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早期历史(1974-1997)
定价:78.00元
售价:53.0元,便宜25.0元,折扣67
作者:查尔斯·古德哈特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6-01
ISBN:978750497415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本书主要讲述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1974年至1997的早期历史。前两章为背景介绍,第二章讲述为什么要成立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以及之前的渊源,第三章介绍委员会的成员和运作方式。接下来的8章则详细介绍委员会是做什么的,以及它的主要工作。
序言
前言
章导论
附录A
附录B
第二章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溯源
一、简介
二、联络小组
三、欧洲美元市场,赫斯塔特银行和国际金融稳定
四、步
附录A
第三章运作程序:主席、秘书处、成员、会议架构
—、简介
二、主席
三、秘书处
四、参会人员与参与情况
五、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会议架构
附录A
附录B
......
仅仅是“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早期历史(1974-1997)”这个书名,就足以激发我对于金融监管发展脉络的好奇心。在我看来,这段时期是现代金融监管体系从萌芽到逐渐成熟的关键过渡阶段。我推测,书中必然会详细记录巴塞尔委员会是如何在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金融环境,开始着手建立一套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监管框架。我想知道,在那个缺乏普适性监管标准的年代,委员会的成员们是如何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实践差异中,找到共同点,并最终形成一些具有约束力的指导意见。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关于资本充足率、审慎监管、以及跨境监管合作的早期讨论和决策过程?我期待着,通过作者的笔触,能够看到那些在幕后默默工作,为全球金融稳定付出努力的监管者们的身影,了解他们是如何在政治、经济、以及行业利益的交织中,推动监管标准的不断完善。这本书无疑是一扇窗,让我能够一窥全球银行业监管体系是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一步步构建和演变的,其早期奠定的基础,对理解今日的金融监管体系至关重要。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理解现代银行业监管的基石提供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视角。虽然我尚未翻阅正文,但仅从书名“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早期历史(1974-1997)”便足以勾勒出其宏大的叙事图景。我知道,金融市场的每一次重大危机,都像一次深刻的洗礼,催生出更严谨、更精密的规则。巴塞尔委员会,作为全球银行业监管协调的旗帜,其早期的探索与实践,无疑是那个时代金融界在应对风险、维护稳定过程中一次次艰难而必要的尝试。我想象着,在冷战末期、全球化浪潮初起、金融创新层出不穷的年代,各国监管机构如何在信息不对称、利益博弈的复杂环境中,尝试构建一套通行的语言和标准。这其中必然充满了无数的妥协、辩论,以及对未知风险的警惕。作者能够将这段历史梳理清楚,必然花费了巨大的心血。我期待着书中能够揭示,那些奠定今日巴塞尔协议基础的早期原则是如何一步步成型,又是如何应对当时如火如荼的金融自由化浪潮,以及如何为后来的监管框架打下坚实地基。这不仅仅是一部关于机构形成的历史,更是一次关于金融智慧如何在实践中孕育、升华的生动写照。
评分拿到这本《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早期历史(1974-1997)》,我immediately感受到一种研究的厚重感。从标题就可以推断,作者必然深入挖掘了委员会成立初期的那些关键时刻。我想象着,在那个信息传播远不如今日便捷的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监管者们,是如何通过邮件、电话、以及 infrequent 的会议,去协调彼此的立场,去制定那些至今仍在深刻影响全球银行业运行的规则。这份工作本身就充满挑战,需要非凡的耐心和洞察力。我尤其好奇,在那个尚未出现全球性金融危机,但潜藏风险已然显现的年代,委员会是如何预判并应对潜在的系统性风险的。是怎样的理念和原则,促使这些来自不同国家、代表着不同金融体系的专家们,能够抛开国家利益的考量,去构筑一个相对公平、有效的监管框架?书中是否会提及一些关键人物,他们的远见卓识,或者他们所面临的巨大压力?我期待着,通过这本书,能够了解到那些塑造了今日金融监管格局的“幕后故事”,理解巴塞尔委员会是如何在一次次博弈与合作中,逐渐确立其在全球金融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并为后来的国际监管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评分《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早期历史(1974-1997)》这个书名,立刻让我联想到金融监管领域那些至关重要的早期探索。我能够想象,作者必然深入研究了委员会成立初期,那些在金融自由化浪潮中,如何应对新风险、平衡创新与稳定的关键时期。我特别好奇,在那个全球金融市场尚未完全一体化,各国监管差异依然显著的年代,巴塞尔委员会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推动国际监管协调的。书中是否会详细描述,委员会在风险计量、资本要求、以及信息披露等核心议题上,是如何从零开始,逐步建立起一套具有共识的原则和框架?我想了解,在那个信息传递相对滞后的时代,那些来自不同国家的专家们,是如何通过反复的沟通、辩论和妥协,去达成那些深刻影响全球银行业运作的早期协议。这本书无疑是一份宝贵的历史文献,它将带领我们回顾一段金融监管史上的关键篇章,理解巴塞尔委员会如何在动荡的时代,为建立一个更安全、更稳定的全球金融体系,播下种子,并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如同一扇通往金融监管决策核心的窗口。虽然我尚未有机会深入阅读,但“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早期历史(1974-1997)”这个精准的时间跨度和机构定位,已经让我对其中蕴含的内容充满期待。我设想,作者必然会带领我们穿越那段动荡而充满变革的岁月。在那个全球金融市场日趋一体化,但监管框架却依然 fragmented 的时代,巴塞尔委员会的诞生,本身就是一项具有前瞻性的创举。我想了解,在监管效率、风险评估、以及资本充足率这些核心议题上,早期的巴塞尔委员会是如何摸索前进的。是否会涉及一些具体的案例,例如,在应对跨国银行的风险敞口问题上,是如何一步步达成共识的?又或者,在如何衡量和管理那些新兴的金融产品风险时,委员会的专家们是如何思考和决策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填补我在理解国际金融监管演进过程中的重要空白,让我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到,那些我们如今习以为常的监管原则,其背后有着怎样曲折而充满智慧的形成过程,以及巴塞尔委员会在其中扮演的关键角色,如何为维护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贡献了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