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货币战争:4:战国时代 | 作者 | 宋鸿兵 |
| 定价 | 46.0元 | 出版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 ISBN | 9787535479853 | 出版日期 | 2015-05-01 |
| 字数 | 320千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货币战争4:战国时代》以国际储备货币的战略价值为中心,以美国、欧洲、亚洲三者之间的货币博弈为半径,用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为线索,把各国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困境,有机地缝合成一张大国崛起的全景线路图。 中国的全球化不是欧美化,而首先应该是亚洲化。 只有立足亚洲,中国才能走向世界;只有团结亚洲,中国经济才能成功转型;只有一个统一的亚洲货币,才能在国际上与美元和欧元分庭抗礼,终形成三足鼎立的货币战国时代! |
| 作者简介 | |
| 宋鸿兵,国际金融学者,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概念“货币战争”一词的者,曾被全球的商业杂志美国《商业周刊》评为“2009年中国具影响力的40人”。 2007年出版《货币战争》,成功预测了美国2007年次贷危机和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引发全球关注,持续畅销7年。“货币战争”系列著作垄断中国财经图书畅销榜名多年,被译成多国语言畅销海外。2010年以来,“货币战争”一词被各国政要、媒体广泛引用,世界货币战争的爆发也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除此之外,作者早提出的“剪羊毛”、“次贷地震”、“金融海啸”、“金融高边疆”、“中国大妈”等词语皆成为流行词汇。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货币战争4:战国时代》对于大众读者来讲,信息量非常大,包括货币的双重利息支付;中国大量的外汇储备如何落入美国人的钱袋;提出房地产泡沫破裂之后,以有效的措施避免发生金融危机。这些信息都非常的有效,甚至对于国家的决策有很棒的借鉴意义。 但是,《货币战争4:战国时代》里面还有另外一些信息,让我为之赞叹。关于乌克兰局势,美国插手其中动用了各种货币战争手段,其中包括金融与油价,事实上这并非是美俄的第 一次交手,上一次交手的结果是,苏联陷入巨大的危机,并且解体 ,而这一次交手的情况,与上一次非常类似。 第二个是关于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三次腾飞,我们现在处于第二次的末端,并且弊端已露,《货币战争4》的第 一版出版于2012年1月,宋鸿兵老师在书中提到,中国发展的3.0模式是形成世界第 一的消费市场,而其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那就是高工资! 201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谈到“持续推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时说,立国之道,惟在富民。要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的,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进步。 第三个是如何在国际上收获影响力,宋鸿兵老师除了详细的描述了布雷斯顿体系的建立之外,还在书中提到一个亚元的概念。2015年亚投行的火爆,跟宋老师在书中提议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想要知道亚投行的未来的发展趋势,这本书应该可以看出端倪。 《货币战争4:战国时代》讲了很多的历史,但是目的却是帮助读者洞察未来。 |
| 文摘 | |
| 新版序 在四大古老文明之中,中华文明因其地理环境的封闭而长期偏安于欧亚大陆一隅。缺乏其他文明的刺激与挑战,既塑造了中国的内向心态,也成就了中国举世无双的、稳定的文化基因。自战争以来,中国被迫应对西方文明的强势挑战,至今已历170余年。中华文明在百年大溃败之后,终于稳住了阵脚,赢得了70年的喘息,应该说现在才逐渐恢复了文明的元气。在这漫长与艰难的岁月里,中向的文明基因被迫嬗变,闭关必然退化,偏安等于衰亡,不参与全球博弈,则必被历史淘汰。 欲参与全球事务,就需要大国心态、国际视角与历史纵深感,而目前中国虽经济跃居世界前列,但世界性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其根源在于中国长期缺乏对世界的系统性研究,信息积累匮乏,专业领域孤立,方法陈旧过时,人员条块分割,部门各自为政,很难形成统一的逻辑体系和整合的全球战略。虽然中国的智库多如牛毛,但基本都是围着领导意图转,缺乏自己的专业积累与思想定力,无法形成稳定的大格局,更遑论战略的前瞻性。 