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入阿赫玛托娃一生不同创作阶段近二百首(组)代表性作品及诗歌片断。既有《在深色的面纱下她绞着双手》等早期名作,又有组诗《安魂曲》这样的纪念碑式力作。《安魂曲》通过个人苦难折射民族的灾难和不幸,在控诉时代残暴的同时,歌颂了受难者的崇高和尊严。它的创作,把阿赫玛托娃推向了一个伟大的悲剧女诗人的境界。在此之前,诗人的作品以优美精致、简约克制著称,随后融入了坚韧、沉着,带着历史赋予的全部重量;后期作品保持了细部的可感性,更深层次地呈现出肃穆、庄重的风格。诗人后期的长诗《没有英雄的叙事诗》,同样是对过往时代亡灵的招魂,且伴以对同时代人的审视,成为她一生的艺术总结。
本诗选由诗人翻译家王家新编选和翻译。译笔力求忠实原作精神,充分体现阿赫玛托娃特有的气质、语调和风格特征,刷新和扩展对一位伟大女诗人的认知。
##“俄罗斯,她绞着双手,/垂下一双干燥的眼睛,/在我面前朝东方走去。”
评分##也許只有王家新的這個阿赫瑪托娃譯本真正體現出晚期阿赫瑪托娃那種黑暗浩渺的『鐵幕詞根』。這是我期待已久的版本,這從英語轉移的,『竊出了空氣』命令我們的眼睛呼吸和窒息的真正的來自繆斯的詩歌。家新這個譯本是對所有前面阿赫譯本的『精神性洗禮』,也許她依舊不完美和有著錯誤和誤讀,但是她讓阿赫瑪托娃真正成為漢語中的繆斯。她讓我們感受到阿赫呼吸在我們身邊并依舊口授我們去完成『沒有英雄的敘事詩』,而這個阿赫最新譯本對詩歌的內部推敲和精神語感,尤其是對晚期阿赫的把握,讓她成為經典性的阿赫譯本。記得數年前我讀到一本阿赫的英譯本時所受到的震撼,那種無可言說的光時我從來沒有在漢語譯本中感受到的,真正的繆斯在哪裡?讀這本王家新的『奉獻』也許我們會找到一個信仰的方向:故國鐵幕波濤洶湧的邊界上,繆斯從未屈服而光如泉湧。
评分##“俄罗斯诗歌的月亮”在长诗中表现了其惊人的笔力,普通读者无法在短时间内解读如此多的事件、人物、历史和意象。但阅读诗歌需要感受力,有时是对音调的感知也是一种解读。朗读它们时那些看似复杂的词语与句子就变得和谐起来,在震颤中你会得到它们的回应。
评分##⭐️⭐️⭐️⭐️⭐️⭐️⭐️⭐️⭐️⭐️⭐️⭐️ 数次被她的勇气震惊,阿赫玛托娃的诗让我认识到在平滑的层面外,诗人如何以回忆突破黑铁一样的时间。伟大的写作。
评分##你能否原谅这十一月的日子?在这围绕着涅瓦火焰的运河里,吝啬即是秋天悲剧的华彩。
评分##无疑是读到现在最中意的汉语译本,王家新虽然是转译,但经过英诗训练的语感,没有屈从成语和尾韵的诱惑,而用复合词、停顿、状语后置,寻求一种庄严、现代的口吻,用译者的话说,是穿越巴别塔变乱的最敏锐的听力,有时不惜意译,比如“以斜体书写我们”(不过汪剑钊也译为“曲笔描绘”),考虑到阿赫玛托娃本身也熟读拜伦济慈艾略特,而布罗茨基也称她现代主义、乃至有卡瓦菲斯拥有的“面具”,这种处理是有力的,我们能在《诗人之死》开头那句“昨天无与伦比的声音落入沉默”中听到奥登的回声,当然,还有茨维塔耶娃悼念里尔克的“承受大地之名的……星”。此本的选诗除了两部长组诗,也呈现了很多片段式的写作,比如“我不知道是什么在引导我,/于是往回看,越过如此的深渊”,让人想到小林一茶地狱观花的俳句,阿赫玛托娃就是两个世界深渊上的门槛。
评分##家新贈書。更喜歡晚期的詩歌。
评分##太硬朗了,在脚底板发冷的客厅朗读,感觉又获得了精神上的力量,脚底板越冷,精神力越强。
评分##“仿佛用一支麦秆,你吮吸我的灵魂。我知道,这苦涩而又令人沉醉。”四个人里最喜欢的是阿克梅派的两位诗人,曼德尔施塔姆是苍郁的植物,而阿赫玛托娃是确实能让我联想到月亮的,完美的轮廓、皎洁而长久的照耀。书名篇的长诗,我想起海子为史诗做过类似的努力,但他不是月亮的气质,而是被“黄昏的诸神抬入不朽的太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