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是《告别百年激进》的姊妹篇,温铁军向我们剖析了“现代化”的问题乃至造成的现实危害,将国内外的很多问题,比如国际上的南北差距、国内的城乡差距、贫困问题等都“归结”为是“成本转嫁”导致的。总之,“成本转嫁”在国内外是普遍广泛存在着的一种现象作者认为:是“现代化”造成了“成本转嫁论”,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只要在推进现代化,“成本转嫁”就是客观普遍存在着的,跟意识形态、文化传统乃至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差异没有关系。
温铁军认现代化困境的破解之道在于“去现代化”,关键的要求在于:一,在国际上“去依附”,主要是中国对西方现代化“去依附”,由此阻止西方发达国家将他们的现代化成本继续转嫁给中国,为此要慎重地对待全球化,保持独立自主,不能迷信全球化乃至西方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同时重视中国特色的问题与经验;二,在国内“去城市化”,要推进乡村建设,重视乡土社会或传统农业社会的价值意义,不再迷信城市化与“唯城市化”,包括保护好小农经济,促进农民的组织化建设,保证乡村社会承受现代化危机的能力还还在,进而降低城市经济波动的代价或影响;三,在发展上要超越“工业文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此也就降低了工业化中资本及其造成的危机所带来的“成本转嫁”。
##“今天的你我如何重复昨日故事”
评分##帮我建构了新的历史经济社会和金融观念。
评分##2000年左右的演讲集。讲的内容还是不错的,有些很有创见,尤其是感受到当年改革的各种困境——不过作为演讲集,重复的内容太多了,而且整体太浅。
评分##作为已经不务农的农民,看到部分内容时,会产生“哦,原来推动身份变化的背后推力是……”
评分早年的一本相对通俗读物的再版,仔细读的话会觉得,其实情况跟十几年前也没有发生特别翻天覆地的变化,仍有借鉴意义。印象中,2019年下半年至今,温铁军经历了一波传播上的热潮,B站、观视频都在搞,但我对读者真正的接受程度是表示怀疑的。温铁军那几个主要说法,制度派生论、成本转嫁论、去Ideologie论,面对现实问题时真的有力,但其实并没有多少人能真正彻底摒弃Ideologie来相对客观地描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评分##当我已知的农民故事放在这一切的背景上,那些读小说似的感慨变了,变成了像是“原罪”一般的愁眉紧皱。恰逢乡下亲戚因农具误操作伤筋动骨,陪床时谈了许多乡土现状。20年过去了,书中的一部分建议实现了,不知另外一部分何时见分晓。ps.感谢温先生
评分##“今天的你我如何重复昨日故事”
评分##不可思议,这是温铁军将近20年前的演讲。。。那个时候还是崇洋,对西方化、现代化顶礼膜拜的年代啊
评分##看到一半就不得不弃了,重复的内容太多了,而且时代太久远,行文也正经到有些枯燥。不过想到他敢在2000年左右高调地发表这些言论,还是很尊令人尊敬的,果然光脚的不怕看书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