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白尼问题

哥白尼问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罗伯特·S.韦斯特曼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导论
第一部分哥白尼的可能空间
天学文献和星的科学 / 50
构建未来
哥白尼与博洛尼亚预言家危机,1496—1500

第二部分末日预言和占星预言的信仰与跨信仰空间
维滕堡与罗马之间:新体系、占星学与世界末日
维滕堡对哥白尼理论的诠释
占星学可信度的多样性
罗马的预言,怀疑论与天体秩序

第三部分接纳意料之外的、异常的新奇
行星秩序、天文学改革,以及非凡的自然规律
第二代哥白尼学说支持者:梅斯特林与迪格斯
读物的增长
第四部分捍卫神圣计划
开普勒对哥白尼理论的展现
开普勒早期的读者,1596—1600 年

第五部分世纪之交莫衷一是各执一词的现代主义者们
第三代哥白尼主义者:伽利略与开普勒
自然主义者的转变与天体秩序:构造1604 年的新星
开普勒的新星如何来到英格兰

第六部分现代主义者、周期性的新现象,以及天体
为秩序而斗争
理论知识的现代化:庇护、声誉、学术社会性和上流人士的真实性
伽利略可再现的新发现是如何传播的
结语:大论战
译名总表
BIBLIOGRAPHY
Index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15世纪的欧洲,人们仍然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不仅拉开了现代科学发展的序幕,还彻底摧毁了中世纪的道德观念,改变了欧洲的社会、文化、习俗风貌。现在人们相信:地球是围绕太阳转的。

但是,鲜少有人思考,在仅凭肉眼观测星空的时代,哥白尼为何会提出与实际感官完全不符的“日静说”理论?在占统治地位的教会认定“地心说”为真理的16世纪,是什么动机使哥白尼如此“大胆”地重新制定行星秩序?如此“激进”的哥白尼理论是如何幸存下来的?它的提出带来了哪些新的问题?随后又有哪些关键的事件推动着这一理论的发展?有哪些重要的后继者不断完善这一理论体系?他们遭遇了哪些阻碍?如何与旧秩序的维护者进行角逐?他们之间关系如何?zui终又是如何促成这场漫长的颠覆?

本书作者耗时23年,梳理大量原始史料,厘清政治、社会、哲学、宗教以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黑死病与占星术、天文学之间的各种关联,揭示了“哥白尼问题”的奥秘。

用户评价

评分

##吹毛求疵地说,有点过于埋头于故纸堆了… 真正有价值的应该是哥白尼问题如何重塑了欧洲人的思维逻辑,而巨量的历史文献资料把这个线索淹没了… 但也许这是一个伪命题,真正实现的可能是理性主义携手神秘主义一同打击了教廷的权威…

评分

##把上帝拉回到隔壁餐馆

评分

##要理解哥白尼或者其他科学家,用今天的科学视角进行推测,有时候是非常危险的。唯一有价值的探索方式,应该是尽可能回到他们所处的环境中去寻找答案。

评分

##0109,京东。

评分

###得到#挺具备科学精神的一本考古推理,没有必要脱离历史的局限性强行塑造完美伟人,天文学就是起源于占星需求。

评分

##终于在隔离期读完这部书。开卷有益,难以置评。

评分

##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哥白尼问题”,即哥白尼出于什么样的动机要放弃地心说,创建全新的宇宙体系,以及这个问题为何会成为科学史上的重大疑难问题。本书作者从宗教和文化视角出发,考察了当时天文学家和占星家的生存状态,指出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的动机,不是为了引爆科学革命,而是基于占星术发展的需要。本书使我们认识到科学的发展受到各种外部环境的制约,不能脱离时代背景去谈论科学史问题。当时的学术圈依附于宫廷和豪门贵族,天文学家群体特别热衷于为贵族的生活需要服务。从动机上看,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与其说是某种具有先进性的革命,倒不如说是在变化的社会背景下尝试多元的文化,尝试不同的解法。而新发明的印刷术、新崛起的贵族势力和新的逻辑标准,都是哥白尼学说得以推广和传承的重要动力。

评分

##把上帝拉回到隔壁餐馆

评分

##把上帝拉回到隔壁餐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