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长江学者包伟民教授第二本自选集,所选文章反映了他近年来对史学研究方法的思考。所收文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略有差异的组合: 第一篇《历史学是什么》,作者用尽可能浅近的语言来表达他对历史学作为一门学问的理解。第二至五篇为第一组,是关于近三四十年唐宋史有关侧面的学术综述;第六、七两篇为二组,就相关议题的推进提出具体建议;第八至十一篇为第三组,分别讨论了史学研究中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怎样更恰当地应对海外汉学的学术影响;第十二至十七为第四组,都是在具体的专题研究中,利用一些作者感兴趣研究方法的试刀之作;最后两篇为第五组,是纪念作者先师邓广铭先生的专文。
##其实没完整看过书,但很多篇目内容都在课上听包老师讲过。姑记之。
评分##还可以吧。个案研究和商榷要比整体性的综述写的更为精彩
评分##学术史的部分如果能合并扩充,应该会更有价值
评分##包老师的研究是审慎而有力的,这是历史学者的美德。“近古”一词似乎也能体现老师对宋代历史的基本态度。
评分##包老師的行文看似散緩,但精彩閃光之處俯拾即是。從歷史後續發展(元明)的觀察,來想象、彰顯宋代歷史發展的隱微走向;從制度的法令內容層面,轉向制度的實際落實過程,以及在落實過程中展演出的變異風貌;關注宋代地方社會主導階層之更替,而不是將之視作「從無至有」的興起,云云,是包老師一以貫之的思路,值得重視。書中引黃寬重「歷史研究成為純學術的職業而已」的擔憂多次,看來包老師對此是深有共感。
评分##值得一读
评分##挑了最關心的若干論文看,筆記滿滿。基本功硬以外,思路清晰問題意識鮮明,說話的度還掌握得很太極拳。解惑引路的同時,也將我想說的話很好地講了出來。需要這樣以傳統史學為本位的聲音
评分##包式学术批评商榷也太温和了点
评分##近来研究宋代成了热门,据说与文化自信有很大的关系,陈寅恪认为宋代乃中华文化造极之世,今人承此遗训,使劲挖掘论据把宋代吹上了天。作为邓广铭的弟子,此书多次指明邓氏新宋学开山的地位,我觉得作者属于头脑较冷静的人,有一份证据说一份话。这书里的论文都思路清晰,理绪分明,读之对宋史研究可得总体的把握。雅俗共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