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道路为何对贫困问题无能为力?“需求侧”经济如何引发今日危机?
揭示美国政府干预的真实面相,避开美国经验的政策陷阱。
斩获美国社会学协会社会学杰出学术贡献等六项大奖
19世纪末美国经济出现了爆炸式增长,而路易斯安那州的传奇州长休伊·朗却质问道:“这是一片超级富足的过剩之地,可为何到处都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无家可归的人呢?”
休伊·朗是那个时代美国政治经济的典型代表,这位令罗斯福都忌惮三分的政治狂人,在奇袭、拳斗、谋杀、弹劾和大量的口诛笔伐中,推出了一系列旨在解决贫困悖论的激进政策。而在多次戏剧性的政治博弈中,美国走上了一条非同寻常的经济发展道路。
----------------
《过剩之地》令人信服地证明美国政府干预的传统由来已久,且非常强大,但为何政府干预力如此强大的美国,却没能遏制自己在发达国家中居高不下的贫困率?
历史倒退回19世纪末,彼时美国爆炸性的经济增长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农业利益促进运动。这场运动使得美国联邦政府确立了促进农业利益的税收和金融政策,这些政策没有带来欧式福利,却非常讽刺地导致了信贷民主化,开动了美国经济的消费引擎。读史早知今日事。底层扫地出门,中层美国梦碎,“需求侧”经济撕裂了今日之美国,然而原因却要到历史中去寻找。
-----------------
普拉萨德的研究表明,学术界、政界和新闻界认为美国比欧洲国家更自由、干预更少的传统观点,是错误的。
——理查德·拉克曼
(《国家与权力》《不由自主的资产阶级》作者)
这本引人入胜的著作解释了为何如此多的美国人生活在贫困之中,并对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议题作出了惊人的,但最终也是令人信服的贡献。
——弗兰克•多宾
(哈佛大学教授)
##条理清晰易读的一本书,令人信服地证明了所有(正常)国家都存在经济治理管控,区别只在于不同的行业与手段,历史上不同的条件带来后续路径上巨大的差异。战争带来的产能损失和美国农业禀赋带来的低价倾销,使得欧洲走向关税/出口导向-压制消费-福利赎买;美国则因为农业州选票和HueyLong的民粹否定了消费税选择累进所得税,企业和政府的讨价还价中私人补充医疗压倒全国医疗福利,新政的住房福利带来广泛的抵押贷款和提前消费倾向。经济和社会想想也颇为诡谲,从公平出发,对经济扭曲更低的累进所得税,由于是可见税,带来纳税人的反感和资本流失,反而影响政府收入,无法走向福利国家,而路径依赖下经济不好时新加税种难度很大;消费税和增值税扭曲更大,但因不可见,反而可供增税支持政府支出。福祸相依,正反相成,世间事也真是奇妙。
评分##供给侧需要改革,需求侧同样也需要改革。金融部门是信贷的搬运工,而非解决一切问题的答案。不应只是一味规范信贷供应,还应考虑信贷的需求状况。简化税法、调整税收结构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减少贫困才是中长期可持续增长的基础。
评分##@2020-03-13 09:08:55 @2020-12-20 15:21:22
评分##不少朋友推荐,学术野心和理论能力都很强。可以说抽丝剥茧,试图改写美国是自由放任的刻板印象。不过这印象,本来就是错误而单纯的理论建构。最近读了一些美国经济史,更是觉得如此。 中文版序言提到“有为政府”,本来觉得有点突兀。翻过之后,觉得这个提法很有意思。
评分##条理清晰易读的一本书,令人信服地证明了所有(正常)国家都存在经济治理管控,区别只在于不同的行业与手段,历史上不同的条件带来后续路径上巨大的差异。战争带来的产能损失和美国农业禀赋带来的低价倾销,使得欧洲走向关税/出口导向-压制消费-福利赎买;美国则因为农业州选票和HueyLong的民粹否定了消费税选择累进所得税,企业和政府的讨价还价中私人补充医疗压倒全国医疗福利,新政的住房福利带来广泛的抵押贷款和提前消费倾向。经济和社会想想也颇为诡谲,从公平出发,对经济扭曲更低的累进所得税,由于是可见税,带来纳税人的反感和资本流失,反而影响政府收入,无法走向福利国家,而路径依赖下经济不好时新加税种难度很大;消费税和增值税扭曲更大,但因不可见,反而可供增税支持政府支出。福祸相依,正反相成,世间事也真是奇妙。
评分##斩获六项社会学大奖
评分##2020年的第879本 就一句话有点用,凑合来吧
评分##新大陆人均耕地面积广,配合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械成果,使得大规模的机械化自耕农场主群体诞生,规模优势+机械优势使得美国的农业产出效率逐步甩开其他任何国家。而金本位制度的桎梏造成货币发行量大大落后于经济增速,农民借贷的实际利率居高不下,大大降低了社会的购买力。而19世纪末工业领域的大规模并购又诞生了一批巨富阶层,强烈的贫富差距下,广大自耕农团体的政治代表一再向国会施压,最终美国产生了全世界最早(之一)的累进制所得税+全世界最为宽松(之一)的破产制度。累进式所得税的抵扣节税效应远大于增值税,这使得美国大量的福利制度通过贷款抵扣利息+宽松的破产制度来替代,当信贷制度成为一种变相的福利制度时,放松对金融业的管控便成了底层民众的呼吁,信贷凯恩斯主义便是此。这差不多是本书的基本逻辑了。
评分##条理清晰易读的一本书,令人信服地证明了所有(正常)国家都存在经济治理管控,区别只在于不同的行业与手段,历史上不同的条件带来后续路径上巨大的差异。战争带来的产能损失和美国农业禀赋带来的低价倾销,使得欧洲走向关税/出口导向-压制消费-福利赎买;美国则因为农业州选票和HueyLong的民粹否定了消费税选择累进所得税,企业和政府的讨价还价中私人补充医疗压倒全国医疗福利,新政的住房福利带来广泛的抵押贷款和提前消费倾向。经济和社会想想也颇为诡谲,从公平出发,对经济扭曲更低的累进所得税,由于是可见税,带来纳税人的反感和资本流失,反而影响政府收入,无法走向福利国家,而路径依赖下经济不好时新加税种难度很大;消费税和增值税扭曲更大,但因不可见,反而可供增税支持政府支出。福祸相依,正反相成,世间事也真是奇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