想。其早年作品文雅清逸。晚年笔写泼墨,清奇诡美、大气磅礴。先生襟怀坦荡,意存高古,一生远离画坛,始终坚守着一个文化人的自由品格和独立思想。2012 年年底由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重读经典’搜尽奇峰——20 世纪中国山水画选展”对刘知白的评语∶“其艺术上承宋元,下接明清,既继承传统精髓,又注重形式的创新,终法古变今,创造了中国泼墨大写意山水画的新技法,成为中国画史上*代表性的泼墨. |
| 作者简介 | |
| 1915 年11 月生于安徽凤阳,2003 年8 月于贵州仙逝。1920 年随外祖父学习书法、经史,1925 年由《芥子园画谱》学习中国画。1933 年考入苏州美专国画科,1935 年拜顾彦平为师学习吴门画法,同时入住苏州怡园,潜心研习“过画法云楼”所藏历代名画,其间又随师拜访苏吴藏家,得览更多历代名家书画剧迹。耳濡目染,由此奠定坚实传统山水画学基础.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中国古代名家作品选粹》《中国近现代名家作品选粹》《中国当代名家作品选粹》《外国名家作品选粹》《中国古代书法作品选粹》是人民美术出版社策划的系列书,精选名家作品,系统展现艺术大师、艺术名家的艺术风格,并从艺术史、艺术批评的角度对这些艺术家的艺术渊源、艺术创作和对后世的影响做深入的剖析。 |
| 文摘 | |
| 序言 | |
拿到这本书,我首先被它厚重的质感和精美的装帧所打动。那种纸张的触感,印刷的清晰度,都透露出一种对艺术品的尊重。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读书中的具体作品,但仅从书名“刘知白(指墨)”就能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艺术气息。我对于“指墨”这种表现形式一直充满着好奇,相较于传统的笔墨,指尖的触感似乎更加直接,也更加富有情感的温度。我想象着刘知白先生在创作时,他的手指在宣纸上游走,感受着墨汁的浓淡干湿,是如何将心中的丘壑、情怀,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这种创作方式,一定需要极其深厚的功底和对材料的极致理解。这本书的出现,在我看来,不仅是展示了一位艺术家的作品,更是一种对艺术传承和创新的探索。它让我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和表现力有了更深的敬意,也让我对“指墨”这种独特的艺术语言充满了期待,渴望从中领略那种别样的艺术魅力。
评分一看到“中国近现代名家作品选粹”这个系列名,就觉得分量十足,再看到“刘知白(指墨)”的名字,更是心中一动。虽然我并非专攻书画的大家,但对中国传统艺术总怀有深深的敬意和好奇。这次拿到这本书,主要还是被“指墨”这个独特的技法所吸引。手指作画,这需要何等的功力和心性?我想象着刘知白先生是如何用指尖的温度与墨的韵味交织,在纸上勾勒出山川草木,人物故事。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更多的是一种对艺术探索精神的感悟。它让我思考,艺术的边界究竟在哪里,创意是否能打破传统工具的束缚,升华为一种更加纯粹的表达。阅读的过程中,我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各种关于“指墨”的想象,或许是粗犷淋漓的山峦,或许是细腻婉转的人物,亦或是意境深远的写意花鸟。这本书仿佛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窥见了这位艺术大师独特的内心世界和高超的技艺,即便书中具体内容如何,光是“指墨”这两个字,就足以让人心生向往,引发无数关于艺术创造的联想。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中国近现代名家作品选粹·刘知白(指墨)”——本身就带有一种庄重而引人入胜的魅力。作为一个对中国艺术史略有涉猎的读者,我对于“名家”二字总是心存敬畏,而“选粹”则意味着浓缩精华,是值得细细品味的上乘之作。更何况,“刘知白”这个名字,以及他独特的“指墨”技法,更是勾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我一直认为,艺术家的创造力往往体现在他们如何突破常规,如何用最独特的语言来表达内心。指墨,这种用手指代替毛笔的创作方式,在我看来,本身就是一种极具挑战性和表现力的艺术实践。它传递出的,不仅仅是技艺上的精湛,更是艺术家与作品之间,与材料之间,那种更加纯粹、更加赤诚的连接。这本书的价值,在我看来,不仅在于其可能呈现的艺术作品本身,更在于它所代表的艺术探索精神,以及这种精神所能引发的观者内心深处的共鸣与思考,关于传统与创新,关于技法与情感的融合。
评分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标题时,内心涌起的是一种莫名的激动。一方面,“中国近现代名家作品选粹”本身就代表着一种艺术的高度和传承,另一方面,“刘知白(指墨)”这个组合,更是激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指墨”二字,仿佛带着一种古朴而又创新的力量,让人不禁想象,艺术家是如何摒弃传统的画笔,而是用自己的指尖,去感受墨色在纸上的晕染、渗透,去捕捉那份最本真的艺术冲动。这是一种多么大胆而又细腻的创作方式啊!这本书的出现,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展示作品,更是一种对艺术边界的拓展,是对传统绘画表现力的再一次挖掘。我想象着,通过翻阅这本书,我将有机会领略到刘知白先生独到的艺术视角,感受他指尖下流淌出的艺术生命力,以及他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辟出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即使我对书中的具体作品内容尚不了解,但这份对艺术的求知欲和对创新精神的赞赏,已经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一探究竟。
评分我始终认为,一本好书,不仅仅是文字或图像的堆砌,更是一种精神的传递,一种思想的碰撞。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以及“刘知白(指墨)”这个名字,就给我一种沉静而富有力量的感觉。指墨,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味,它让我想象着艺术家如何用自己的手指,蘸取墨汁,在纸上挥洒出情感的律动,描绘出自然的万象。这种创作方式,相较于传统的笔墨,似乎更加直接,也更加饱含着艺术家的体温与生命力。我想象着,在这本书中,我将看到怎样的山水,怎样的人物,又会是怎样一种意境的表达。它不仅仅是一次对刘知白先生艺术生涯的回顾,更是一次对中国传统绘画独特表现形式的探索。这本书的意义,或许在于它能够带领我们走进一位艺术家的内心世界,感受他指尖流淌出的艺术哲思,以及他对艺术不懈追求的精神,即便我还不了解具体内容,但这份对艺术的敬意和对探索的向往,已经足够让我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