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著名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巴里·诺顿对当代中国经济的综合性论述,覆盖面之广、研究之透辟,其他同类英语论著罕有其匹。诺顿纵论1949年以来的中国经济,基于多年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第二版经过全面修订,反映了十几年来,尤其是“奇迹增长”期结束后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当前在人口、技术、宏观经济和体制诸方面面临的多重转型。关于宏观经济政策和金融政策的讨论也大幅扩展。
在讨论了资源禀赋、遗存、经济体制以及经济结构、劳动力和生活水平等一般议题后,本书还考察了包括农业、工业、技术以及对外贸易和投资等具体经济部门。还研究了金融、宏观经济和环境问题。本书涵盖了增长与发展模式这类主题,包括人口增长、独生子女政策;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包括农村工业化和城市技术发展;外商对华投资和中国对外投资;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增长。
本书是经济学专业师生、学者、商务人士和决策员的重要参考书,也适合作本科生或研究生课程的教材。
##对(1949-)中国经济理解的入门级神作。首次知道巴里诺顿,是在大三的时候知道他是英文学界较早地(1980年代?)将三线建设学术化讨论的学者,没想到作者对中国的宏观和微观都理解如此之深,如“计划生育”那段的论述,我一直认为是真正的农村人经历了才????这么深刻的体验,而作者却用简单的话语,对世人告知了那段颇为准确历史细节,不知道他是不是做了很多田野工作?对我影响较大的是,每一章后面有不少参考文献,并且温馨地指出“进一步阅读的建议”,本书就像一棵大树的主干,你要是耐心阅读,可以发现一片森林。
评分##目前你几乎不可能找到更合适的中国经济教科书。书里讲的很多东西目前都形成了相对的政策,但最主要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但这本书也在反复地提醒我,再杰出的经济工作者也无法预料世界的无常,毫无疑问诺顿的一些期望因为新冠病毒的原因,可能永远改道了。中国开始学会赢两次,那么自然有人得要输两次,我不敢相信那竟是美丽国。
评分##六星
评分##必备案头工具书
评分##从外国的角度对中国经济进行认识与分析,填补了知识面的一大空白。
评分##有时候你以为是自己努力奋斗得到的财富,可能是因为时代的进步让你的财富易得。
评分##听书听的…没啥感觉…特别是在垃圾a股跌成屎的情况下,这时候提所谓中国经济崛起就是个笑话
评分##本书对中国经济的诸多方面进行了梳理,包括产业、城市化、农业、金融、财政体系……因为是教材,讲之前还有比较贴心的科普。所基于的理论框架还是新古典综合,并在关节处丢掉了对政治的考量。于是叙事模式仍然倾向于框架比较,也就是追问此处还有多“不正规”。本来这样也没啥,没想到到了后面在细节上也逐渐不再客观,比如中国的债务模式,政府债与企业债的数据及其推论。全书平铺直叙,并未直指中国经济的某些核心模式,想必是这些模式必须结合政治与历史来定位。这并非说中国经济模式没问题,只是本书从纯经济学出发,对问题的阐释还是有些隔靴搔痒。本书相对于上个版本已经做了很多核心的修改,下次的修改又在哪年?
评分##看了挺长时间终于看完了,资料到2016年。虽然不喜欢新古典综合的思路,但是还算一本非常不错的教科书,实证材料可以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