以当前的美俄冲突为例,2014年初乌克兰危机爆发,美国与俄罗斯立刻势同水火,美国动用了经济围剿、金融制裁、石油武器和货币战争等非传统手段,完全超出了人们的预料,这说明中国在这些领域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而经济战、货币战很有可能正是未来大国博弈的主要手段,这就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假如中国处于俄罗斯的境地,中国将何以应对? 历史是好的老师。使用货币武器对付主要战略对手在现实中有着诸多案例,本书总结的正是美国在历史上反复发动货币战争的经典战例。例如第三章,“货币冷战,拒绝美元就是拒绝和平”,美国与俄罗斯的货币较量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经发生过一回了,现在的美俄货币大战就像是历史在重演。 关于冷战爆发的原因,本书的结论是,苏联拒绝加入美元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终促使美国下定决心对抗苏联,标志件就是美国冷战鼻祖乔治凯南(时任驻苏外交官)于1948年2月发出的长达8000字的电报,这篇的“冷战檄文”,正是他对于美国财政部质询苏联为何迟迟不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回应。有意思的是,美国外交协会的重量级学者、国际部主任本斯泰尔在他2013年的新作《布雷顿森林货币战》一书中,披露了大量手的信息,在充分研究了海量的外交备忘录和私人信件的基础上,他得出的冷战起源结论与我的观点几乎完全一致。 关于苏联崩溃的经济因素中,我在书中重点强调了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与沙特联手打击石油价格,致使石油价格暴跌过半,苏联外汇收入面临枯竭,严重依赖粮食进口的苏联无法满足食品需求,加速了社会矛盾激化,动摇了政权的稳定。同时,苏联财政状况加速恶化,工业投资陷入绝境,巨额外债难以偿还,对东欧国家的石油和经济援助急剧缩减,苏东阵营的离心力大增。可以说,美国对石油价格的打击是造成苏联解体的关键性因素。 如今,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剧本再度上演。主角仍是美国和沙特,对手换成了普京,同样是石油价格腰斩,外汇收入枯竭,巨额外债难以偿还,物价大幅上涨,工业投资严重萎缩,经济状况持续恶化。只不过这次还要外加欧美日的经济围剿和金融制裁,俄罗斯再度面临决定其生死存亡的重大危机。 在美国货币战争的武器库里,美元清算和SWIFT(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通道堪称是两件“金融器”。在全球贸易结算中,美元占据着主导地位,如果美国一旦中断俄罗斯的美元清算,就意味着俄罗斯无法与世界各国展开美元贸易,这将更沉重地打击俄罗斯的经济,它的杀伤力远远大于普通的经济制裁,相当于经济战中的核战争。如果说美元清算是原子弹的当量,那么SWIFT通道就是氢弹的威力。如果在美国强大的压力之下,位于欧盟的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将俄罗斯踢出SWIFT系统,这意味着全世界除美元以外的其他货币,也无法与俄罗斯进行贸易结算,俄罗斯的对外贸易将注定崩溃。 当然,俄罗斯不可能坐以待毙。俄罗斯正在努力推进新一代的国际清算体系建设以摆脱SWIFT的独木桥,就是为了预防SWIFT通道一旦被截断,在坏的情况下,俄罗斯将启动自己的国际清算系统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结算,如果有足够多的贸易伙伴愿意参与进来,俄罗斯就有可能绕开美元清算和SWIFT通道的封锁,开辟出一片贸易结算的新天地。 另外,俄罗斯积极促成了金砖五国银行的建立,说明普京具有相当超前的战略预见眼光。即便在美元清算和SWIFT通道被截断的情况下,俄罗斯仍然可以依赖金砖银行与国际金融体系发生联系。如果美国想封死俄罗斯金融系统与外界的联系,就必须阻止金砖五国银行为俄罗斯开后门,但这将导致美俄的货币大战升级为大国集团之间的金融对抗,极大地增加美国发动货币战的风险成本。 面对美国的金融围剿,俄罗斯必然进行货币反击,其关键性的一步就是实施石油、天然气出口的非美元结算,从而撬动整个石油美元的基础,直接挑战美元霸权,加速全球去美元化的进程,终动摇整个世界贸易体系的根基,导致国际政治格局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美俄之间的较量,将呈现出不同于20世纪大国争霸的新模式,经济对抗取代了军事对抗,金融武器的重要性凌驾于航母与导弹,货币打击的杀伤力不亚于的威慑效果。这场美俄之间经济上的殊死较量,堪称21世纪的次世界经济大战! 对此,中国做好准备了吗? 要想洞察未来,必先回顾历史! 作者 2015年3月于香山 |
| 序言 | |
