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为作者的专题演讲合集,分别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政治制度作了提要勾玄的概观与比照,叙述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地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又点明了近现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种种误解。言简意赅,语重心长,实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作者是钱穆。
##1.两汉吏治,永为后世之美。 2.唐代政府与汉代之不同,若以现在话来讲,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相权分别操掌于三省六部,由许多人共同掌握)。 3.宋之于唐,一切因循承袭。相权较之唐代有了较大低落。 4.中国传统政治,到明代有一大改变,即是宰相的废止。 5.清代政治,和中国传统政治不同,因它背后有一批特别拥护皇帝的,这便是皇帝的同部族,即满洲人。 西方人讲政治,一定要先讲主权。他们的政治思想,很多是建立在主权观念上。所以西方有神权、王权、民权的分法,到现在便是国家主权在民众。中国人讲政治,一向看重在职责。只论政府该做些什么,它的职责是什么,是否尽职?而并不讲主权在哪里。
评分##如果大师的口语也能像文字这样高清就好了,也只有大师这样的积累,才能把主要朝代的各个制度浓缩成薄薄的一本书。看完之后觉得看过的几乎所有电视剧都不那么严谨了。今制应说几无创新,皆为古制的微调(否则六亲关系也不能准验)。装帧好,只是有点不耐磨。
评分##政治制度就是需要根据时代不同辩证地看待,没有哪一种政治制度可以“一劳永逸”不需要改变的。钱老的这个思想,对标福山对民主制度的看法有点意思。
评分##让我对中国政治的认识不再扁平,不再偏激。自我教育中。
评分##通俗易懂
评分##政治,一面是死的制度,一面是活的人事。钱老从组织、选举、赋税与兵役四个角度,解读了汉唐宋明清五种中央集权形态。
评分##钱穆先生纵观中国两千年帝制时代的组织架构、政治、经济制度及科举制度。从汉唐到宋明清,不能简单的归结为封建专制,而是一个庞大的政治体系以及从无到有不断完善的过程,虽然有流弊之处,但也让中华文明沿袭至今。讲历史可叫人不武断,受教了。
评分##薄薄一本把中国几千年政治历史囊括,给了我一些对历史误解的纠正和了解,不得不佩服钱老的学问。据说本书有删减,但不碍它的价值,当然部分地方,钱老可能也有他的偏见。看到最后一章实在有些对现今的感言,约估不能胡言乱语。对待历史和现今之现象形态不能一棒子打死,有沉疴痼疾之延绵,也有传统教化和浩大环境之影响,所以暂且先自我消化提升,多看多学,领悟体会。
评分##以往所学的中国历史更多的聚焦于历史人物及事件,因其丰满有故事性,但是真正对于历史的深入了解以及深刻的理解,还要从制度的变迁来着手。钱穆从政府组织,选举制度,经济制度,兵役制度等方面着手分析历史上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及对过去及现在的影响,值得反复阅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