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读书?书和女性生活有何关系?书和人生有何关系?如何看待名家名作?……
作为读书家和书评家的伍尔夫,她既有眼界和格局,又兼备女性的细腻和敏感。她会把一本书放进文学史,放在某个类型之中,或者把作者的所有作品都拿出来做对比,也会把书放进思想,放置社会之中,甚至构造一个情境来讲一本书,既随性自由、不拘一格,又理性且毫不客气。所以,不得不说,她的读书随笔如同她的人一般,独树一帜,独一无二。
本书主要选自她的8部散文集,即《普通读者》《普通读者二集》《飞蛾之死》《瞬间集》《船长临终时》《花岗岩与彩虹》和《书与画像》,最后附有她的日记选,力求完整系统地展现伍尔夫的读书世界。
##弗吉尼亚在书评里充满了对作家及其作品的欣赏和认可。但是只有她真正认为值得写、值得发表的内容她才写。与她的书评比起来,我更喜欢她的日记。她读一本书,又放下,去散步。她读的书让她不得不去一趟伦敦。她真的很爱伦敦啊。她眼里的风景与她喜欢的作家眼里的风景还一样吗?作为一个有头脑会写作的女人,她的处境一定是充满故事的。她也是幸运的。生活中的琐碎幸福帮她一次一次战胜魔鬼。她如此坚定地给自己设定了最后期限。她为何如此热爱生活,她为何面对死亡如此无惧呢……
评分##还挺能嘴的类型吧,和写小说风格不大一样,对比着看一些作品的观点也不错。
评分##弗吉尼亚在书评里充满了对作家及其作品的欣赏和认可。但是只有她真正认为值得写、值得发表的内容她才写。与她的书评比起来,我更喜欢她的日记。她读一本书,又放下,去散步。她读的书让她不得不去一趟伦敦。她真的很爱伦敦啊。她眼里的风景与她喜欢的作家眼里的风景还一样吗?作为一个有头脑会写作的女人,她的处境一定是充满故事的。她也是幸运的。生活中的琐碎幸福帮她一次一次战胜魔鬼。她如此坚定地给自己设定了最后期限。她为何如此热爱生活,她为何面对死亡如此无惧呢……
评分##伍尔夫最让人羡慕的地方就是她对于自己思绪的把控力(也许意识流作家都具备这样的特点)她可以抓住掠过脑海的想法,并毫无滞碍地从一个思绪轻松地流转到另一个思绪,而且可以在思绪中安全地沉潜得更深。我现在已经丧失了安静从容地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的能力了,也很难抓住转瞬即逝的想法。当然我可以责怪手机责怪现代生活和科技,而完全与之对抗又实在难以做到。我只觉得远离手机远离网络远离线上聊天时的自己是从水底浮起的感觉,无比舒畅自在,然而这种感受不仅不能长久,还会加重下一次回归网络时的厌恶感和窒息感,我从心底痛恨科技带来的这所谓便利,它让人与人、人与自己之间的距离都越来越远,抵达内心的过程变成了一次几乎无法完成的深潜,一味向下会有溺亡的风险,只能不停地浮浮沉沉呛进水去。今年的伍尔夫就读到这里,再看只会嫉妒地发狂。
评分##伍尔夫最让人羡慕的地方就是她对于自己思绪的把控力(也许意识流作家都具备这样的特点)她可以抓住掠过脑海的想法,并毫无滞碍地从一个思绪轻松地流转到另一个思绪,而且可以在思绪中安全地沉潜得更深。我现在已经丧失了安静从容地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的能力了,也很难抓住转瞬即逝的想法。当然我可以责怪手机责怪现代生活和科技,而完全与之对抗又实在难以做到。我只觉得远离手机远离网络远离线上聊天时的自己是从水底浮起的感觉,无比舒畅自在,然而这种感受不仅不能长久,还会加重下一次回归网络时的厌恶感和窒息感,我从心底痛恨科技带来的这所谓便利,它让人与人、人与自己之间的距离都越来越远,抵达内心的过程变成了一次几乎无法完成的深潜,一味向下会有溺亡的风险,只能不停地浮浮沉沉呛进水去。今年的伍尔夫就读到这里,再看只会嫉妒地发狂。
评分##字体比较小,算是伍尔夫随笔节选集?纸质很不错。译者前言属实有些弄巧成拙,不太高明。喜欢文学就去阅读吧!“文学的消逝”看来是古已有之的论调;生命是有限的,但是求知之心是无限的。文末伍尔夫的日记选很有趣。对哈代的外貌描写那段实在是很精妙
评分##字体比较小,算是伍尔夫随笔节选集?纸质很不错。译者前言属实有些弄巧成拙,不太高明。喜欢文学就去阅读吧!“文学的消逝”看来是古已有之的论调;生命是有限的,但是求知之心是无限的。文末伍尔夫的日记选很有趣。对哈代的外貌描写那段实在是很精妙
评分##字体比较小,算是伍尔夫随笔节选集?纸质很不错。译者前言属实有些弄巧成拙,不太高明。喜欢文学就去阅读吧!“文学的消逝”看来是古已有之的论调;生命是有限的,但是求知之心是无限的。文末伍尔夫的日记选很有趣。对哈代的外貌描写那段实在是很精妙
评分##还挺能嘴的类型吧,和写小说风格不大一样,对比着看一些作品的观点也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