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之现实与死之记忆的缠绕和搏斗
◆ 在奥斯维辛之后,普里莫·莱维以诗歌之眼凝视人的存在
想想这是不是一个男人:
在泥泞中劳役
不知安宁为何物
为半块面包而争斗
死于一个“是”或“否”。
想想这是不是一个女人:
没有头发没有名字
没有多余力气去回忆
眼睛空洞子宫冰冷
像冬日里的蛙。
···
【内容简介】
《不定的时刻:莱维诗选》是意大利国宝级作家、大屠杀见证者普里莫·莱维的诗歌结集,共收录莱维毕生写作的84首诗歌。在这本诗集中,莱维以饱满的感情,锻造了堪称经典的奥斯维辛诗歌——它们将真、善、美融为一体,既以最深邃的目光审视了一个幸存者、见证者乃至一群受难者的苦难心灵,又以最凝练的方式展现了这位20世纪文学巨擘对犹太人大屠杀的记忆与反思。此外,莱维也思考人生、关注自然,展现出他文学的另一面。
...
【名人推荐】
我们时代最重要、最富有天赋的作家之一。
——伊塔罗•卡尔维诺
在普里莫•莱维的作品中,没有一句话是多余的,每个字都不可或缺。
——索尔•贝娄
...
【编辑推荐】
◆ 奥斯维辛最重要的记录者和见证人,意大利国宝级作家,“欧洲最高尚、最不可或缺的作家之一”莱维毕生诗作结集,时间跨度超过40年,共收录84首诗作,其中包括两首未曾结集出版过的诗歌。
◆ 和莱维冷静、克制、沉重的小说和非虚构作品相比,他的诗歌迸发出了浓烈、饱满的感情,凝练的诗行中,蕴含着高浓度的感情,展现出莱维的另一面。
◆ 莱维用诗歌的形式再一次为大屠杀写下了属于他的证词,曾有人说“证词”不具有美学意义,但莱维的诗歌打破了这一成见,它们既是深刻的证词,也充满了艺术之美。
◆ 荣获卡尔杜齐奖。(卡尔杜齐为意大利著名诗人,1906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有趣的是,诗集中《虔敬》一诗却讽刺了卡尔杜齐的诗作《牛》。)
◆ 诗集中多处引征但丁、里尔克、艾略克等名家名著,意象丰富,趣味盎然。
◆ 译者特为引征之处添加详实注解,方便中文读者阅读。
◆ 编排精巧。书写大屠杀的诗歌集中于《不定的时刻》一辑;展现莱维诙谐、天真一面的诗歌则收于《其他的诗》一辑;未曾结集发表,中文版首度收录的诗收于《未结集的诗》一辑。
##生之现实与死之记忆的缠绕和搏斗
评分##译者在后记说,有一首诗,有大量的意大利地名,感觉意义不大,就把地名都省去了???
评分##奥斯维辛后,不是叫你不要再写诗,普里·莫莱维的文字直指粉饰太平的不可能性。
评分##译者在后记说,有一首诗,有大量的意大利地名,感觉意义不大,就把地名都省去了???
评分##莱维诗歌全收录。他的诗击败了西奥多·阿多诺的宣言——“在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
评分##4.5;辑一真太好了,无法驱除的痛苦记忆丝丝浸润在心灵深处,从写诗的时序来看,可清晰感受到莱维在沉湎往事-努力超脱-螺旋上升/下降-堕入黑暗的历程,非常心痛。他不仅是出色的(非虚构)作家,也是感受敏锐的诗人,从其受到滋养的前辈诗人(但丁、里尔克、艾略特、海涅、柯勒律治等)和《圣经》中点燃灵感的火苗,与自己以往作品(《缓刑时刻》《休战》等)构成互文;译者细心(定然是通读了他所有作品),注释仔细且非常有用。无法忘记那些死去的、最好的人(而“我自己是这世间的谬误”),无法直视依旧屠戮的荒唐世界——“我们不可战胜因为我们已经被打败/我们受不到伤害因为我们已死去”。喜欢70年代的宇宙题材——“一团璀璨的火球/孤独而永恒,漂浮于时间与空间”“人类虚妄地生与死”。
评分##太阳落下了还能升起,而我们,一旦短暂的光亮逝去,只能在无尽的暗夜里永久沉睡。
评分##很多地方不好解,不是那么连贯,看到译者最后指出底本主要还是英译明白了一些。译者通过对照意大利语原文补救得不算太理想,但想想这原本比想象得艰巨,略感释然吧。
评分##莱维在诗句里展现了极大的隐忍与克制,即使真的不得不承认走过了一段非人的路程,莱维也并没有表现出极大的痛苦,我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麻木,当一个人走过地狱中心时,当从特雷布林卡走到阳光下的时候,还有什么痛苦能让人真正感受到痛的存在,莱维的诗句,莱维的回忆,莱维写给艾希曼的诗,写给他妻子的诗,写给千千万万想要努力生活的人的诗,都让我感受到阳光,空气,等等等等这些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组成部分,是如此珍贵,如此值得珍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