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活着就是发明与创造的恩赐,这不仅仅在于已有的发明创造,更在于我们对未来会有的创造心怀希望。
——诺伯特·维纳,《发明》
-
城市规划问题
人口增长问题
信息爆炸时代
科技通信互联
-
这是一本献给每一个关心当代人生活处境的你的理性之书
这是一本献给每一个具有历史视野、关心未来人类命运的你的思考之书
-
这是一本凝聚学界智慧结晶、激荡思想、娓娓道来、充满启发的书。它所讨论的,是我们的现在以及未来的方方面面。
一开篇,作者就介绍了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关于预测未来的观点——未来是不可预测的。然后,作者强调了他本书中表达的主旨思想是:城市不是通过自上而下的规划构建而成的,而是通过每个个体的行为自下而上地自组织形成的。作者先后介绍了城市人口增长模型、城市人口规模分布、城市的层级结构、城市的形态与功能、城市的“脉搏”、城市向外的蔓延及向上的延伸、走向智慧城市的大转变等方面。作者以“预测未来城市”这一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为名,实际上带我们概览了城市科学研究的思想、手段、难题和前景。
迈克尔·巴蒂告诉我们,技术会与持续的创新结合得越来越紧密,这是一场没有尽头的、充满创意的建造之旅,未来城市的具体模样正在其中慢慢浮现。
-
“迈克尔·巴蒂将城市空间重建为一个无法识别的区域,其间充满了新的发现。这本书是一张通往新奇旅程的邀请函。”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教萨斯基亚·萨森
##10.18号读的,写的不错就是有点困。未来城市在不可预测下被定义。
评分##这本书本身没有什么特别的观点,里面引用的一些学者和作品倒是值得研究。
评分##作者对于城市理论的爬梳还是非常全面的,但是到了该展现自己理论与洞见的时候,提出的都是一些不痛不痒的想法。如今的北京周末拥堵不堪,让人经常怀疑城市究竟是否能让生活更美好。
评分##一个非常有趣,也非常具有想象力的选题,原本以为内容会大胆设想,留待未来印证。事实有些失望,正如作者对本书的切实评价:“从某种方面而言就像一篇长篇论文,既具有思辩性,又专注技术上的问题。并以现代科学哲学为基础,认为预测是偶然的。”在这篇长篇论文里,作者引用了大量数据以及各种专业概念,诸如格莱泽悖论、冯.屠能标准模型、威尔斯命题、托布勒地理学定律、齐普夫定律等。理论及数据部分读起来难免枯燥乏味晦涩难懂。不过从宏观角度而言,作者对城市的认知与了解又大大丰富了我们的视野。
评分##奔着智慧城市概念来的,也还好不是完全无收获。但确实更适合充满人文关怀的规划设计类读者。作者将一些经济学理念应用到城市发展分析中。虽然态度模棱两可,但一些讨论聊胜于无。
评分##我们只能看到前方很短的距离,但我们能看到很多需要做的事情
评分##与预期有落差,未来城市理念的落地仍需要继续探索
评分##讲真,你写这书是想表达什么?就是未来的不可预测吗……
评分##「迈克尔•巴蒂提出,我们绝不能将城市简单地理解为空间中的场所,而应当理解为网络(network)和流(flow)组成的系统。」搭上新千年的顺风车,假装摩尔定律还在生效,并借机引入复杂性、浪潮/周期、形式/功能、数字/物理等等概念,和老套又新颖的统计学一起熬成一锅粥,脑袋迈进沙子里假装这堆层次各异的东西真能攒出一个城堡,最后保底来一句「未来不可预测,还是要自己创造啊朋友」。行文可谓面面俱到,讨好各种读者,把三百页的大型文献综述做出了气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