《货币战争》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张力。它不仅仅是在描述一个经济现象,更是在暗示一种残酷的、充满策略的斗争。我一看到这个书名,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古代战场上的金戈铁马,但又意识到,这场战争并非用刀枪剑戟,而是用金钱、信用和智慧。这种抽象的战争,往往更加隐蔽,也更加难以防范。宋鸿兵老师用“货币战争”这个词,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让人忍不住想要去了解,在历史的长河中,货币是如何成为一种强大的武器,又是如何影响着国家的兴衰和文明的走向。我尤其好奇“战国时代”这个副标题,因为它代表着一个充满变革、竞争激烈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各国为了生存和发展,必然会采取各种手段来巩固自己的经济基础,而货币无疑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这种将宏大的叙事和具体的时间节点结合的方式,让人充满了探索的欲望。
评分ISBN号码9787535479853,这个数字串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识别码,它更像是通往知识殿堂的一把钥匙。每一次看到熟悉的ISBN,都会让我联想到这本书背后所承载的知识、思想以及作者和编辑们付出的心血。这个数字串代表着这本书已经通过了严格的审核,并且在出版界拥有了正式的身份。对于我这样的读者来说,一个清晰的ISBN意味着我更容易找到这本书,无论是线上购买还是去实体书店寻找。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种规范和标准,也从侧面反映了出版社对图书出版流程的严谨态度。我经常会把一些让我印象深刻的书的ISBN记下来,因为它们不仅仅是书的代号,更是我阅读经历的一部分。每一次看到这个数字,我都会回想起翻阅这本书时的点点滴滴,回想起那些让我茅塞顿开的瞬间。
评分这本书的作者,宋鸿兵,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个非常有研究深度和独特视角的学者。他的名字在财经领域算得上是响当当的,我之前也零星听过他的一些观点,总是能让人眼前一亮,并且引发深入的思考。这次看到他关于“货币战争”系列的新作,实在是太令人兴奋了。我对他的写作风格充满了期待,希望能够再次领略他如何将复杂的金融历史和经济理论,用通俗易懂却又鞭辟入里的方式呈现出来。他的叙事方式往往是层层递进,引人入胜,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就深入到问题的核心。我特别欣赏他那种抽丝剥茧、深入挖掘事物本质的能力,总能发现一些隐藏在表面之下的真相。这种学者的严谨态度和叙事者的生动笔触相结合,是真正能够打动读者的关键。我期待在这本书中,能够看到他对于“战国时代”这个特定历史时期,在货币运用和经济博弈方面,做出怎样令人震撼的解读。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机构长江文艺出版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一直以来在出版一些有深度、有思想的图书方面,都表现出了非凡的眼光和实力。我手头有不少他们出版的书籍,无论是历史、文学还是社科类,都以其精良的制作和高质量的内容而备受好评。这次看到他们选择了《货币战争》这个系列,并且是与宋鸿兵老师这样有影响力的作者合作,更是让我对这本书的品质有了更高的信心。长江文艺出版社在图书的编辑、排版、校对等方面,都非常用心,很少出现错误,能够保证读者获得最佳的阅读体验。我总觉得,一本好书的诞生,离不开出版社的精心打磨。他们的专业性和对图书品质的追求,是保证一本图书能够成为经典的重要因素。我相信,这次他们也不会让我失望,这本《货币战争:战国时代》一定会是一部值得珍藏的佳作。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吸引人,以一种古老而又充满力量的字体书写着书名,背景色调深沉,仿佛预示着一场宏大而深刻的斗争即将展开。我尤其喜欢封面上那隐约可见的图腾,它们似乎暗示着某种古老文明的智慧与力量,让人忍不住想要探寻书中隐藏的秘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它的分量就让我感到一丝沉甸甸的期待,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知识宝库。书页的纸质也非常舒适,触感细腻,翻阅起来毫无滞涩感,这种良好的阅读体验,是很多现代快餐式出版物难以比拟的。从装帧设计到纸张的选择,都透露出一种严谨和对读者的尊重,让人在阅读之前就充满了好感。我一直对历史上的货币体系及其演变非常感兴趣,而这本书的书名直接点燃了我内心的好奇。它不像一些历史读物那样枯燥乏味,而是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将严肃的历史题材与惊心动魄的“战争”概念结合起来,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智谋与格局的较量,充满了悬念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