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龢是晚清政壇重要人物,曾為同光兩朝帝師,擔任軍機大臣兼總理各國事務大臣等中樞要職,並參與主持科舉考試四十多年,亦為清流派的領袖人物。翁同龢一生人際交往眾多,既有王公大臣、封疆大吏,又有賢達士人、外洋使臣;既有真情深交至交,又有應酬泛泛之交。本書詳盡敘述瞭圍繞翁同龢所展開的各種政治活動與人事變遷,從中既能知悉晚清中國的大勢變遷,朝野上下的社會生態,又可讀解翁氏的待人處事之道與思想心態,是近年來翁同龢研究、晚清人物研究的用心力作,也是中國近代史研究的專題著作。
……………………………………………………………………………………………………
翁同龢依存於中國皇朝傳統,成為一個愛國、憂患而囿於傳統的典型士大夫。當中國被迫改變她的環境以調整其製度與思想生活的關鍵時期中,這批士大夫正主宰著政治舞颱,當王朝體係消逝,翁同龢這類人的信仰與誌業所依托的客觀條件也就一去不返瞭。
——蕭公權
當此之時,同龢所處地位為難,南北之爭,英俄之爭,滿漢之爭,以至帝後之爭,同龢無不身當其衝。同龢非不知中國需改革之切,而不敢同盡廢舊章之改革;非不知中國需纔之殷,而不敢用馳突不羈之纔;非不願有所建樹而不敢以首領祿位為孤注;故於變法之論,未嘗執義力主,亦未嘗倡言反對。官宦伎倆,首鼠兩端,非新進如康黨諸人所知也。
——何炳棣
…………………………………………………………………………………………
鹹豐朝狀元 同治、光緒兩朝帝師
李鴻章一生最大政敵
康有為稱其“中國維新第一人”
晚清重臣的人際網 兩朝帝師的朋友圈
在這裏,相遇近代中國的,眾生眾聲
##讀之前覺得本書200多元的定價過高,讀過之後又覺得800多頁的體量似乎又值這個價。尤其是本書乃是謝先生窮數十年之心血的集成之作,僅人際交往一部份便達500餘頁,將翁氏一生交際圈詳細梳理,所費精力成本之高可以想見,而對後學深入瞭解翁氏一生助力極大。可惜幾乎完全是以翁日記為據,缺少史料互證,故而尚欠深入,常常僅以日記中對某人的評價欠善即作為二人交惡的依據,存在邏輯漏洞。
評分200餘位晚清人物朋友圈
評分##有些大而無當,作者嘗試在麵麵俱到,但又有點淺嘗輒止。但是總體說來,還是體現瞭作者幾十年來關注翁同龢、研究翁同龢的功力。
評分##作者數十年的研究翁同龢人物關係的隨筆一類的文集,就是這個定價實在是讓人敬而遠之,隻能是推薦圖書館購買再藉來閱讀。閱讀感受拿在手中還是太重,隻能趴在床上翻書還算舒服。
評分200餘位晚清人物朋友圈
評分##讀之前覺得本書200多元的定價過高,讀過之後又覺得800多頁的體量似乎又值這個價。尤其是本書乃是謝先生窮數十年之心血的集成之作,僅人際交往一部份便達500餘頁,將翁氏一生交際圈詳細梳理,所費精力成本之高可以想見,而對後學深入瞭解翁氏一生助力極大。可惜幾乎完全是以翁日記為據,缺少史料互證,故而尚欠深入,常常僅以日記中對某人的評價欠善即作為二人交惡的依據,存在邏輯漏洞。
評分200餘位晚清人物朋友圈
評分##兩點∶1、這麼好的題材寫的這麼差;2、這麼差的作品應該修改幾年齣版。翻來覆去,就《翁同龢集》《翁同龢日記》裏的那點東西。
評分##真.人際交往 幾乎描寫瞭所有翁同龢認識的人… 大多是翁的一麵之詞,但是這樣不是恰好錶明翁的態度嗎? 此外關於翁同龢曆史的幾個疑點也都在書中獲得瞭解答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