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入阿赫玛托娃一生不同创作阶段近二百首(组)代表性作品及诗歌片断。既有《在深色的面纱下她绞着双手》等早期名作,又有组诗《安魂曲》这样的纪念碑式力作。《安魂曲》通过个人苦难折射民族的灾难和不幸,在控诉时代残暴的同时,歌颂了受难者的崇高和尊严。它的创作,把阿赫玛托娃推向了一个伟大的悲剧女诗人的境界。在此之前,诗人的作品以优美精致、简约克制著称,随后融入了坚韧、沉着,带着历史赋予的全部重量;后期作品保持了细部的可感性,更深层次地呈现出肃穆、庄重的风格。诗人后期的长诗《没有英雄的叙事诗》,同样是对过往时代亡灵的招魂,且伴以对同时代人的审视,成为她一生的艺术总结。
本诗选由诗人翻译家王家新编选和翻译。译笔力求忠实原作精神,充分体现阿赫玛托娃特有的气质、语调和风格特征,刷新和扩展对一位伟大女诗人的认知。
##无疑是读到现在最中意的汉语译本,王家新虽然是转译,但经过英诗训练的语感,没有屈从成语和尾韵的诱惑,而用复合词、停顿、状语后置,寻求一种庄严、现代的口吻,用译者的话说,是穿越巴别塔变乱的最敏锐的听力,有时不惜意译,比如“以斜体书写我们”(不过汪剑钊也译为“曲笔描绘”),考虑到阿赫玛托娃本身也熟读拜伦济慈艾略特,而布罗茨基也称她现代主义、乃至有卡瓦菲斯拥有的“面具”,这种处理是有力的,我们能在《诗人之死》开头那句“昨天无与伦比的声音落入沉默”中听到奥登的回声,当然,还有茨维塔耶娃悼念里尔克的“承受大地之名的……星”。此本的选诗除了两部长组诗,也呈现了很多片段式的写作,比如“我不知道是什么在引导我,/于是往回看,越过如此的深渊”,让人想到小林一茶地狱观花的俳句,阿赫玛托娃就是两个世界深渊上的门槛。
评分##短诗有几首极好的,长诗的翻译基本都不成功
评分##毅然持烛走进山洞
评分##毅然持烛走进山洞
评分##⭐️⭐️⭐️⭐️⭐️⭐️⭐️⭐️⭐️⭐️⭐️⭐️ 数次被她的勇气震惊,阿赫玛托娃的诗让我认识到在平滑的层面外,诗人如何以回忆突破黑铁一样的时间。伟大的写作。
评分王家新的策兰,茨维塔耶娃,阿赫玛托娃,洛尔迦,曼德尔施塔姆似乎是同一个人。哈哈
评分##太硬朗了,在脚底板发冷的客厅朗读,感觉又获得了精神上的力量,脚底板越冷,精神力越强。
评分##虽然转译,但我相信王家新真正懂,翻译很见功力,幽渺,复杂,五味杂陈,把命运带进了诗句,他带来一位痛苦肃穆的阿赫玛托娃。我想起15年去参加一个活动,意外和一个诗人聊了起来,他问我喜欢谁,我说阿赫玛托娃,其实当时写诗没多久,没读过几个人,阿也是随口说的,但到了今天终于完备了,不得不说也是一位迟到的缪斯。(:今年真是丰收年
评分##家新贈書。更喜歡晚期的詩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