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之现实与死之记忆的缠绕和搏斗
◆ 在奥斯维辛之后,普里莫·莱维以诗歌之眼凝视人的存在
想想这是不是一个男人:
在泥泞中劳役
不知安宁为何物
为半块面包而争斗
死于一个“是”或“否”。
想想这是不是一个女人:
没有头发没有名字
没有多余力气去回忆
眼睛空洞子宫冰冷
像冬日里的蛙。
···
【内容简介】
《不定的时刻:莱维诗选》是意大利国宝级作家、大屠杀见证者普里莫·莱维的诗歌结集,共收录莱维毕生写作的84首诗歌。在这本诗集中,莱维以饱满的感情,锻造了堪称经典的奥斯维辛诗歌——它们将真、善、美融为一体,既以最深邃的目光审视了一个幸存者、见证者乃至一群受难者的苦难心灵,又以最凝练的方式展现了这位20世纪文学巨擘对犹太人大屠杀的记忆与反思。此外,莱维也思考人生、关注自然,展现出他文学的另一面。
...
【名人推荐】
我们时代最重要、最富有天赋的作家之一。
——伊塔罗•卡尔维诺
在普里莫•莱维的作品中,没有一句话是多余的,每个字都不可或缺。
——索尔•贝娄
...
【编辑推荐】
◆ 奥斯维辛最重要的记录者和见证人,意大利国宝级作家,“欧洲最高尚、最不可或缺的作家之一”莱维毕生诗作结集,时间跨度超过40年,共收录84首诗作,其中包括两首未曾结集出版过的诗歌。
◆ 和莱维冷静、克制、沉重的小说和非虚构作品相比,他的诗歌迸发出了浓烈、饱满的感情,凝练的诗行中,蕴含着高浓度的感情,展现出莱维的另一面。
◆ 莱维用诗歌的形式再一次为大屠杀写下了属于他的证词,曾有人说“证词”不具有美学意义,但莱维的诗歌打破了这一成见,它们既是深刻的证词,也充满了艺术之美。
◆ 荣获卡尔杜齐奖。(卡尔杜齐为意大利著名诗人,1906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有趣的是,诗集中《虔敬》一诗却讽刺了卡尔杜齐的诗作《牛》。)
◆ 诗集中多处引征但丁、里尔克、艾略克等名家名著,意象丰富,趣味盎然。
◆ 译者特为引征之处添加详实注解,方便中文读者阅读。
◆ 编排精巧。书写大屠杀的诗歌集中于《不定的时刻》一辑;展现莱维诙谐、天真一面的诗歌则收于《其他的诗》一辑;未曾结集发表,中文版首度收录的诗收于《未结集的诗》一辑。
##奥斯维辛是莱维诗歌中的常见主题,但以诗的标准,书中与奥斯维辛相关的作品都不是很好,给妻子写的情诗也一般般,宗教相关的,也就那么回事;反倒是那些叙述性的诗,节奏、意象、情绪都很棒,还有一些写动物,写对弈,写日常生活中细微之处的作品,融合了趣味和深度,简洁又有力量
评分##莱维的诗轻易地刺伤了我。创口不大,但难以愈合。每一首诗,每一个意象,都是一支充满了浓缩情绪的注射器,顺着这创口一次次渗入头脑。不像如今的诗人,回忆往事总将沉重二字轻飘飘地点缀在字里行间;莱维有太多能写,但他选择化作一声轻轻的叹息,这缕来自过往的浊愁无处不在,避无可避。他的诗中少有浓墨重彩描述酷刑压迫的激昂,少有非黑即白的慷慨,却比激昂更有力,比慷慨更真实。根据时间,也能看出莱维创作心路,起初他眼中是景,写的是过去的阴影;后来他敢于直面自己的曾经;再往后,他写生活的时代与社会,写宇宙和本源,写明天和遥远。请原谅我的解说,这不是写给其他读者的“参考”,而是对我阅读时经受的隐痛的描述。
评分##81年及以前的詩幾乎每一首都是震撼的,太喜歡了。81年可以視作萊維詩歌創作的分水嶺吧,增加了一種“啟示錄”性質的厚度在詩中,靈光一閃的地方幾乎就看不見了。後期只喜歡《星際信使》和《致我的朋友們》,深情而細膩,其它的還是太硬了。另外,在現在的中國讀萊維的詩真是…歷史重演的前兆是心緒的重疊,感慨。
评分##每一首都喜欢,莱维是真正的作家(一种罕见的天赋,化学家不妨看成他的面具。)
评分##很多地方不好解,不是那么连贯,看到译者最后指出底本主要还是英译明白了一些。译者通过对照意大利语原文补救得不算太理想,但想想这原本比想象得艰巨,略感释然吧。
评分##奥斯维辛是莱维诗歌中的常见主题,但以诗的标准,书中与奥斯维辛相关的作品都不是很好,给妻子写的情诗也一般般,宗教相关的,也就那么回事;反倒是那些叙述性的诗,节奏、意象、情绪都很棒,还有一些写动物,写对弈,写日常生活中细微之处的作品,融合了趣味和深度,简洁又有力量
评分##译者在后记说,有一首诗,有大量的意大利地名,感觉意义不大,就把地名都省去了???
评分##太阳落下了还能升起,而我们,一旦短暂的光亮逝去,只能在无尽的暗夜里永久沉睡。
评分##80年代之前的诗每首都好,那种个体独自面对历史最黑暗一页,与可怖记忆搏斗并质疑人类生存合理性的感受就像火山岩浆暗涌。但他的诗就像置身于台风眼,被从未远去的风暴环绕,流露出的却是极大的平静与克制。80年代之后的诗似乎开始摆脱过去的阴影,转而面对现世,但失去了情绪的来源,显得十分乏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