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垦地:诗选1966—1996》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希尼的自选集,精选了12部诗集的代表作品、两部重要译作的精华部分以及一些以前未结集的作品。这些作品涵盖了诗人30年写作生涯,呈现了诗人写作的整体风貌以及诗人多年来情感、风格和特色的变化。这里有优美的、田园式的抒情诗,也 有许多蕴含普通却又神奇的爱的诗篇,还有一些发掘自身、自我投射的作品。它们也探索恐惧和暴力的主题,揭示一个“邻里相杀”的爱尔兰,一个受历史和残酷的宗派主义威胁的世界。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希尼所遵奉的诗歌定义,既“忠实于外部现实的冲击”,又保持着“对诗人生命内部规律的敏感”,在希尼手中,万物的样貌都发生了根本变化,一个拼字板,一个秋千,一个风筝,无数小小的瞬间,都变成了既是现实又是飞升的令人沉醉的神话。这部自选集是一种必需——一种深入万物根源的方法。
##这是目前中文世界里谢默斯·希尼的最权威译本——无论是从译作的数量还是选编的标准(尤其是丰富的注释)而言。诗选完整呈现了谢默斯·希尼的创作历程,永恒不变的是作为一个诗人的敏感、知觉的天赋。谢默斯·希尼身处于两个相悖的传统,并交缠于复杂的历史与当下,他的痛苦真实可见,并因此吐露出有关人性的本相。复杂的文本宇宙,并不缺乏灵感之星的闪烁,这位底蕴丰富的诗人,因此总能超越表象,抵达事物的真实本质,比如那些成为记忆的具体事物,它们因其所是,闪烁着无量的光芒。
评分##这本诗集中有太多的诗歌让人收获良多。希尼对爱尔兰沼泽的发现是与其作为时间贮存期的功能联系在一起的,也即‘沼泽作为风景的记忆,或沼泽作为一片牢记着发生在它内部和发生在它身上的一切事情的风景’。而他对本土神话、民间传说的有意识挪用,甚至是通过与美国西部旷野神话的类比而发生的自我部族神话建构的意图,提供了人类处理边缘状态的童年经验的最佳范本,中后期对夹缝中的居民生存政治的诗学处理又上层楼,把一个纯诗写作者推向了复杂、嬗替、不断处于风口浪尖的外部现实。对斯威尼故事和但丁的翻译更可见一个作家的天才并不是无源之水。
评分应该是从希尼那本1966-1996的诗选集译过来的吧。黄老师的译文还是比较中肯,但更喜欢包慧怡翻译的爱尔兰诗人的诗,充满着叶芝以来的爱尔兰传统韵味。
评分##恕我欣赏无能——是因为希尼不可翻译吗。。。。。。。。
评分##早期几本诗集,有很强的模仿痕迹。模仿的程式化,与机械的姿态感损伤了自然与日常的主题。《斯泰逊岛》(1984)之后,渐入佳境。《幻视》(1991)《酒精水准仪》(1996),诗艺最为纯熟。译文整体而言,早期文字与语感过于中年,中年以后又过于复沓。待修订吧。上册的译文中,黄灿然频繁用到一个充满情欲色彩的词。约二十几次。惯性体现秘密。
评分##最佳译本体例的初现。佩服。
评分##这是目前中文世界里谢默斯·希尼的最权威译本——无论是从译作的数量还是选编的标准(尤其是丰富的注释)而言。诗选完整呈现了谢默斯·希尼的创作历程,永恒不变的是作为一个诗人的敏感、知觉的天赋。谢默斯·希尼身处于两个相悖的传统,并交缠于复杂的历史与当下,他的痛苦真实可见,并因此吐露出有关人性的本相。复杂的文本宇宙,并不缺乏灵感之星的闪烁,这位底蕴丰富的诗人,因此总能超越表象,抵达事物的真实本质,比如那些成为记忆的具体事物,它们因其所是,闪烁着无量的光芒。
评分##上:希尼:“我肩负某种成年的责任”。读下来还是感觉扎实,一步一步地、笃定地寻找出路,“拥抱每个人的小小命运”。格外喜欢写妻子的那几篇,还有一句:这是多么危险,不选择/去爱那展示给我们的生活? 下:惭愧,我读不来政治。最喜欢写关于父母与童年的诗,因为实在是乡愁。山楂灯笼:因为我们的生活充其量也只适合我们较小的尺寸。相信诗歌:知道我们的孤独和痛苦是可信用的,只要孤独和痛苦也是我们这不折不扣的人类的一次保证金。
评分##仍然有很长距离要走 像花了很多光年从远方而来 又要花很多光年才抵达的星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